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枢纽器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49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枢纽器和电子设备,其中的枢纽器,包括:转轴以及套设于转轴外的转轴支架,转轴可在转轴支架内转动;第一扭力结构,包括安装套筒以及至少一个变扭力机构,安装套筒套设于转轴外,并与转轴支架相连接,变扭力机构设置于安装套筒内;变扭力机构包括摆臂、扭力柱和第一弹性件,摆臂具有朝向转轴的安装仓,扭力柱和第一弹性件均安装于安装仓内,扭力柱抵接于转轴上,第一弹性件抵接于扭力柱上;且转轴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时,转轴带动扭力柱挤压靠近第一弹性件而远离转轴,扭力柱和转轴之间产生的干涉小于转轴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扭力柱和转轴之间产生的干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装置具有开轻关重性能,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使用需求。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枢纽器和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到一种枢纽器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枢纽器作为电子设备的关键部件,是连接电子设备不同主体的桥梁,电子设备的不同主体通过铰链连接实现相对转动来控制相对角度,以满足舒适的用户体验要求,例如笔记本电脑通过枢纽器连接屏幕部分和主机部分,工作时屏幕旋转到一定角度并固定都是通过枢纽器实现的。
[0003]实现单手打开电子设备尤其笔记本电脑,且在被打开的角度悬停是非常重要的用户体验,枢纽器扭力越大越不容实现单手打开,但扭力太小又不能满足屏幕在使用角度的悬停稳定性;笔记本电脑屏幕部分越轻越容易实现单手打开和稳定悬停,反之越不容实现;主机重量越轻越不容易实现单手打开,反之越容易实现单手打开;但当前笔记本轻量化趋势和触屏趋势下,主机重量越来越轻,屏幕部分重量变重,重量上“头重脚轻”问题越来越明显,采用恒定扭力转轴组件实现单手打开笔记本电脑和屏幕稳定悬停越来越困难。基于此,对于枢纽器提出了笔记本电脑被打开时提供低扭力 (以实现打手打开)而设备被闭合时枢纽器提供较大的扭力(以实现屏幕稳定悬停)的开轻关重性能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开轻关重特性的枢纽器,以及一种装配有该枢纽器的电子设备,以满足用户单手打开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能够在使用角度稳定悬停的需求。
[0005]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枢纽器,包括:
[0006]转轴以及套设于转轴外的转轴支架,转轴可在转轴支架内转动;
>[0007]第一扭力结构,包括安装套筒以及至少一个变扭力机构,安装套筒套设于转轴外,并与转轴支架相连接,变扭力机构设置于安装套筒内;
[0008]变扭力机构包括摆臂、扭力柱和第一弹性件,摆臂具有朝向转轴的安装仓,扭力柱和第一弹性件均安装于安装仓内,扭力柱抵接于转轴上,第一弹性件抵接于扭力柱上;且转轴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时,转轴带动扭力柱挤压靠近第一弹性件而远离转轴,扭力柱和转轴之间产生的干涉小于转轴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扭力柱和转轴之间产生的干涉;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
[0009]进一步地,摆臂靠近安装套筒的壁面的一端具有圆弧凸起,安装套筒上具有与圆弧凸起相匹配的圆弧槽,圆弧凸起可在圆弧槽内转动;
[0010]变扭力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与摆臂靠近安装套筒的壁面的另一端相抵接;扭力柱设置于摆臂靠近第二弹性件的端部,转轴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依次挤压扭力柱、摆臂和第二弹性件,摆臂沿着圆弧槽转动且摆臂的另一端远离转轴,带动扭力柱远离转轴。
[0011]进一步地,变扭力机构包括三个,且在安装套筒内均匀分布。
[0012]进一步地,安装套筒套设于转轴外时,安装套筒和转轴之间形成有一端开口的安装腔,变扭力机构设置于安装腔内;
[0013]枢纽器还包括一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与安装套筒配合设置以封闭安装腔。
[0014]进一步地,安装套筒靠近转轴支架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凸块,转轴支架上具有与安装凸块相匹配的安装槽,安装套筒和转轴支架通过安装凸块和安装槽相连接。
[0015]进一步地,该枢纽器还包括:
[0016]第一自锁件和第二自锁件,均套设于转轴外,且第一自锁件与转轴支架相连接,第二自锁件与转轴同步转动;第一自锁件上具有第一凸出部和第一凹陷部,第二自锁件上具有第二凸出部和第二凹陷部,第二凸出部和第一凹陷部相匹配;枢纽器具有第二凸出部卡设于第一凹陷部内的锁定状态。
[0017]进一步地,该枢纽器还包括:
[0018]第二扭力结构,套设于转轴外,其包括恒定扭力机构、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恒定扭力机构设置于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之间,恒定扭力机构基于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对恒定扭力机构的挤压产生扭力。
[0019]根据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以及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枢纽器,其中,所述第一机体与转轴相连接,第二机体与转轴支架相连接。
[0020]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1]1、本技术提供的枢纽器,通过设置第一扭力结构包括安装套筒和设置于安装套筒内的变扭力机构,并设置变扭力机构中的摆臂具有朝向转轴的安装仓,而安装仓内具有抵接于转轴上的扭力柱,以及抵接于扭力柱上的第一弹性件,且由于转轴朝向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时,转轴带动扭力柱挤压靠近第一弹性件而远离转轴的设计,使转轴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时扭力柱和转轴之间产生的干涉小于转轴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扭力柱和转轴之间产生的干涉(转轴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转轴施加于扭力柱上的切线方向上的力,与转轴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时转轴施加于扭力柱上的切线方向上的力方向相反,因此,转轴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不会带动扭力柱挤压靠近第一弹性件),使得转轴在相反的转动方向上具有差异化的扭力,以使得该枢纽器在转轴转动的全过程中均具有开轻关重的特性,进而使装配有该枢纽器的电子设备能够满足用户单手打开以及其中的屏幕能够在使用角度稳定悬停的使用需求。
[0022]2、本技术提供的枢纽器,通过设置摆臂靠近安装套筒的壁面的一端具有圆弧凸起,另一端具有第二弹性件,并设置安装套筒上具有与圆弧凸起相匹配的圆弧槽,从而使摆臂可基于圆弧凸起在圆弧槽的转动而相对于安装套筒转动,且其与第二弹性件对应的端部可以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弹性件(也即相应的远离或者靠近转轴);再通过将扭力柱设置于摆臂靠近第二弹性件的端部,从而使扭力柱可以随着该端部远离转轴,从而在转轴朝向第二方向转动对扭力柱、摆臂和第二弹性件依次产生挤压时,摆臂以及扭力柱能够一定程度上远离转轴给予转轴转动空间,而避免产生转轴与扭力柱之间的卡壳;且,由于此时转轴需要带动的不仅包括扭力柱,还包括摆臂,因而此时转轴与扭力柱之间的干涉仍大于转轴朝向第一方向转轴时转轴与扭力柱之间的干涉,该转轴仍然具有开轻关重的特性。
[0023]此外,转轴朝向第一方向转动与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的扭力差异的大小,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弹力而调整,进一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提高该枢纽器的适用广泛性。
[0024]3、本技术提供的枢纽器,通过设置安装套筒内用以安装变扭力机构的安装腔为一端开口的腔体,便于变扭力机构的安装,从而能够提高整理枢纽器的安装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枢纽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扭力结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套筒和变扭力机构之间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枢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以及套设于所述转轴外的转轴支架,所述转轴可在所述转轴支架内转动;第一扭力结构,包括安装套筒以及至少一个变扭力机构,所述安装套筒套设于所述转轴外,并与所述转轴支架相连接,所述变扭力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套筒内;所述变扭力机构包括摆臂、扭力柱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摆臂具有朝向所述转轴的安装仓,所述扭力柱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均安装于所述安装仓内,所述扭力柱抵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于所述扭力柱上;且所述转轴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扭力柱挤压靠近所述第一弹性件而远离所述转轴,所述扭力柱和所述转轴之间产生的干涉小于所述转轴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扭力柱和所述转轴之间产生的干涉;所述第二方向为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靠近所述安装套筒的壁面的一端具有圆弧凸起,所述安装套筒上具有与所述圆弧凸起相匹配的圆弧槽,所述圆弧凸起可在所述圆弧槽内转动;所述变扭力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摆臂靠近所述安装套筒的壁面的另一端相抵接;所述扭力柱设置于所述摆臂靠近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端部,所述转轴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依次挤压所述扭力柱、所述摆臂和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摆臂沿着所述圆弧槽转动且所述摆臂的所述另一端远离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扭力柱远离所述转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扭力机构包括三个,且在所述安装套筒内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君司林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