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盖板总成、机舱排水进气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865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风盖板总成、机舱排水进气系统及车辆,包括盖板主体、第一挡水边和第二挡水边;盖板主体的上方形成流水槽、排水槽和防水槽,第一挡水边具有连通流水槽和排水槽的进水通道,排水槽具有连通车外的第一排水口,防水槽形成有导风口;第一挡水边的上部开设有主进风口,第二挡水边的上部设有与主进风口前后对应的挡风部,挡风部的左侧和/或右侧还分别形成有进风过口;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主进风口正投影的轮廓线不凸出于挡风部正投影的轮廓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通风盖板总成对混合在气体中的液滴和直接流入的水流分别进行阻拦,实现对外界水源的多级阻挡,有效提升防水性能;同时能满足大进风量的需求,实现防水和进气性能的协调。进气性能的协调。进气性能的协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风盖板总成、机舱排水进气系统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通风盖板总成、机舱排水进气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机舱的排水进气系统是整车水管理和空调气体循环的重要结构系统,其主要用于将前风挡玻璃与机舱盖之间空隙处流入的水流向车外引导排放,同时还需要将该空隙处吸入的空气送入乘员舱,满足乘员舱空气循环的需求。
[0003]现有的机舱排水进气系统存在进气需求与防水性能难以协调的问题,要么存在外界水源沿进风路径进入乘员舱内导致车内地毯被浸泡的问题,要么存在进气面积不足导致空调能耗增加、噪音大的问题,影响整车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盖板总成、机舱排水进气系统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机舱排水进气系统的进气需求与防水性能难以协调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风盖板总成,包括:盖板主体,以及在所述盖板主体的上表面从后向前顺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水边和第二挡水边;所述第一挡水边和所述第二挡水边将所述盖板主体的上方分隔成从后向前顺次设置的流水槽、排水槽和防水槽,所述第一挡水边具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流水槽和所述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具有连通车外的第一排水口,所述防水槽形成有导风口;所述第一挡水边的上部开设有主进风口,所述第二挡水边的上部设有与所述主进风口前后对应的挡风部,所述挡风部的左侧和/或右侧还分别形成有进风过口;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所述主进风口正投影的轮廓线不凸出于所述挡风部正投影的轮廓线,所述主进风口流出的气流经所述挡风部的阻挡后由所述进风过口进入所述防水槽。
[000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进风口的左右宽度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或者,所述主进风口的左右宽度从上到下保持不变。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挡风部的左右宽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挡水边的上部还开设有副进风口,所述副进风口与所述主进风口左右交错设置,所述副进风口在上下方向上的深度小于所述主进风口在上下方向上的深度。
[0009]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外界水源一部分以水流的形式直接流入第一挡水边后侧的流水槽中,第一挡水边实现对水流的阻挡,水流能通过进水通道进
入到排水槽中,最后通过第一排水口排出;外界水源的另一部分以液滴的形式随着气流中进入流水槽中,部分液滴被第一挡水边阻挡,顺着第一挡水边汇聚到流水槽的水流中,另一部分液滴随着气流从主进风口进入到排水槽中,裹挟有液滴的气流受到挡风部的阻挡,气体的流动形式变为环形流动,经过进风过口最终到达导风口,而液滴则被阻挡并最终顺着第二挡水边汇聚到排水槽的水流中。本申请的通风盖板总成对混合在气体中的液滴和直接流入的水流分别进行阻拦,实现对外界水源的多级阻挡,有效提升了防水性能;同时,通过合理设置主进风口及挡风部的尺寸和数量,也能满足大进风量的需求,实现了防水和进气性能的协调。
[00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提供一种机舱排水进气系统,包括:发动机罩总成;前风窗总成,设于所述发动机罩总成的后方;上述的通风盖板总成,设于所述发动机罩总成的下方,所述发动机罩总成与所述前风窗总成之间的空隙对接于所述通风盖板总成的流水槽,所述通风盖板总成中,盖板主体的后侧缘对接于所述前风窗总成;以及进风箱,所述进风箱设于所述盖板主体下方,所述进风箱具有与所述通风盖板总成的导风口对接的进风口、与空调系统连通的出风口,以及与车外空间连通的出水口。
[0011]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风箱的内腔中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且所述挡板下缘与所述进风箱内腔的底面间隔设置;所述出风口在预设平面上的正投影的轮廓线不凸出于所述挡板在预设平面上的正投影的轮廓线,所述预设平面为垂直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布路径的平面。
[0012]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盖板主体搭接于所述前风窗总成的上侧,所述机舱排水进气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盖板主体下方的导水件,所述导水件形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对接于所述前风窗总成的前侧缘,所述导水槽具有连通车外的第二排水口。
[0013]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前风窗总成包括:前风窗玻璃,所述盖板主体的后侧缘对接于所述前风窗玻璃的前侧缘;前风窗横梁,设于所述前风窗玻璃前侧缘的下方,所述导水槽对接于所述前风窗横梁的前侧缘;以及第一密封条,具有与所述前风窗玻璃的后侧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前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有卡槽,所述盖板主体后侧缘形成与所述卡槽卡接适配的第一卡扣。
[0014]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盖板主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三挡水边,所述第三挡水边位于所述第二挡水边的前方,所述第三挡水边与所述第二挡水边之间形成所述防水槽,所述第三挡水边与所述发动机罩总成的下表面密封配合,所述导风口设于所述盖板主体。
[0015]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采用上述的通风盖板总成,气流从发动机罩总成和前风窗总成之间的空隙中流入,气流依次穿过第一挡水边和第二挡水边,最终经过导风口进入到进风箱,在此期间,通风盖板总成实现对外界水源的有效阻拦,同时保证进风量的需求,实现了防水和进气性能的协调,提升机舱排水进气系统整体的使用可
靠性。
[001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机舱排水进气系统。
[0017]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上述的机舱排水进气系统,保证机枪前部进气性能和防水性能的双重需求,避免乘员舱进水及空调使用能耗高、噪音大的问题,提升整车的使用可靠性和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舱排水进气系统的装配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舱排水进气系统的装配立体图,其中未显示发动机罩总成;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风盖板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其中的箭头代表气体的流通路径;图5为图1的A

A剖视图;图6为图5的C部放大图;图7为图1的B

B剖视图;图8为图3的俯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00、通风盖板总成;110、盖板主体;111、第一卡扣;120、第一挡水边;121、进水通道;122、主进风口;123、副进风口;130、第二挡水边;131、挡风部;132、进风过口;140、流水槽;150、排水槽;151、第一排水口;160、防水槽;161、导风口;170、第三挡水边;171、第二卡扣;180、第二密封条;200、发动机罩总成;300、前风窗总成;310、前风窗玻璃;320、前风窗横梁;330、第一密封条;331、第一连接部;332、第二连接部;3321、卡槽;333、定位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主体(110),以及在所述盖板主体(110)的上表面从后向前顺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水边(120)和第二挡水边(130);所述第一挡水边(120)和所述第二挡水边(130)将所述盖板主体(110)的上方分隔成从后向前顺次设置的流水槽(140)、排水槽(150)和防水槽(160),所述第一挡水边(120)具有进水通道(121),所述进水通道(121)连通所述流水槽(140)和所述排水槽(150),所述排水槽(150)具有连通车外的第一排水口(151),所述防水槽(160)形成有导风口(161);所述第一挡水边(120)的上部开设有主进风口(122),所述第二挡水边(130)的上部设有与所述主进风口(122)前后对应的挡风部(131),所述挡风部(131)的左侧和/或右侧还分别形成有进风过口(132);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所述主进风口(122)正投影的轮廓线不凸出于所述挡风部(131)正投影的轮廓线,所述主进风口(122)流出的气流经所述挡风部(131)的阻挡后由所述进风过口(132)进入所述防水槽(16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风口(122)的左右宽度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或者,所述主进风口(122)的左右宽度从上到下保持不变。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部(131)的左右宽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边(120)的上部还开设有副进风口(123),所述副进风口(123)与所述主进风口(122)左右交错设置,所述副进风口(123)在上下方向上的深度小于所述主进风口(122)在上下方向上的深度。5.一种机舱排水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罩总成(200);前风窗总成(300),设于所述发动机罩总成(200)的后方;如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风盖板总成(100),设于所述发动机罩总成(200)的下方,所述发动机罩总成(200)与所述前风窗总成(300)之间的空隙对接于所述通风盖板总成(100)的流水槽(140),所述通风盖板总成(100)中,盖板主体(110)的后侧缘对接于所述前风窗总成(300);以及进风箱(400),所述进风箱(400)设于所述盖板主体(110)下方,所述进风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瑞祥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长城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