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A柱加强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70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A柱加强结构及汽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A柱中的加强板和加强管梁;加强板与汽车A柱连接,并在加强板与汽车A柱之间形成有腔体,加强管梁位于腔体内,且加强管梁沿着汽车A柱布置,并连接在加强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由加强板和加强管梁两者构成,能够有效提高A柱的刚度和模态,可改变A柱的固有频率,从而可有效避免A柱与外部激励共振,进而能够有效降低车内噪音或仪表震颤;另外,通过设置加强管梁,可使部分噪声在加强管梁内传递,能够降低噪声在腔体内的传递率,并且因噪声与加强管梁碰撞,可削弱噪声,从而可有效提高车内的静谧度和乘坐舒适度。高车内的静谧度和乘坐舒适度。高车内的静谧度和乘坐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A柱加强结构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A柱加强结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汽车A柱加强结构的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汽车A柱作为汽车重要的支撑件和受力件,若A柱的刚度和模态较低,在颠簸路段会出现微小变形或位移,而产生异响。另外,由于A柱靠近前轮,路面激励容易通过汽车车轮

悬架

车身

A柱的路径传递至车内,若A柱的局部刚度和模态较弱,其容易与路面激励频率相近,从而很容易和外部激励共振,进而放大激励,导致车内轰鸣或仪表震颤,影响用户使用体验。此外,传统的A柱由内板、外板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加强板构成,其中内板和加强板之间为空腔结构,噪声在空腔中会往复传递,会大大影响车内音响的听觉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汽车A柱加强结构,以提高A柱的刚度和模态。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汽车A柱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A柱中的加强板和加强管梁;
[0006]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汽车A柱连接,并在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汽车A柱之间形成有腔体;
[0007]所述加强管梁位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加强管梁沿所述汽车A柱的高度方向布置,并连接在所述加强板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包括相连接的上板体和下板体;
[0009]所述上板体具有上板体主体,以及靠近所述上板体主体一端设置的上连接体,所述下板体具有下板体主体,以及位于所述下板体主体一端的下连接体;
[0010]所述上连接体与所述下连接体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板体主体的高度H1与宽度L1的比值为X,所述下板体主体的高度H2与宽度L2的比值为Y,X与Y之间的差值不小于0.05,且X和Y均小于0.5。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上板体主体的横截面呈U形。
[0013]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管梁的上部通过上连接板连接在所述加强板上,所述加强管梁的下部通过下连接板连接在所述加强板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板上设有容纳槽和第一连接翻边,所述加强管梁的上部连接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一连接翻边和所述加强板连接;和/或,
[0015]所述下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和第二连接翻边,所述加强管梁的下部连接在所述连接孔中,所述第二连接翻边和所述加强板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管梁的中部通过中连接板连接在所述加强板上;所述中连接板上设有凹槽和第三连接翻边,所述加强管梁的中部部分嵌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三连接翻边与所述加强板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管梁具有相连接的管梁上段和管梁下段,所述管梁上段与所述管梁下段的横截面形状不同。
[0018]进一步的,所述管梁上段和所述管梁下段两者其一的横截面为多边形,两者另一的横截面为圆形。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0]本技术所述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由加强板和加强管梁两者构成,能够有效提高A柱的刚度和模态,并可改变A柱的固有频率,从而可有效避免A柱与外部激励共振,进而能够有效降低车内噪音或仪表震颤;另外,通过设置加强管梁,可使部分噪声在加强管梁内传递,能够降低噪声在腔体内的传递率,并且因噪声与加强管梁碰撞,可削弱噪声,从而可有效提高车内的静谧度和乘坐舒适度。
[0021]另外,加强板由分体设置的上板体和下板体构成,相较于一体成型的结构,可减少制造成本。将X与Y之间的差值不小于0.05,可有效避免振动激励在加强板上传递时产生共振,从而可提升A柱对路面激励的衰减能力。上板体主体的横截面呈U形,可使上板体主体具有较大的弯曲刚度。
[0022]其次,加强管梁的上部通过上连接板连接在加强板上,加强管梁的下部通过下连接板连接在加强板上,能够便于加强管梁与加强板之间的连接,同时也可使加强板具有较好的刚度。在上连接板上设置容纳槽和第一连接翻边,不仅可使上连接板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同时可便于上连接板与加强管梁和加强板连接;在下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和第二连接翻边,可便于下连接板与加强管梁和加强板连接。
[0023]此外,加强管梁的中部通过中连接板连接在加强板上,能够提高加强管梁与加强板之间的连接刚度。加强管梁的中部部分嵌设在中连接板的凹槽内,可增大加强管梁与中连接板之间的连接面积。将管梁上段与管梁下段的横截面形状设为不同,能够提高加强管梁的模态,同时也可削弱噪声的传递。
[0024]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所述汽车的A柱中设有如上所述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
[0025]本技术所述的汽车,通过在汽车的A柱中设置如上所述的汽车A加强结构,能够有效提升A柱的刚度和模态,从而可有效避免A柱与外部激励共振,进而能够有效提高车内的静谧度和乘坐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上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图4中K

K线的剖视图;
[003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下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下板体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加强管梁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9为图8中D

D向的剖视图;
[0036]图10为图8中E

E向的剖视图;
[0037]图11为图8中F

F向的剖视图;
[0038]图1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9]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上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上连接板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5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42]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中连接板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中连接板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中连接板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20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
[0047]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加强管梁与下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汽车A柱中的加强板(1)和加强管梁(2);所述加强板(1)与所述汽车A柱连接,并在所述加强板(1)与所述汽车A柱之间形成有腔体;所述加强管梁(2)位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加强管梁(2)沿着所述汽车A柱布置,并连接在所述加强板(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包括相连接的上板体(101)和下板体(102);所述上板体(101)具有上板体主体(1011),以及靠近所述上板体主体(1011)一端设置的上连接体(1012),所述下板体(102)具有下板体主体(1021),以及位于所述下板体主体(1021)一端的下连接体(1022);所述上连接体(1012)与所述下连接体(102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体主体(1011)的高度H1与宽度L1的比值为X,所述下板体主体(1021)的高度H2与宽度L2的比值为Y,X与Y之间的差值不小于0.05,且X和Y均小于0.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体主体(1011)的横截面呈U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管梁(2)的上部通过上连接板(3)连接在所述加强板(1)上,所述加强管梁(2)的下部通过下连接板(5)连接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福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