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梁吸能盒底座连续模加工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510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梁吸能盒底座连续模加工用模具,包括下模支撑组件,所述下模支撑组件上设置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两端分别设置下定位组件,所述下定位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模支撑组件上,所述下模板上对应设置上模板,所述上模板设置于上模支撑组件上,所述上模板两端分别设置上定位组件,所述上定位组件对应所述下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上模支撑组件上,所述下模板左端设置导料板于所述下模支撑组件一端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下连续加工单元配合上连续加工单元将所需加工步骤于一体连续设置于模板上,达到所需连续模加工效果,同时设置导料块配合避位槽将保证料板在进料加工过程中达到限位效果,提高其加工精度。提高其加工精度。提高其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梁吸能盒底座连续模加工用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防撞梁吸能盒底座连续模加工用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吸能盒是位于防撞梁与纵梁之间的吸能缓冲部件,防撞梁通过吸能盒与纵梁连接在一起;传统汽车防撞梁吸能盒采用塑料、冲压钢板、铝合金等材料进行加工。
[0003]现有吸能盒底座使用连续模冲压加工生产,而现有连续模不具备冲孔、切边、成型、翻边、翻孔、整形等步骤于一体连续设置,且在连续加工位冲压过程中无法对料板进行限位容易导致冲压位置偏移而使产品报废,提高成本,且加工过程中无法对废料及时集中处理,容易影响加工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撞梁吸能盒底座连续模加工用模具,包括下模支撑组件,所述下模支撑组件上设置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两端分别设置下定位组件,所述下定位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模支撑组件上,所述下模板上对应设置上模板,所述上模板设置于上模支撑组件上,所述上模板两端分别设置上定位组件,所述上定位组件对应所述下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上模支撑组件上,所述下模板左端设置导料板于所述下模支撑组件一端上方,所述导料板右端沿所述下模板长度方向设置下连续加工单元,所述下连续加工单元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下连续加工单元上方对应设置上连续加工单元,所述上连续加工单元设置于所述上模板上,所述下模支撑组件内均匀等距的设置若干废料导槽,所述上模板两端上分别设置导料块,所述导料块设置于避位槽内,所述避位槽分别开设于所述上模板两端上。
[0005]作为优选,所述下模支撑组件包括下托板,所述下托板上均匀等距的设置若干下垫脚,所述下垫脚顶端设置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所述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下方设置所述废料导槽输入端。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下定位组件包括下导柱,所述下导柱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两端旁,所述下导柱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模座两端上,所述下导柱旁设置下限位柱于所述下模座上。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上模支撑组件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置上模板,所述上定位组件包括上导套,所述上模板两端分别设置上导套于所述上模座两端上,所述上导套两端分别设置上限位柱于所述上模座上,所述上导套设置于所述下导柱上,所述上限位柱设置于所述下限位柱上。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下连续加工单元包括第一冲孔刀口,所述第一冲孔刀口设置于所述下模板靠近所述导料板一端上,所述第一冲孔刀口右端依次设置第一切边刀口、第二切边刀口、成型刀口、第二冲孔刀口、翻边刀口、翻孔刀口、整形刀口、第三冲孔刀口。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上连续加工单元包括第一冲孔冲头,所述第一冲孔冲头设置于所述上模板靠近所述导料板一端上,所述第一冲孔冲头右端依次设置第一切边冲头、第二切边冲头、成型冲头、第二冲孔冲头、翻边冲头、翻孔冲头、整形冲头、第三冲孔冲头。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座远离所述导料板一端设置出料板,所述出料板上设置感应器。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下连续加工单元配合上连续加工单元将所需加工步骤于一体连续设置于模板上,达到所需连续模加工效果,同时设置导料块配合避位槽将保证料板在进料加工过程中达到限位效果,提高其加工精度和质量,废料导槽的设置将使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集中处理,避免对加工环境影响。
附图说明
[0012]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13]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中下模支撑组件和下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中上模支撑组件和上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下托板;2、下垫脚;3、下模座;4、下导柱;5、下限位柱;6、下模板;7、导料板;8、废料导槽;9、出料板;10、感应器;11、第一冲孔刀口;12、第一切边刀口;13、第二切边刀口;14、成型刀口;15、第二冲孔刀口;16、翻边刀口;17、翻孔刀口;18、整形刀口;19、第三冲孔刀口;20、上模座;21、上模板;22、上导套;23、上限位柱;24、避位槽;25、第一冲孔冲头;26、第一切边冲头;27、第二切边冲头;28、成型冲头;29、第二冲孔冲头;30、翻边冲头;31、翻孔冲头;32、整形冲头;33、第三冲孔冲头;81、导料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焊接、铆接、粘接等,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等,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
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如图1

4所示的一种防撞梁吸能盒底座连续模加工用模具,包括下模支撑组件,所述下模支撑组件上设置下模板6,所述下模板6两端分别设置下定位组件,所述下定位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模支撑组件上,所述下模板上对应设置上模板21,所述上模板21设置于上模支撑组件上,所述上模板21两端分别设置上定位组件,所述上定位组件对应所述下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上模支撑组件上,所述下模板6 左端设置导料板7于所述下模支撑组件一端上方,所述导料板7右端沿所述下模板6长度方向设置下连续加工单元,所述下连续加工单元设置于所述下模板6上,所述下连续加工单元上方对应设置上连续加工单元,所述上连续加工单元设置于所述上模板21上,所述下模支撑组件内均匀等距的设置若干废料导槽8,所述上模板21两端上分别设置导料块81,所述导料块81设置于避位槽24内,所述避位槽 24分别开设于所述上模板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梁吸能盒底座连续模加工用模具,包括下模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支撑组件上设置下模板(6),所述下模板(6)两端分别设置下定位组件,所述下定位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模支撑组件上,所述下模板上对应设置上模板(21),所述上模板(21)设置于上模支撑组件上,所述上模板(21)两端分别设置上定位组件,所述上定位组件对应所述下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上模支撑组件上,所述下模板(6)左端设置导料板(7)于所述下模支撑组件一端上方,所述导料板(7)右端沿所述下模板(6)长度方向设置下连续加工单元,所述下连续加工单元设置于所述下模板(6)上,所述下连续加工单元上方对应设置上连续加工单元,所述上连续加工单元设置于所述上模板(21)上,所述下模支撑组件内均匀等距的设置若干废料导槽(8),所述上模板(21)两端上分别设置导料块(81),所述导料块(81)设置于避位槽(24)内,所述避位槽(24)分别开设于所述上模板(21)两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梁吸能盒底座连续模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支撑组件包括下托板(1),所述下托板(1)上均匀等距的设置若干下垫脚(2),所述下垫脚(2)顶端设置下模座(3),所述下模座(3)上设置所述下模板(6),所述下模板(6)下方设置所述废料导槽(8)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撞梁吸能盒底座连续模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组件包括下导柱(4),所述下导柱(4)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模板(6)两端旁,所述下导柱(4)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模座(3)两端上,所述下导柱(4)旁设置下限位柱(5)于所述下模座(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进齐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金娄山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