一种利于河道治理的雨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81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9
本技术涉及水利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于河道治理的雨水口。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筒体和设置于筒体顶端的雨水篦子,雨水篦子上表面与路面齐平;筒体内设置有小流量排水口和大流量排水口,大流量排水口位于小流量排水口上方,小流量排水口连接至污水处理厂,大流量排水口连接至河道。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雨水口的筒体设置一高一低两个不同流量的排水口,在降雨初期水量较少时可以利用低位置小流量的排水口将污浊的雨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在降雨中后期水量较多时利用高位置大流量的排水口将清澈的雨水排至河道;同时配合在大流量排水口设置鸭嘴阀,以及在小流量排水口设置浮筒阀,可以进一步优化控制雨水的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设施,尤其涉及一种利于河道治理的雨水口


技术介绍

1、在城市中,由于地面大部分面积都属于不可渗透的水泥表面,这导致在降雨时雨水通过地面进行渗透的量大大减少,降雨后雨水只能从高处往低处进行流动排放,雨水口是一种在城市中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并进行排放的设施。在降水量较大时,降雨初期由于雨水的冲刷,会带走地面上大量的污染物,此时雨水较为污浊,不适合直接排入河道中,而在降雨中后期,由于地面大部分污染物已经被冲刷干净,此时的雨水较为清澈,适合排入河道而不适合排入污水处理厂。目前的雨水口是简单对雨水进行收集并通过雨水管道进行排放,对于降水量较大的情况,无法对雨水进行有效的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河道治理的雨水口,具体在于提供一种可将降雨初期和中后期的雨水进行分离的雨水口。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于河道治理的雨水口,包括筒体和设置于筒体顶端的雨水篦子,雨水篦子上表面与路面齐平;筒体内设置有小流量排水口和大流量排水口,大流量排水口位于小流量排水口上方,小流量排水口连接至污水处理厂,大流量排水口连接至河道。

3、具体的,大流量排水口处设置有鸭嘴阀,小流量排水口处设置有浮筒阀。

4、具体的,筒体内设置有截污挂篮,截污挂篮可拆卸连接于雨水篦子下方。

5、具体的,大流量排水口的孔径比小流量排水口的孔径大。

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雨水口的筒体设置一高一低两个不同流量的排水口,在降雨初期水量较少时可以利用低位置小流量的排水口将污浊的雨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在降雨中后期水量较多时利用高位置大流量的排水口将清澈的雨水排至河道;同时配合在大流量排水口设置鸭嘴阀,以及在小流量排水口设置浮筒阀,可以进一步优化控制雨水的分离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河道治理的雨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和设置于筒体顶端的雨水篦子,所述雨水篦子上表面与路面齐平;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小流量排水口和大流量排水口,大流量排水口位于小流量排水口上方,所述小流量排水口连接至污水处理厂,所述大流量排水口连接至河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河道治理的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流量排水口处设置有鸭嘴阀,小流量排水口处设置有浮筒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河道治理的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截污挂篮,截污挂篮可拆卸连接于雨水篦子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河道治理的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流量排水口的孔径比小流量排水口的孔径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河道治理的雨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和设置于筒体顶端的雨水篦子,所述雨水篦子上表面与路面齐平;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小流量排水口和大流量排水口,大流量排水口位于小流量排水口上方,所述小流量排水口连接至污水处理厂,所述大流量排水口连接至河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河道治理的雨水口,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泓栋吴立煌林佳鑫纪丽英彭铭勋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弘东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