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081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通过在橡胶减震圈的内外侧分别设置橡胶减震圈卡槽和橡胶减震圈凸起,并在轮毂外壁上以及皮带轮内壁上分别设置轮毂凸起和皮带轮卡槽,通过橡胶减震圈卡槽与轮毂凸起的卡接配合以及橡胶减震圈凸起与皮带轮卡槽的卡接配合,可以使得橡胶减震圈与轮毂和皮带轮连接更紧固,在使用过程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做到同心转动,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可以在皮带轮内形成良好的散热通道,在皮带轮运行过程中,可以将皮带以及皮带轮周围的热量向周围空气中快速散出,降低皮带轮运行时的温度,从而避免内层橡胶减震圈受热老化,影响减震效果和降低减震皮带轮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


[0001]本技术涉及皮带轮
,具体是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

技术介绍

[0002]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安装在曲轴一端的曲轴减震皮带轮是用于将发动机曲轴输出的动力传递给压缩机、方向助力泵、水泵、发电机等,减震皮带轮是由轮毂、皮带轮和橡胶减震圈组成,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的动力首先传到皮带轮内圈,再转到中间层减振橡胶,再从减振橡胶传到外圈,这样,发动机的振动和响声就会因橡胶“层缓”后在铁质外圈得到减小,从而降低了噪音和缓解了振动。
[0003]但是,现有的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存在以下不足;
[0004]1、现有的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在装配时,中间的橡胶减震圈是通过挤压装入到皮带轮和轮毂之间的缝隙中,当皮带轮工作时,橡胶减震圈利用与皮带轮和轮毂之间的摩擦力保持稳定,但当使用久后橡胶老化弹性变差时,橡胶减震圈与皮带轮和轮毂之间的摩擦力变差,不足以抵消皮带轮工作时产生的扭转力,进而容易导致橡胶减震圈与皮带轮和轮毂产生相对滑动,难以将发动机的力更好的传递出去。
[0005]2、现有的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在工作时,皮带与皮带轮摩擦产生热量会导致皮带轮及皮带温度快速升高,将导致内层橡胶圈老化,进而会影响减震效果,缩短减震橡胶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包括轮毂、皮带轮和橡胶减震圈,所述轮毂的外部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和轮毂之间设置有橡胶减震圈,所述轮毂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轮毂凸起,所述橡胶减震圈的内壁上正对轮毂凸起位置开设有橡胶减震圈卡槽,所述橡胶减震圈的外部上均匀设置有橡胶减震圈凸起,所述皮带轮的内壁上正对橡胶减震圈凸起的位置开设有皮带轮卡槽,所述皮带轮的侧面呈环形等间距开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皮带轮的外壁上开设有皮带槽,所述皮带槽内正对第一散热孔位置开设有第二散热孔。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散热孔纵向贯穿于皮带轮的两侧,所述第二散热孔的底端与第一散热孔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轮毂包括轮毂外圈、轮毂中心板和曲轴轴套,所述轮毂外圈的内侧安装有轮毂中心板,所述轮毂中心板的中间安装有曲轴轴套。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轮毂中心板与轮毂外圈连接处等间距开设有减重孔。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轮毂中心板上位于曲轴轴套的两侧开设有曲轴连接孔。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减震圈凸起和橡胶减震圈卡槽在橡胶减震圈上错位分布。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在橡胶减震圈的内外侧分别设置橡胶减震圈卡槽和橡胶减震圈凸起,并在轮毂外壁上以及皮带轮内壁上分别设置轮毂凸起和皮带轮卡槽,通过橡胶减震圈卡槽与轮毂凸起的卡接配合以及橡胶减震圈凸起与皮带轮卡槽的卡接配合,可以使得橡胶减震圈与轮毂和皮带轮连接更紧固,在使用过程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做到同心转动,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
[0016]2、本技术通过在皮带轮侧面开设贯穿式的第一散热孔,以及在皮带轮的轮槽上开设与第一散热孔相连的第二散热孔,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可以在皮带轮内形成良好的散热通道,在皮带轮运行过程中,可以将皮带以及皮带轮周围的热量向周围空气中快速散出,降低皮带轮运行时的温度,从而避免内层橡胶减震圈受热老化,影响减震效果和降低减震皮带轮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图2中皮带轮的四分之一结构剖开图。
[0020]1、轮毂;101、轮毂外圈;102、轮毂中心板;103、曲轴轴套;2、皮带轮;3、橡胶减震圈;4、减重孔;5、曲轴连接孔;6、轮毂凸起;7、橡胶减震圈凸起;8、橡胶减震圈卡槽;9、皮带轮卡槽;10、第一散热孔;11、皮带槽;12、第二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包括轮毂1、皮带轮2和橡胶减震圈3,轮毂1的外部设置有皮带轮2,皮带轮2和轮毂1之间设置有橡胶减震圈3,轮毂1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轮毂凸起6,橡胶减震圈3的内壁上正对轮毂凸起6位置开设有橡胶减震圈卡槽8,橡胶减震圈3的外部上均匀设置有橡胶减震圈凸起7,皮带轮2的内壁上正对橡胶减震圈凸起7的位置开设有皮带轮卡槽9,皮带轮2的侧面呈环形等间距开设有第一散热孔10,皮带轮2的外壁上开设有皮带槽11,皮带槽11内正对第一散热孔10位置开设有第二散热孔12。
[0023]第一散热孔10纵向贯穿于皮带轮2的两侧,第二散热孔12的底端与第一散热孔10连通,这样设置的散热结构,可以将皮带槽11内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快速向外排出,降低皮带和皮带轮2表面温度,并且能够减少皮带轮2热量向橡胶减震圈3传递,减缓橡胶减震圈3的
老化。
[0024]轮毂1包括轮毂外圈101、轮毂中心板102和曲轴轴套103,轮毂外圈101的内侧安装有轮毂中心板102,轮毂中心板102的中间安装有曲轴轴套103。
[0025]轮毂中心板102与轮毂外圈101连接处等间距开设有减重孔4,减重孔4可以减轻减震皮带轮的整体重量,减少发动机负载,提高燃油经济性。
[0026]轮毂中心板102上位于曲轴轴套103的两侧开设有曲轴连接孔5,曲轴连接孔5用过与螺纹杆配合将曲轴与曲轴轴套103固定连接。
[0027]橡胶减震圈凸起7和橡胶减震圈卡槽8在橡胶减震圈3上错位分布,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橡胶减震圈3质量分布更加均衡,使得整个减震皮带轮更加重量分布更加均匀。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29]在对减震皮带轮进行装配式时,先将橡胶减震圈3上的橡胶减震圈凸起7和橡胶减震圈卡槽8分别对准皮带轮卡槽9和轮毂凸起6,然后将橡胶减震圈3压入轮毂1和皮带轮2之间,利用橡胶减震圈凸起7与皮带轮卡槽9的卡接配合提高橡胶减震圈3与皮带轮2连接的牢固性,通过橡胶减震圈卡槽8与轮毂凸起6的卡接配合提高橡胶减震圈3与轮毂1连接的牢固性,从而可以提高减震皮带轮装配的牢固性,保证使用的安全高效,在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包括轮毂(1)、皮带轮(2)和橡胶减震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的外部设置有皮带轮(2),所述皮带轮(2)和轮毂(1)之间设置有橡胶减震圈(3),所述轮毂(1)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轮毂凸起(6),所述橡胶减震圈(3)的内壁上正对轮毂凸起(6)位置开设有橡胶减震圈卡槽(8),所述橡胶减震圈(3)的外部上均匀设置有橡胶减震圈凸起(7),所述皮带轮(2)的内壁上正对橡胶减震圈凸起(7)的位置开设有皮带轮卡槽(9),所述皮带轮(2)的侧面呈环形等间距开设有第一散热孔(10),所述皮带轮(2)的外壁上开设有皮带槽(11),所述皮带槽(11)内正对第一散热孔(10)位置开设有第二散热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10)纵向贯穿于皮带轮(2)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新刚刘定邦房国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广奥减振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