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的引物组合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80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的引物组合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用于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的引物组合,由引物对1和引物对2组成,所述引物对1由序列表中序列1和2所示的两条单链DNA组成,所述引物对2由序列表中序列3和4所示的两条单链DNA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引物组合可用于筛选食用菌中高产麦角甾醇的菌株,准确性可达86.7%,且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引物组合能够简便高效的对大量的食用菌进行筛选,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用于伞菌目食用菌的筛选也可用于其他目食用菌或药用菌的筛选,除此之外该方法不仅适用于麦角甾醇的筛选同时也适用于其他甾醇类化合物的筛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的引物组合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中,用于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的引物组合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一类具有多种营养和功能的真菌类群,既能直接作为食物,也可以作为某些营养品加工的原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食用菌中具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及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多糖、多酚、氨基酸、萜类、维生素及甾醇类物质等,从而赋予其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免疫调节、抗心血管疾病及抗糖尿病等多种重要的功能。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如何评估食用菌中的功能分子从而开发功能多样性的食用菌产品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3]麦角甾醇是食用菌中特征性的甾醇类物质,主要存在于真菌的细胞膜中,常以游离态或酯化的形式存在,是真菌生物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有研究表明,麦角甾醇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功能,包括抗肿瘤、抗炎、抗衰老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等。另外麦角甾醇也是维生素D2的重要前体,在大多数食用菌中,麦角甾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2,进而调节机体的钙磷代谢及细胞增殖分化。因此对富含麦角甾醇的食用真菌进行筛选对开发功能多样性的食用菌产品及食品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0004]目前对食用菌中麦角甾醇的筛选多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来进行,如UV法、TLC法、HPLC法及GC法,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食用菌中的麦角甾醇进行定量,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首先是操作过程十分繁琐,如在进行提取时需要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避免麦角甾醇的分解;其次是所使用的的化学试剂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如氯仿、甲醇的使用;并且这些方法在测定时十分耗时,不适用于高通量的分析大批的食用菌产品。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便捷高效的方法用于筛选富含麦角甾醇的食用菌产品,从而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快速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或药用菌。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引物组合,该引物组合由引物对1和引物对2组成,所述引物对1由序列表中序列1和2所示的两条单链DNA组成,所述引物对2由序列表中序列3和4所示的两条单链DNA组成。
[0007]所述引物对1中的两条单链DNA均可独立包装,也可包装在一起,这两条单链DNA的摩尔比可为1:1。所述引物对2中的两条单链DNA均可独立包装,也可包装在一起,这两条单链DNA的摩尔比可为1:1。
[0008]所述引物组合具有如下任一用途:
[0009]X1、检测或辅助检测食用菌或药用菌麦角甾醇产量;
[0010]X2、制备检测或辅助检测食用菌或药用菌麦角甾醇产量的产品;
[0011]X3、筛选或辅助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或药用菌;
[0012]X4、制备筛选或辅助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或药用菌的产品。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引物组合的下述任一应用:
[0014]X1、检测或辅助检测食用菌或药用菌麦角甾醇产量;
[0015]X2、制备检测或辅助检测食用菌或药用菌麦角甾醇产量的产品;
[0016]X3、筛选或辅助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或药用菌;
[0017]X4、制备筛选或辅助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或药用菌的产品。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试剂盒,其包括所述引物组合。
[0019]所述试剂盒可仅由所述引物组合组成,还可由所述引物组合与进行PCR扩增所需的试剂组成。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行PCR扩增所需的试剂为2
×
SanTaq PCR Mix(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0021]所述试剂盒可用于检测或辅助检测食用菌或药用菌的麦角甾醇产量,或筛选或辅助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或药用菌。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试剂盒的下述任一应用:
[0023]X1、检测或辅助检测食用菌或药用菌麦角甾醇产量;
[0024]X2、制备检测或辅助检测食用菌或药用菌麦角甾醇产量的产品;
[0025]X3、筛选或辅助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或药用菌;
[0026]X4、制备筛选或辅助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或药用菌的产品。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下述Y1或Y2或Y3的方法:
[0028]Y1、检测或辅助检测食用菌或药用菌麦角甾醇产量性状的方法,包括:以待测食用菌或药用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所述引物对1和所述引物对2分别进行PCR扩增,检测PCR产物,所述引物对1和所述引物对2中至少有一个引物对能扩增得到目的片段的待测食用菌或药用菌的麦角甾醇含量大于或候选大于0.05%(质量百分比),所述引物对1和所述引物对2均不能扩增得到目的片段的待测食用菌或药用菌的麦角甾醇含量小于等于或候选小于等于0.05%(质量百分比);
[0029]Y2、筛选或辅助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或药用菌的方法,包括:以待测食用菌或药用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所述引物对1和所述引物对2分别进行PCR扩增,检测PCR产物,所述引物对1和所述引物对2中至少有一个引物对能扩增得到目的片段的待测食用菌或药用菌为或候选为高产麦角甾醇的菌株,所述引物对1和所述引物对2均不能扩增得到目的片段的待测食用菌或药用菌为或候选为低产麦角甾醇的菌株;
[0030]Y3、鉴定或辅助鉴定食用菌或药用菌的麦角甾醇产量性状的方法,包括:以待测食用菌或药用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所述引物对1和所述引物对2分别进行PCR扩增,检测PCR产物,所述引物对1和所述引物对2中至少有一个引物对能扩增得到目的片段的待测食用菌或药用菌的麦角甾醇产量高于或候选高于所述引物对1和所述引物对2均不能扩增得到目的片段的待测食用菌或药用菌。
[0031]上述方法中,所述检测PCR产物可为检测所得PCR产物的大小或序列。
[0032]所述引物对1能扩增到的的目的片段的大小为450

1500bp,所述引物对2能扩增到
的目的片段的大小为600

800bp。
[0033]检测所得PCR产物的大小可通过电泳检测,也可通过测序完成。所述引物对1可显示为在400

1600bp之间有一条带。所述引物对2可显示为在500

1000bp之间有一条带。
[0034]所述引物对1的PCR扩增体系可为:待测菌株基因组DNA 0.5μL,序列1所示的单链DNA(10μmol/L)0.4μL,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10μmol/L)0.4μL,2
×
SanTaq PCR Mix 5μL,ddH2O 3.7μL。
[0035]所述引物对2的PCR扩增体系可为:待测菌株基因组DNA 0.5μL,序列3所示的单链DNA(10μmol/L)0.4μL,序列4所示的单链DN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引物组合,由引物对1和引物对2组成,所述引物对1由序列表中序列1和2所示的两条单链DNA组成,所述引物对2由序列表中序列3和4所示的两条单链DNA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组合具有如下任一用途:X1、检测或辅助检测食用菌或药用菌麦角甾醇产量;X2、制备检测或辅助检测食用菌或药用菌麦角甾醇产量的产品;X3、筛选或辅助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或药用菌;X4、制备筛选或辅助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或药用菌的产品。3.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引物组合的下述任一应用:X1、检测或辅助检测食用菌或药用菌麦角甾醇产量;X2、制备检测或辅助检测食用菌或药用菌麦角甾醇产量的产品;X3、筛选或辅助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或药用菌;X4、制备筛选或辅助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或药用菌的产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组合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为伞菌目菌株;进一步,所述伞菌目菌株为口蘑科,泡头菌科,伞菌科,丝膜菌科,光茸菌科,离褶伞科,小脆柄菇科,粪伞科,侧耳科,鹅膏科或鸟巢菌科菌株。5.试剂盒,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引物组合。6.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剂盒的下述任一应用:X1、检测或辅助检测食用菌或药用菌麦角甾醇产量;X2、制备检测或辅助检测食用菌或药用菌麦角甾醇产量的产品;X3、筛选或辅助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或药用菌;X4、制备筛选或辅助筛选高产麦角甾醇食用菌或药用菌的产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为伞菌目菌株;进一步,所述伞菌目菌株为口蘑科,泡头菌科,伞菌科,丝膜菌科,光茸菌科,离褶伞科,小脆柄菇科,粪伞科,侧耳科,鹅膏科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文兵李伟宋自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