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门框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038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前门框结构及汽车,所述汽车前门框结构包括门框本体和防撞件,所述门框本体形成有用于供车门安置的门洞,所述门框本体包括用以构成所述门洞其中两个相邻的侧壁的前立柱和第一连接柱;所述防撞件设于所述门框本体上,所述防撞件沿所述门洞的周向延伸,且依次经过所述前立柱和所述第一连接柱。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前门框结构,通过将所述防撞件沿所述门洞的周向延伸,且依次经过所述前立柱和所述第一连接柱,由此,可将原本拼接在一起的前立柱和第一连接柱连接成一体,在受到汽车受到正面碰撞时,所述前立柱和所述第一连接柱不易轻易变形,有效提升正面碰撞性能。有效提升正面碰撞性能。有效提升正面碰撞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门框结构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门框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交通事故中,正面碰撞致伤率最高,汽车前门框结构中的A柱在正面碰撞乘客安全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的A柱受限于视野和乘客上下车方便性等影响无法做得粗大,因此其强度受到限制,当受到正面碰撞时,无法保障乘客安全,从而导致汽车前门框结构的正面碰撞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前门框结构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的汽车前门框结构正面碰撞性能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前门框结构,包括:
[0005]门框本体,形成有用于供车门安置的门洞,所述门框本体包括用以构成所述门洞其中两个相邻的侧壁的前立柱和第一连接柱;以及,
[0006]防撞件,设于所述门框本体上,所述防撞件沿所述门洞的周向延伸,且依次经过所述前立柱和所述第一连接柱。
[0007]可选地,所述门框本体还形成有环绕在所述门洞周侧的腔体通道,所述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形成于所述前立柱内,所述第二内腔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内;
[0008]所述防撞件位于所述腔体通道内。
[0009]可选地,所述前立柱上具有用于对应车门水切的下端的第一定位基点;
[0010]所述防撞件处在所述前立柱上的部分的长度为L1,所述第一定位基点与所述前立柱和所述第一连接柱的连接处的距离为L2,其中,L2≤L1。
[0011]可选地,还包括用以构成所述门洞的侧壁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柱,且与所述前立柱相对设置;
[0012]所述防撞件依次经过所述前立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
[0013]可选地,所述门框本体还形成有环绕在所述门洞周侧的腔体通道,所述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形成于所述前立柱内,所述第二内腔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内,所述第三内腔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柱内;
[0014]所述防撞件位于所述腔体通道内。
[0015]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柱上具有用于对应驾驶员躯干和大腿的连接点的第二定位基点;
[0016]所述防撞件处在所述第二连接柱上的部分的长度为L3,所述第二定位基点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和所述第一连接柱的连接处的距离为L4,其中,L3<L4。
[0017]可选地,所述门框本体还形成有环绕在所述门洞周侧的腔体通道;
[0018]所述汽车前门框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腔体通道内的至少一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以固定所述防撞件。
[0019]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腔体通道的内壁面,所述第一支板的中部凹设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所述腔体管道延伸方向的两端呈贯通设置;
[0020]所述防撞件穿设于所述定位槽内。
[0021]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板或所述腔体通道的内壁面,且所述第二支板与所述第一支板沿所述腔体通道的径向相对设置,用以与所述第一支板共同夹持固定所述防撞件。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前门框结构,所述汽车前门框结构包括:
[0023]门框本体,形成有用于供车门安置的门洞,所述门框本体包括用以构成所述门洞其中两个相邻的侧壁的前立柱和第一连接柱;以及,
[0024]防撞件,设于所述门框本体上,所述防撞件沿所述门洞的周向延伸,且依次经过所述前立柱和所述第一连接柱。
[002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所述防撞件沿所述门洞的周向延伸,且依次经过所述前立柱和所述第一连接柱,由此,可将原本拼接在一起的前立柱和第一连接柱连接成一体,在受到汽车受到正面碰撞时,所述前立柱和所述第一连接柱不易轻易变形,有效提升正面碰撞性能。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前门框结构的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前门框结构中第一内腔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前门框结构中第二内腔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前门框结构中第三内腔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号说明:
[0032]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前门框结构153第三内腔1门框本体16固定支架11前立柱161第一支板12第一连接柱161a定位槽13第二连接柱162第二支板14门洞17内板件15腔体通道18外板件151第一内腔2防撞件
152第二内腔
ꢀꢀ
[0033]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6]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7]汽车交通事故中,正面碰撞致伤率最高,汽车前门框结构中的A柱在正面碰撞乘客安全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的A柱受限于视野和乘客上下车方便性等影响无法做得粗大,因此其强度受到限制,当受到正面碰撞时,无法保障乘客安全,从而导致汽车前门框结构的正面碰撞性能差。
[0038]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前门框结构,请参照图1至图4,图1至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前门框结构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本体,形成有用于供车门安置的门洞,所述门框本体包括用以构成所述门洞其中两个相邻的侧壁的前立柱和第一连接柱;以及,防撞件,设于所述门框本体上,所述防撞件沿所述门洞的周向延伸,且依次经过所述前立柱和所述第一连接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本体还形成有环绕在所述门洞周侧的腔体通道,所述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形成于所述前立柱内,所述第二内腔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内;所述防撞件位于所述腔体通道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上具有用于对应车门水切的下端的第一定位基点;所述防撞件处在所述前立柱上的部分的长度为L1,所述第一定位基点与所述前立柱和所述第一连接柱的连接处的距离为L2,其中,L2≤L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构成所述门洞的侧壁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柱,且与所述前立柱相对设置;所述防撞件依次经过所述前立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本体还形成有环绕在所述门洞周侧的腔体通道,所述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形成于所述前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家亮黄金荣刘善英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