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8786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VC人造革,包括基布层和PVC层,所述PVC层通过PVC浆料涂刮于基布层上制备得到,所述PVC浆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PVC糊粉80~120份、增塑剂60~100份、稳定剂2~4份、活性碳酸钙5~30份、白发泡剂4~8份、ACR树脂3~5份、PV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造革
,特别涉及一种PVC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造革是一种外观、手感似皮革并可代替其使用的塑料制品,主要有PVC人造革、PU合成革两类。现有PVC人造革通常是用PVC加增塑剂以及其他的助剂复合在基布上制成,生产时,通常先制备PVC层,让后通过压延法或粘贴法将PVC层与基布复合,再进行发泡、压纹及后处理,得到PVC人造革成品。其中,压延法采用的PVC层通常采用压延工艺制备得到,然后再压延复合在基布上,再进行后处理,然而压延工艺非常复杂,需经过:高搅—密炼—开炼—挤出—开炼—四辊压延—贴合布—冷却—收卷等多个步骤,然后再将PVC半成品与基布压延贴合,不但繁琐,并且对设备的要求高。而涂布法则需先将PVC浆料涂布于离型纸上,烘干成型,然后在PVC层表面涂布粘结层,通过粘结层将PVC层粘附于基布上,再进行发泡、压纹、后处理,由此可见,涂布法制得的PVC人造革,PVC层与基布层的复合是通过粘结层实现的,然而增加的粘结层,不但增加工艺步骤,并且增加成本,且剥离强度不足。由此可见,现有PVC人造革的制备方法有待提高和改进。
[0003]此外,现有的PVC人造革,为了保证其塑性和韧性,通常添加大量的增塑剂,然而,增塑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析出,对人体造成危害。
[0004]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PVC人造革增塑剂易析出,并且其制备方法复杂的缺陷。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PVC人造革,其中,包括基布层和PVC层,所述PVC层通过PVC浆料涂刮于基布层上制备得到,所述PVC浆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PVC糊粉80~120份、增塑剂60~100份、稳定剂2~4份、活性碳酸钙5~30份、白发泡剂4~8份、ACR树脂3~5份、PVC

丙烯酸共聚树脂5~20份、增粘剂5份。
[0008]所述PVC人造革中,所述PVC浆料还包括牌号为S100的PVC树脂4~8份和牌号为K221的PVC树脂4~8份。
[0009]所述PVC人造革中,所述PVC浆料还包括液体丁腈胶4~8份。
[0010]所述PVC人造革中,所述PVC糊粉的聚合度为1000~1300。
[0011]所述PVC人造革中,所述基布层为平方克重大于或等于150g/m2的织布,并且所述织布的一面或两面为毛绒面。
[0012]一种PVC人造革制备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制备如上所述的PVC人造革,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一:按配比取PVC糊粉、活性碳酸钙、发泡剂、牌号为K221的PVC树脂、牌号为
S100的PVC树脂、ACR树脂、PVC

丙烯酸共聚树脂,经过高速搅拌机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0014]步骤二:按配比取增塑剂、液体丁腈胶、稳定剂,加入浆桶中,搅拌混匀,并在搅拌的过程中缓慢加入步骤一得到的混合料,然后先以1300~1400转/min的转速高速搅拌300秒,再以40~80转/min的转速低速搅拌2小时,得到混合浆料;
[0015]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混合浆料涂刮在基布上,刮平后进入发泡炉中发泡并压纹,得到发泡底料;
[0016]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发泡底料进行水性表面防滑处理,得到PVC人造革成品。
[0017]所述PVC人造革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混合浆料的粘度为15000~20000cps。
[0018]所述PVC人造革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三中,混合浆料在基布上的涂刮量为150~300g/m2。
[0019]所述PVC人造革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三中,所述发泡炉中各区的炉温为:第一区温度为160~200℃,第二区温度为190~210℃,第三区温度为20~220℃,第四区温度为160~200℃。
[0020]所述PVC人造革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三中,涂刮有混合浆料的基布在发泡炉中的移动速度为8~26m/min。
[0021]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VC人造革,通过采用特殊成分配比的PVC浆料,不但能实现在基布上直接涂刮,发泡成型,可大大简化制备工艺,降低能耗,并且,所述PVC浆料中添加有PVC

丙烯酸共聚树脂,可提高制品的柔软度,降低PVC糊粉及增塑剂的含量,进而降低成本低,减少增塑剂的析出量;同时,PVC浆料中添加的活性碳酸钙及ACR树脂,能使泡孔细密,不但能提高制品的柔软度,而且能降低增塑剂的析出,更为环保。
[002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PVC人造革的制备方法,通过涂刮的方式制备PVC层,相较于现有的压延法,其步骤简单,并且无需特殊的设备,易于实现;相较于现有的涂刮法,无需通过粘结层粘合PVC层和基布层,不但能减少工艺步骤,成本更低,并且具有较好的剥离强度,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VC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VC人造革,所述人造革具有两层结构,包括位于底面的基布层和设置于基布层上的PVC层,其中,所述PVC层采用PVC浆料涂刮于基布层上,通过发泡、压纹等处理步骤制备得到。
[0026]上述结构的PVC人造革,无需设置粘结层,所述PVC层即可与基布层牢固结合,相较于现有通过压延方式制备得到的PVC人造革,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剥离强度高的优点。
[0027]具体的,所述PVC浆料包括PVC糊粉80~120份、增塑剂60~100份、稳定剂2~4份、活性碳酸钙5~30份、白发泡剂4~8份、ACR树脂3~5份、PVC

丙烯酸共聚树脂5~20份及增粘剂5份。上述成分配比的PVC浆料,具有较高的粘度及发泡效果,生产时,可直接将PVC浆料
涂刮于基布表面,通过发泡成型后,即可与基布牢固结合,因此能简化PVC人造革的制备工艺。并且,由于具有较高的粘度,因此不会出现浆料从基布中渗透的现象,并且能与基布表面的短纤维层紧密结合,进而大大提高其剥离强度,在无需粘结剂的情况下,将PVC层与基布结合。
[0028]上述配比的PVC浆料中,采用PVC糊树脂,所述PVC糊树脂能与增塑剂共同作用,形成糊状的混合物,进而提高浆料的粘稠度;所述增塑剂为DOTP或其他增塑剂,优选为DOTP,能与PVC糊树脂较好的作用,提高成型后人造革的塑性及韧性;所述稳定剂为钡锌稳定剂或钙锌稳定剂,能提高人造革的稳定性,避免PVC受热分解;所述活性碳酸钙为填充剂,能降低成本,同时由于活性碳酸钙的粒径小,能使发泡泡孔更细密,进而避免增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人造革,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和PVC层,所述PVC层通过PVC浆料涂刮于基布层上制备得到,所述PVC浆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PVC糊粉80~120份、增塑剂60~100份、稳定剂2~4份、活性碳酸钙5~30份、白发泡剂4~8份、ACR树脂3~5份、PVC

丙烯酸共聚树脂5~20份、增粘剂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浆料还包括牌号为S100的PVC树脂4~8份和牌号为K221的PVC树脂4~8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VC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浆料还包括液体丁腈胶4~8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PVC糊粉的聚合度为1000~13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为平方克重大于或等于150g/m2的织布,并且所述织布的一面或两面为毛绒面。6.一种PVC人造革制备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PVC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配比取PVC糊粉、活性碳酸钙、发泡剂、牌号为K221的PVC树脂、牌号为S100的PVC树脂、ACR树脂、PV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冠明严振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远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