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880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附着残留于匣钵内的原材料的粉体减少从而容易回收烧成物的切块装置。切块装置(2)具备:刀片(21),用于对加热处理前或者加热处理后的匣钵(S)内的粉体进行按压来在该粉体的块形成切痕;以及升降装置(22),使刀片(21)和/或匣钵(S)沿上下方向升降,刀片(21)具有第一刀片,该第一刀片配置为与第一方向(Y)平行,且由沿垂直方向(Z)延伸的多个板构成。多个板构成。多个板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从以往,使用了锂离子电池作为能量密度高且充放电效率良好的二次电池。在锂离子电池中,使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等原材料成为粉末状并在匣钵内进行烧成,且将得到的烧成物用作正极材料、负极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4]在正极材料等的制造工序中,在将原材料的粉体进行烧成后从匣钵分离并回收烧成物。然而,在烧成物的回收工序中,原材料的粉体附着并固结于匣钵的内表面,从而存在烧成物残留而难以回收的情况。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附着残留于匣钵内的原材料的粉体减少从而容易回收烧成物的切块装置。
[0006](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切块装置具备:刀片,用于对加热处理前或者加热处理后的匣钵内的粉体进行按压来在该粉体的块形成切痕;以及升降装置,使所述刀片和/或匣钵沿上下方向升降,所述刀片具有第一刀片,所述第一刀片配置为与第一方向平行,且由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多个板构成。
[0008]关于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的切块装置,利用升降装置使刀片沿上下方向升降,且利用第一刀片在粉体的块形成切痕,因此能够使在烧成后附着残留于匣钵内的原材料的粉体减少从而容易回收烧成物。
[0009]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中,所述刀片具有第二刀片,所述第二刀片配置为与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平行,且由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多个板构成。
[0010]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中,相邻的所述第一刀片的间隔和/或相邻的所述第二刀片的间隔为40mm以上且70mm以下。
[0011]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中,所述第一刀片的厚度和/或所述第二刀片的厚度为2mm以上且4mm以下。
[0012]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中,所述第一刀片和/或所述第二刀片的前端呈单锥形或者双锥形。
[0013]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中,所述第一刀片和/或所述第二刀片与所述匣钵的侧壁之间的间隔为2mm以上且10mm以下。
[0014]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中,所述第一刀片和/或所述第二刀片分别由4片以上且8片以下的、PVC的板、SUS304的板、对SUS304的板进行PTFE涂覆后的产物或者钛合金的板构成。
[0015]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中,所述刀片还具备对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二刀片的上端进行安装的顶板,所述顶板在由所述第一刀片以及所述第二刀片包围的区域中具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直径为8mm以上且15mm以下。
[0016]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中,提供一种切块方法,是使用所述切块装置的切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匣钵配置于所述刀片的正下方的作业开始位置的匣钵配置步骤;在将所述匣钵配置步骤之时的所述匣钵的底面与所述刀片之间的间隔设为初始间隔、且将比所述初始间隔窄的所述匣钵的底面与所述刀片之间的间隔设为第一给定间隔时,使所述刀片和/或所述匣钵沿上下方向升降来使所述匣钵与所述刀片之间的间隔从所述初始间隔缩窄至所述第一给定间隔,并利用所述刀片来对填充于所述匣钵内的粉体进行切块的第一切块步骤;在将比所述第一给定间隔宽的所述匣钵的底面与所述刀片之间的间隔设为第二给定间隔时,使所述刀片和/或所述匣钵沿上下方向升降来使所述匣钵与所述刀片之间的间隔从所述第一给定间隔扩大至所述第二给定间隔的第一间隔扩大步骤;使所述刀片在水平面内旋转90度的刀片旋转步骤;使所述刀片和/或所述匣钵沿上下方向升降来使所述匣钵与所述刀片之间的间隔从所述第二给定间隔缩窄至第一给定间隔,并利用所述刀片对填充于匣钵内的粉体进行切块的第二切块步骤;以及使所述刀片和/或所述匣钵沿上下方向升降来使所述匣钵与所述刀片之间的间隔从所述第一给定间隔扩大至所述初始间隔的第二间隔扩大步骤。
[0017]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中,所述切块方法在所述第一切块步骤与所述第一间隔扩大步骤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切块步骤与所述第二间隔扩大步骤之间还包括刀片倾斜步骤,在所述刀片倾斜步骤中,使所述刀片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倾斜来扩大粉体的切块部分。
[0018](专利技术效果)
[0019]能够提供一种切块装置,能使附着残留于匣钵内的原材料的粉体减少从而容易回收烧成物。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切块装置2的概要的示意侧视图。
[0021]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刀片21的结构与匣钵S的位置关系的示意仰视图。
[0022]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刀片21的结构与匣钵S的位置关系的示意侧视图。
[0023]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刀片21的结构的示意侧视图。
[0024]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刀片21的结构的示意仰视图。
[0025]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刀片21的结构的示意侧视图。
[0026]图7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切块装置2的动作的工序图。
[0027](标号说明)
[0028]2切块装置
[0029]4输送装置
[0030]5支承台
[0031]21刀片
[0032]22升降装置
[0033]24框体
[0034]24a搬入口
[0035]24b搬出口
[0036]31、41顶板
[0037]32、42第一刀片
[0038]33第二刀片
[0039]32a、33a锥形部
[0040]35区域
[0041]36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2](第一实施方式)
[0043]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对各图中所示的相同或者等同的构成要素、构件、处理赋予同一标号,并酌情省略重复的说明。如图1所示,切块装置2具备输送装置4、支承台5、刀片21、升降装置22以及框体24。匣钵S是用于对正极、负极所使用的材料进行烧成的容器。通过在将原料粉末填充于匣钵S的内部的状态下进行热处理,从而对容器内的原料粉末进行烧成而得到烧成体。
[0044]输送装置4是从切块装置2的外部经过框体24的下部来输送匣钵S的装置。支承台5是对输送装置4以及框体24进行搭载且保持的台。刀片21安装于升降装置22的下端,随升降装置22的升降动作而沿上下方向移动,是对填充于匣钵S内的原材料的粉体进行按压而在粉体的块形成切痕的构件。升降装置22收容于框体24内,是将安装于下端的刀片21沿上下方向移动的装置。框体24是将升降装置22以及刀片21收容于内部的容器,设置有搬入口24a和搬出口24b。
[0045]如图2、图3所示,刀片21具有顶板31、第一刀片32和第二刀片33。顶板31是平板的板状的构件,在下表面安装有第一刀片32以及第二刀片33。另外,在顶板31,在由第一刀片32以及第二刀片33包围的区域35的中央,设置有从上表面至下表面进行贯通的贯通孔36。贯通孔36的直径优选为8mm以上且15mm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块装置(2),其特征在于,具备:刀片(21),用于对加热处理前或者加热处理后的匣钵(S)内的粉体进行按压来在该粉体的块形成切痕;以及升降装置(22),使所述刀片和/或匣钵沿上下方向升降,所述刀片具有第一刀片(32),所述第一刀片(32)配置为与第一方向(Y)平行,且由沿垂直方向(Z)延伸的多个板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具有第二刀片(33),所述第二刀片(33)配置为与垂直于第一方向(Y)的第二方向(X)平行,且由沿垂直方向(Z)延伸的多个板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块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刀片的间隔(L1)和/或相邻的所述第二刀片的间隔(L2)为40mm以上且70m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的厚度(T1)和/或所述第二刀片的厚度(T2)为2mm以上且4mm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和/或所述第二刀片的前端呈单锥形或者双锥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和/或所述第二刀片与所述匣钵的侧壁之间的间隔(Gx,Gy)为2mm以上且10mm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和/或所述第二刀片分别由4片以上且8片以下的、PVC的板、SUS304的板、对SUS304的板进行PTFE涂覆后的产物或者钛合金的板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还具备对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二刀片的上端进行安装的顶板(31),所述顶板在由所述第一刀片以及所述第二刀片包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井良太青木道郎
申请(专利权)人:NGK苏州热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