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剥离强度PVC涂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0676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剥离强度PVC涂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PVC涂层复合材料依次包括聚酯纤维层、底涂层和面涂层,底涂层与面涂层分别烘干、塑化、冷却后形成,PVC涂层复合材料的聚酯纤维层、底涂层和面涂层之间相互浸润。本发明专利技术对聚酯纤维层进行反应性硅烷偶联剂浸渍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低异氰酸酯含量、高剥离强度的特点,PVC涂层复合材料的底涂层的异氰酸酯添加量低至4%时,PVC涂层复合材料剥离强度≥170N/5cm,解决低异氰酸酯含量无法获得高剥离强度特性的技术难点。同时,有效保持PVC涂层膜材的柔软性和低温性能,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优化了制备工艺流程。优化了制备工艺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剥离强度PVC涂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高剥离强度PVC涂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于纤维等基材的聚氯乙烯(PVC)涂层复合材料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料,其核心的材料性能包括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剥离强度。其中,剥离强度表征基材与PVC涂层之间的粘合力,代表了PVC涂层膜材的综合力学性能。
[0003]聚酯纤维基PVC涂层复合材料,因聚酯纤维(涤纶)分子两端主要以羟基封端,并且整个分子链中都不包含有其它极性基团,这也使得涤纶纤维具有较高惰性。同时,涤纶丝表面光滑,表面附着力低,使得聚酯基布的PVC涂层物理粘合力低。
[0004]目前,在聚酯纤维基PVC涂层复合材料的涂层工艺中,主要是通过在PVC涂层浆料中加入异氰酸酯提高涂层膜的剥离强度,使涤纶

异氰酸酯体系产生化学粘合而获得。一般来说,异氰酸酯在PVC涂层浆料中添加量为4%~6%,剥离强度可达到100~150N/5cm,对希望获得较高剥离强度的PVC涂层膜,要求添加的异氰酸酯达到8%及以上。
[0005]通过提高添加异氰酸酯用量获得更高聚酯纤维基PVC涂层复合材料剥离强度,一方面,效果降低,如超过200N/5cm剥离强度的刀刮PVC涂层复合材料,存在技术难点,常规手段无法解决;另一案方面,不断提高异氰酸酯用量会造成底涂PVC浆料开放时间明显缩短、浆料粘度增大,导致涂层时上浆困难,造成涂层发硬,继而造成整个PVC涂层复合材料发硬,柔软度明显下降,影响使用寿命等,同时也会增加生产成本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异氰酸酯用量而具备高剥离强度的PVC涂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高剥离强度PVC涂层复合材料,其依次包括聚酯纤维层、底涂层和面涂层;所述底涂层由底涂层浆料烘干、塑化、冷却后形成;所述面涂层由面涂层浆料烘干、塑化、冷却后形成;所述底涂层、聚酯纤维层和面涂层之间相互浸润;所述底涂层和面涂层的主要成分为PVC糊树脂。
[0009]所述聚酯纤维层为经偶联剂浸渍液处理的聚酯纤维网,所述偶联剂浸渍液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10]硅烷偶联剂1份;
[0011]分散介质24~99份;
[0012]适量乙酸,调节偶联剂浸渍液浆料pH值3.0~4.5。
[0013]所述底涂层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14]PVC糊树脂100份;
[0015]异氰酸酯7~10份,占浆料比例约为4%;
[0016]增塑剂70~80份;
[0017]稳定剂2~3份;
[0018]三氧化二锑0~5份;
[0019]氢氧化铝0~20份;
[0020]防霉剂1~2份;
[0021]碳酸钙5~50份;
[0022]适量颜料。
[0023]所述面涂层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24]PVC糊树脂100份;
[0025]增塑剂65~75份;
[0026]稳定剂2~3份;
[0027]三氧化二锑0~5份;
[0028]氢氧化铝0~20份;
[0029]防霉剂1~2份;
[0030]碳酸钙10~40份;
[0031]适量颜料。
[0032]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

β(氨乙基)

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一种或多种。该所述硅烷偶联剂特性为反应性硅烷偶联剂。这些反应性硅烷偶联剂同时具备有机反应性和无机反应性,甲氧基或乙氧基在烘干后水解形成硅烷醇,可以与聚酯纤维结合,而有机的官能团则能与涂层中的异氰酸酯促粘剂反应,产生超强的化学粘合作用。硅烷偶联剂可以根据相容性,配成水溶液或醇水溶液。
[0033]优选地,所述异氰酸酯为中山东菱化工有限公司的TP101,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分散介质,异氰酸酯基含量为3.5%,与PVC增塑糊浆料有很好的相容性。主要用于改善PVC增塑糊浆料对由聚酯、聚酰胺或芳纶纤维制成的底物的粘附力。
[0034]优选地,所述PVC糊树脂为天津渤海化工的P440或沈阳化工Psm

31的一种或多种,所述PVC糊树脂K值为68~75。
[0035]优选地,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或邻苯二甲酸二壬酯的一种或多种。稳定剂选用粉状Ca/Zn或液体复合稳定剂Ba/Zn。所述颜料选用白色、红色、蓝色、绿色、黑色、紫色各种无机或有机颜料。
[0036]上述一种高剥离强度PVC涂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0037](1)配制偶联剂浸渍液:按偶联剂浸渍液各组分重量份比例称取各原料,然后搅拌混合,待用;
[0038](2)聚酯纤维网预处理:将上述偶联剂浸渍溶液加入浸渍槽中,置入聚酯纤维网,开始浸渍,然后烘干,烘干温度80~120℃,烘干时间时间1~2min,偶联剂干量(双面)达到2~6g/


[0039](3)配置底涂层浆料:按底涂层各组分重量份比例称取PVC糊树脂、增塑剂、稳定剂、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防霉剂、碳酸钙、适量颜料、异氰酸酯,并加入混合容器,充分搅
拌,获得PVC涂层底涂层浆料;
[0040](4)配置面涂层浆料:按面涂层各组分重量份比例称取PVC糊树脂、增塑剂、稳定剂、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防霉剂、碳酸钙、适量颜料,并加入混合容器,充分搅拌,获得PVC涂层底涂层浆料;
[0041](5)涂覆底涂层:在经预处理的聚酯纤维网,通过立式双面刮刀装置,进行双面底层刮涂底涂层浆料,并控制双面刮涂量在140~300g/

,并依次经烘干、冷却,获得聚酯纤维网与PVC涂层底涂层;
[0042](6)涂覆面涂层:在上述获得的聚酯纤维网与PVC涂层底涂层上,在先后通过背面和正面水平刮刀装置,进行背面和正面面层涂刮面层浆料,并控制背面和正面面层刮涂量分别在200~400g/

,并依次经烘干、塑化、冷却,获得高剥离强度PVC涂层复合材料。
[00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44](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高剥离强度PVC涂层复合材料具有低异氰酸酯含量、高剥离强度的特点,PVC涂层复合材料的底涂层的异氰酸酯添加量4%时,PVC涂层复合材料剥离强度≥170N/5cm,解决低异氰酸酯含量无法获得高剥离强度特性的技术难点。
[0045](2)由于没有使用大量异氰酸酯,使得PVC涂层膜材的柔软性和低温性能未受影响,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优化了制备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4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剥离强度PVC涂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依次包括聚酯纤维层、底涂层和面涂层;所述聚酯纤维层为经偶联剂浸渍液处理的聚酯纤维网;所述底涂层由底涂层浆料依次经过烘干、塑化、冷却后形成;所述面涂层由面涂层浆料依次经过烘干、塑化、冷却后形成;所述底涂层、聚酯纤维层和面涂层之间相互浸润;所述底涂层和面涂层的主要成分为PVC糊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强度PVC涂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层为经偶联剂浸渍液处理的聚酯纤维网,所述偶联剂浸渍液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烷偶联剂1份;分散介质24~99份;适量乙酸,调节偶联剂浸渍液浆料pH值3.0~4.5;所述底涂层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PVC糊树脂100份;异氰酸酯7~10份;增塑剂70~80份;稳定剂2~3份;三氧化二锑0~5份;氢氧化铝0~20份;防霉剂1~2份;碳酸钙5~50份;适量颜料;所述面涂层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PVC糊树脂100份;增塑剂65~75份;稳定剂2~3份;三氧化二锑0~5份;氢氧化铝0~20份;防霉剂1~2份;碳酸钙10~40份;适量颜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剥离强度PVC涂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

β(氨乙基)

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乙烯基氨基三甲氧基硅烷、γ

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剥离强度PVC涂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分散介质为水或乙醇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剥离强度PVC涂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加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联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