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香味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629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奶香味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氯乙烯人造革技术领域。将糊状的胶黏剂在上糊机涂在基布的上糊面上成为糊布,将面层和发泡层顺序粘在糊布上方,根据客户对表面的耐磨和手感的要求,进入面涂处理站进行涂刮,冷却后卷成卷装,在烘箱内发泡完成后,经冷却定型后送至烘箱、烘除小分子易挥发物质,检验合格后,裁成小卷以利储存和运输。优点是,对材料的配方进行改善,经本方法生产出的聚氯乙烯人造革材料,是由内而外的散发出奶香味,塑料味和焦糊味得到极大改善,对于上层材料的耐久性和颜色等性能,都不会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还可改善聚氯乙烯内饰的气味愉快度,被消费者群体接受。被消费者群体接受。被消费者群体接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奶香味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聚氯乙烯人造革
,尤其是指一种奶香味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乘用车辆日益紧密,单纯的塑料内饰制品已不能满足用户对车辆内饰更高的要求,软质内饰表面更容易获得用户的青睐。通常这种软质内饰表面材料以聚氯乙烯(PVC)人造革居多。受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和加工方法影响,目前主流的聚氯乙烯人造革具有较为明显的塑料味和焦糊味,尤其是夏天气温较高的时候,气味强度更大,这些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让用户明显感觉不适。而中国的汽车用户对于车内的气味一直有非常大的抱怨,每年的调查评价中,对于车内气味的反馈,也是最多的。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改善车内饰用聚氯乙烯材料的塑料气味和焦糊气味,是非常有必要的。
[0003]因此,开发本奶香味聚氯乙烯人造革的制备方法专利,旨在解决聚氯乙烯人造革的气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奶香味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目前聚氯乙烯材料的人造革内饰具有易让人不适的塑料味和焦糊味,尤其是夏天气温较高的时候,气味强度更大,消费者产生抱怨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将面层和发泡层顺序粘在糊布上方,其中:
[0006]所述面层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0007]聚氯乙烯树脂粉,聚合度1800

2100,90~110份;
[0008]邻苯二甲酸壬基十一烷基酯,60~85份;<br/>[0009]聚酯高分子可塑剂,15~25份;
[0010]硬脂酸钡或硬脂酸锌,1.0~2.5份;
[0011]碳酸钙,5~20份;
[0012]环氧大豆油,2.0~2.4份;
[0013]色料,2.0~10份;
[0014]所述发泡层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0015]聚氯乙烯树脂粉,聚合度1250
±
50,90~110份;
[0016]邻苯二甲酸壬基十一烷基酯60~85份;
[0017]聚酯高分子可塑剂15~25份;
[0018]偶氮二甲酰胺0.5~2.0份;
[0019]三氧化二锑8~15份;
[0020]碳酸钙5~20份;
[0021]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0.1~0.5份;
[0022]硬脂酸钡0.2~0.5份;
[0023]奶香味改性剂,0.1~0.4份;
[0024]色料,1.0~5份。
[0025]本专利技术所述奶香味改性剂采用OBS1200。
[0026]本专利技术所述面层表面涂刮水性处理层。
[0027]一种奶香味聚氯乙烯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28](一)、上糊
[0029]将糊状的胶黏剂在上糊机涂在基布的上糊面上,并在15米长烘箱中以160℃进行烘干后卷成卷装,成为糊布;
[0030](二)、贴合
[0031](1)、在制备发泡层时,将聚氯乙烯树脂粉、硬脂酸类物质、碳酸钙和奶香味改质剂按配方比例投入混合桶,以160~200r/min低速搅拌,粉料完成投放后、1300~1500r/min高速继续搅拌60s,将邻苯二甲酸壬基十一烷基酯、聚酯高分子可塑剂投入混合桶,搅拌至125℃排出,同时将其余原料和色料加入,一起进入密料机混炼;密炼机混炼至物料塑化,温度达到165
±
3℃,送至开炼机保温并可继续塑化,开炼机温度160℃,四辊压延机温度:前上170℃,中下164℃,调节发泡层的厚度0.15~0.30mm;
[0032](2)、在制备面层时,将聚氯乙烯树脂粉、硬脂酸类物质、碳酸钙、环氧大豆油按配方比例投入混合桶,以160~200r/min低速搅拌,粉料完成投放后、1300~1500r/min高速继续搅拌60s,将邻苯二甲酸壬基十一烷基酯、聚酯高分子可塑剂投入混合桶,搅拌至125℃排出,同时将色料加入,一起进入密料机混炼;密炼机混炼至物料塑化,温度达到165
±
3℃,送至开炼机保温并可继续塑化,开炼机温度165℃,四辊压延机温度:前上175℃,中下168℃,调节面层的厚度0.20~0.30mm;
[0033](3)将糊布放卷输送至压延机的引导轮处,将调节好厚度的面层和发泡层贴在糊布上,并用平纹压花轮压合,经冷却定型后卷成卷装再送至下一段生产;
[0034](三)、涂刮
[0035]根据客户对表面的耐磨和手感的要求,选择水性处理剂,利用120~180目的处理轮,水性处理剂分为底涂和面涂,底涂处理剂涂刮后使用110℃的6米烘箱烘干,进入面涂处理站进行涂刮,然后输送至20米烘箱烘干架桥,使其与聚氯乙烯材料连接牢固,后经冷却轮冷却后卷成卷装;
[0036](四)、发泡及烘气味
[0037]25米长的烘箱分5区,温度设定为220℃、225℃、225℃、215℃、180℃,设定允许范围
±
5℃,在烘箱内发泡完成后,经中波红外加热至160℃,利用压花轮制出需要的纹理,经冷却定型后送至20米烘箱、95℃~110℃烘除小分子易挥发物质,成卷时取样送检,待检验人员测试物性合格后,裁成小卷以利储存和运输。
[0038]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三)中底涂使用斯塔尔的WF

71486。
[0039]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三)中面涂使用博斯夫的BF

8039。
[004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对材料的配方进行改善,经本方法生产出的聚氯乙烯人造革材料,是由内而外的散发出奶香味,塑料味和焦糊味得到极大改善,而奶香味改性剂并不会与聚氯乙烯树脂产生化学反应,其微小的添加量也不会改变原有发泡层材料的各项性能,对
于上层材料的耐久性和颜色等性能,都不会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还可改善聚氯乙烯内饰的气味愉快度,被消费者群体接受。
附图说明
[004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实施例1
[0043]将面层2和发泡层3顺序粘在糊布4上方,其中:
[0044]所述面层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0045]聚氯乙烯树脂粉,聚合度1800,90份;
[0046]邻苯二甲酸壬基十一烷基酯,60份;
[0047]聚酯高分子可塑剂,15份;
[0048]硬脂酸锌,1.0份;
[0049]碳酸钙,5份;
[0050]环氧大豆油,2.0份;
[0051]色料,2.0份;
[0052]所述发泡层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0053]聚氯乙烯树脂粉,聚合度1200,90份;
[0054]邻苯二甲酸壬基十一烷基酯60份;
[0055]聚酯高分子可塑剂15份;
[0056]偶氮二甲酰胺0.5份;
[0057]三氧化二锑8份;
[0058]碳酸钙5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奶香味聚氯乙烯人造革,其特征在于,将面层和发泡层顺序粘在糊布上方,其中:所述面层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聚氯乙烯树脂粉,聚合度1800

2100,90~110份;邻苯二甲酸壬基十一烷基酯,60~85份;聚酯高分子可塑剂,15~25份;硬脂酸钡或硬脂酸锌,1.0~2.5份;碳酸钙,5~20份;环氧大豆油,2.0~2.4份;色料,2.0~10份;所述发泡层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聚氯乙烯树脂粉,聚合度1250
±
50,90~110份;邻苯二甲酸壬基十一烷基酯60~85份;聚酯高分子可塑剂15~25份;偶氮二甲酰胺0.5~2.0份;三氧化二锑8~15份;碳酸钙5~20份;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0.1~0.5份;硬脂酸钡0.2~0.5份;奶香味改性剂OBS1200,0.1~0.4份;色料,1.0~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香味聚氯乙烯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奶香味改性剂采用OBS120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奶香味聚氯乙烯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表面涂刮水性处理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奶香味聚氯乙烯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一)、上糊将糊状的胶黏剂在上糊机涂在基布的上糊面上,并在15米长烘箱中以160℃进行烘干后卷成卷装,成为糊布;(二)、贴合(1)、在制备发泡层时,将聚氯乙烯树脂粉、硬脂酸类物质、碳酸钙和奶香味改质剂按配方比例投入混合桶,以160~200r/min低速搅拌,粉料完成投放后、1300~1500r/min高速继续搅拌60s,将邻苯二甲酸壬基十一烷基酯、聚酯高分子可塑剂投入混合桶,搅拌至125℃排出,同时将其余原料和色料加入,一起进入密料机混炼;密炼机混炼至物料塑化,温度达到165
±
3℃,送至开炼机保温并可继续塑化,开炼机温度160℃,四辊压延机温度:前上170℃,中下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云龙蒋明鲁涛丁宁王安顺杨宝生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长春丰越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