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箱积液器及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55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油箱积液器及阀,通过在外部阀体上设置积液器本体替换现有的连接法兰;该积液器本体内设有积液腔以及与外部管路连通的气体通道,且积液腔与外部阀体的排气通道连通,并进一步在积液腔内设置阻隔单元形成液体阻隔通道,由液体阻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积液腔和气体通道连通。燃油箱晃动幅度大时,外部阀体的排气通道会泄漏一定量的燃油,该部分燃油进入积液腔并在液体阻隔流道的作用下留在积液腔内;当燃油箱停止晃动时,积液腔内的燃油可通过排气通道回流至燃油箱内。通过将积液器本体替换原有外部阀体上的法兰即可实现阻隔油液流出,使得阀整体体积变化不大,解决了现有外置积液器成本增加以及难以布置的问题。置的问题。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箱积液器及阀


[0001]本技术属于燃油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燃油箱积液器及阀。

技术介绍

[0002]国六”标准的发布,意味着随之对整个燃油系统的蒸发排放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对燃油箱的动态泄漏(一般包括水平晃动测试,角度翻转晃动测试和六轴晃动测试等)要求也随之提高,这样就对阀门的设计就有了一定的考验,不管是加油限量阀或者翻转阀还是组合阀,因为这几种阀都是安装固定在燃油箱上的,阀芯与燃油箱内部相通,阀的管口一般都通过管路连接至碳罐。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波动时,燃油箱里面的燃料也会翻涌,如果这时阀门内部的阀芯不能及时密封排气通道,则燃料就有一定的概率翻出阀门排气通道,通过管口流出,形成泄漏现象。
[0003]车辆在激烈行驶的工况下,油箱晃动幅度大,燃油在油箱内翻涌冲击阀门。长时间的激烈行驶会使阀门有一定量的燃油泄露。为使燃油不进入碳罐引起车辆故障,目前往往采用外置积液器的方式来解决油液进入碳罐的问题,但是外置积液器有如下问题,一是成本会增加;二是外置积液器会受底盘和车身的影响不易布置;三是外置积液器会增加油箱通道的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油箱积液器及阀,以解决现有外置积液器成本增加以及难以布置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技术的一种燃油箱积液器,包括:
[0007]积液器本体,所述积液器本体内设有积液腔以及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输出端与外部管路连通;
[0008]至少一个阻隔单元,设于所述积液腔内,用于在所述积液腔内形成一气体可流通的液体阻隔通道,所述液体阻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积液腔和所述气体通道的输入端连通;
[0009]其中,所述积液器本体用于盖设并密封连接于外部阀体,且所述积液腔与外部阀体的排气通道相连通。
[0010]当车辆的燃油箱晃动时,外部阀体的排气通道泄漏一定量的燃油,该部分燃油在所述液体阻隔流道的阻隔作用下留置在所述积液腔内;当燃油箱停止晃动时,该部分燃油通过外部阀体的排气通道从所述积液腔回流至燃油箱内。
[0011]本技术的燃油箱积液器,所述阻隔单元包括平台和第一阻隔板;
[0012]所述平台设于所述积液腔内,且所述平台的高度低于所述气体通道;
[0013]所述第一阻隔板设于平台上,且所述第一阻隔板配合所述平台和所述积液腔形成一连通所述气体通道的第一阻隔腔;
[0014]其中,所述第一阻隔板上开有连通所述积液腔的第一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的高度高于所述气体通道。
[0015]本技术的燃油箱积液器,所述阻隔单元还包括第二阻隔板;
[0016]所述第二阻隔板设于所述积液腔的内壁面上,且所述第二阻隔板配合所述积液腔和所述第一阻隔板形成一连通所述第一阻隔腔的第二阻隔腔;
[0017]其中,所述第二阻隔板上开有连通所述积液腔的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开口。
[0018]本技术的燃油箱积液器,所述积液器本体包括设有开口的壳体和第一管口;
[0019]所述壳体的开口罩设并密封连接于所述外部阀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为所述积液腔;
[0020]所述阻隔单元设于所述积液腔内并形成所述液体阻隔通道;
[0021]所述第一管口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并与所述液体阻隔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管口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外部碳罐连通。
[0022]本技术的燃油箱积液器,所述壳体包括环形壳和壳盖;
[0023]所述壳盖固定且密封连接于所述环形壳的第一端,所述环形壳的第二端为所述开口。
[0024]本技术的燃油箱积液器,所述积液器本体还包括第二管口,所述第二管口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且所述第二管口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外部设备连通。
[0025]本技术的燃油箱积液器,所述积液腔内均布有若干加强筋。
[0026]本技术的燃油箱积液器,所述积液器本体上设有朝向外部阀体的至少一对卡扣件;
[0027]积液器本体通过所述卡扣件锁定与外部阀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0028]本技术的燃油箱积液器,所述积液器本体与所述外部阀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件。
[0029]本技术的一种阀,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油箱积液器。
[0030]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31]1、本技术一实施例通过在外部阀体上设置积液器本体替换现有的连接法兰;该积液器本体内设有积液腔以及与外部管路连通的气体通道,且积液腔与外部阀体的排气通道连通,并进一步在积液腔内设置阻隔单元形成液体阻隔通道,由液体阻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积液腔和气体通道连通。当车辆激烈行驶时,燃油箱晃动幅度大,燃油在燃油箱内翻涌冲击外部阀体,导致外部阀体的排气通道会发生泄漏一定量的燃油的现象,该部分燃油进入积液腔并在液体阻隔流道的阻隔作用下留置在积液腔内;由于气体可通过液体阻隔通道,因此燃油箱内的气体仍可依次通过外部阀体的排气通道、积液腔、液体阻隔通道和气体通道排出至外部,即不会影响外部阀体的性能;当燃油箱停止晃动时,积液腔内的燃油即可通过外部阀体上的排气通道回流至燃油箱内。通过将积液器本体替换原有外部阀体上的法兰即可实现阻隔油液流出,使得阀整体体积变化不大,同时不会影响燃油箱内气体排出,不影响阀的性能。相对于现有的外置积液器来说,成本较低,且不用考虑如何布置的问题,解决了现有外置积液器成本增加以及难以布置的问题。
[0032]2、本技术一实施例在车辆运行中会有起伏波动,上坡下坡等大角度的晃动。为防止燃油在大角度晃动时从积液腔通过气体通道流出,故在积液器内设置平台和第一阻隔板,第一阻隔板配合平台和积液腔形成一连通气体通道的第一阻隔腔,且第一阻隔板上开有高于气体通道且连通积液腔的第一开口。由于高度相对较高,因此该第一阻隔板能在一定角度内限制燃油从气流通道泄漏;同时该第一阻隔板也具有防浪的作用,防止油箱快速晃动时积液器内的燃油泄露。该积液器通过第一阻隔板长度可以调整某一角度的积液能力,从而满足不同燃油箱技术需求。
[0033]3、本技术一实施例在第一阻隔板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了第二阻隔板,第二阻隔板配合积液腔和第一阻隔板形成一连通第一阻隔腔的第二阻隔腔,并且第二阻隔板上开有低于第一开口且连通积液腔的第二开口,从而使得形成近似于“S”型的液体阻隔通道,使得油液更难通过液体阻隔通道流出至气体通道;同时可进一步提升防浪作用,防止油箱快速晃动时积液器内的燃油泄露。该积液器通过第二阻隔板长度可以调整某一角度的积液能力,从而满足不同燃油箱技术需求。
[0034]4、本技术一实施例在积液腔内进一步设置了若干加强筋,加强筋具体可为竖向设置积液腔内,一个是可以加强积液器本体的强度,另一个是可起到放浪的作用,进一步防止油箱快速晃动时积液器内的燃油泄露至气体通道。
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箱积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积液器本体,所述积液器本体内设有积液腔以及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输出端与外部管路连通;至少一个阻隔单元,设于所述积液腔内,用于在所述积液腔内形成一气体可流通的液体阻隔通道,所述液体阻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积液腔和所述气体通道的输入端连通;其中,所述积液器本体用于盖设并密封连接于外部阀体,且所述积液腔与外部阀体的排气通道相连通;当车辆的燃油箱晃动时,外部阀体的排气通道泄漏一定量的燃油,该部分燃油在所述液体阻隔通道的阻隔作用下留置在所述积液腔内;当燃油箱停止晃动时,该部分燃油通过外部阀体的排气通道从所述积液腔回流至燃油箱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积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单元包括平台和第一阻隔板;所述平台设于所述积液腔内,且所述平台的高度低于所述气体通道;所述第一阻隔板设于平台上,且所述第一阻隔板配合所述平台和所述积液腔形成一连通所述气体通道的第一阻隔腔;其中,所述第一阻隔板上开有连通所述积液腔的第一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的高度高于所述气体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箱积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单元还包括第二阻隔板;所述第二阻隔板设于所述积液腔的内壁面上,且所述第二阻隔板配合所述积液腔和所述第一阻隔板形成一连通所述第一阻隔腔的第二阻隔腔;其中,所述第二阻隔板上开有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通
申请(专利权)人:皑壹智能汽车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