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阿普斯特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722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阿普斯特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所述方法的化学反应式如下所示。以甲酸铵作为氢源,氢氧化钯碳为催化剂,将化合物2还原成(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阿普斯特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阿普斯特重要中间体(S)
‑2‑
[1

(3

乙氧基
‑4‑
甲氧基苯基)
‑2‑
甲磺酰基乙基]‑4‑
氨基异吲哚啉

1,3

二酮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阿普斯特(apremilast),化学名称为(S)
‑2‑
[1

(3

乙氧基
‑4‑
甲氧基苯基)
‑2‑
甲磺酰基乙基]‑4‑
乙酰基氨基异吲哚啉

1,3

二酮,是由细胞基因公司(Celgene)研发的一种磷酸二酯酶

4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免疫细胞中的磷酸二酯酶

4的表达,使得磷酸腺苷增加,从而达到抑制免疫和炎症反应。商品名为Otezla,于2014年在美国上市。该药是FDA首个批准用于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牛皮癣)以及银屑病关节炎的口服制剂。
[0003]目前阿普斯特的合成路线较多, CN1965823B报道了原研合成路线如下:该合成路线首先将3

硝基邻苯二甲酸加压加氢还原、脱水缩合以及N

乙酰化合成得到3

乙酰氨基邻苯二甲酸酐;再将1

(3

氧基
‑4‑
甲氧基苯基)
‑2‑
(甲磺酰基)乙
‑1‑
胺经过手性拆分得到手性中间体(S)
‑1‑
(3

乙氧基
‑4‑
甲氧基苯基)
‑2‑
(甲基磺酰基)乙胺

N

乙酰基

L

亮氨酸盐;最后将两个关键中间体进行胺化得到阿普斯特,总收率仅为16.9%。该路线中氢化还原为特种反应,完成该反应需要高压反应釜等特种设备,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增加了该工艺实现商业化的难度。
[0004]WO2012083153A1公开了另外一种合成路线,具体如下:
该路线首先将3

硝基邻苯二甲酸酐(5)和1

(3

乙氧基
‑4‑
甲氧基苯基)
‑2‑
(甲磺酰基)乙
‑1‑
胺(3)反应,得到2

[1

(3

乙氧基
‑4‑
甲氧基苄基)
‑2‑
甲基磺酰基乙基]‑4‑
硝基异吲哚啉

1,3

二酮(6),再经过加氢还原、N

乙酰化制备出消旋阿普斯特,三步收率为56%,该路线与原研路线的主要区别在于,改变了胺化、还原和乙酰化反应的顺序,但还原反应同样采用氢化装置,且最终未得到阿普斯特成品(S构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对WO2012083153A1路线中的氢化还原反应进行优化,避开特种反应及设备,找到一种更适合工业化生产,操作安全方便的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步骤:将(S)
‑2‑
[1

(3

乙氧基
‑4‑
甲氧基苯基)
‑2‑
甲磺酰基乙基]‑4‑
硝基异吲哚啉

1,3

二酮(2)加入到溶剂中,在氢氧化钯碳催化下,与甲酸铵(3)发生还原反应得到化合物(1),(S)
‑2‑
[1

(3

乙氧基
‑4‑
甲氧基苯基)
‑2‑
甲磺酰基乙基]‑4‑
氨基异吲哚啉

1,3

二酮。
[0007]反应方程式如下:上述步骤中所述的式(2)与甲酸铵(3)的摩尔比为1:1.5

3.0,更优选1:3.0。
[0008]上述步骤中所述的反应溶剂为乙腈、乙醇、异丙醇中至少一种,更优选乙腈。
[0009]上述步骤中所述的式(2)与氢氧化钯碳的重量比为1: 5%

10%,更优选1:10%。
[0010]上述步骤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60℃~85℃,更优选85℃;所述的反应时间为4h~6h,更优选4h。
[0011]相对于现有工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优势:(1)本专利技术未涉及氢化等特种反应,降低了安全风险,对环境友好,适合大规模生产。
[0012](2)本专利技术反应收率高,生产成本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出的阿普斯特中间体:图1为hplc图谱,图2为1H

NMR图谱,图3为13C

NMR图谱,图4为MS图谱。
[0015]实施例2中制备出的阿普斯特中间体:图5为hplc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S)
‑2‑
[1

(3

乙氧基
‑4‑
甲氧基苯基)
‑2‑
甲磺酰基乙基]‑4‑
氨基异吲哚啉

1,3

二酮(化合物1)的新制备方法如下:实施例1将44.59g (S)
‑2‑
[1

(3

乙氧基
‑4‑
甲氧基苯基)
‑2‑
甲磺酰基乙基]‑4‑
硝基异吲哚啉

1,3

二酮(2)(1.0eq)加入至250ml三口瓶,加入50ml乙腈搅拌溶清,依次加入13.15g甲酸铵(1.5eq)和4.46g氢氧化钯碳(10%),加热搅拌,待反应平稳后,补加13.15g甲酸铵,继续回流4h,TLC监控原料反应终点。过滤后得到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化合物(1)(40.61g,97.6%),纯度98.5%。1H

NMR(500 MHz, DMSO

d6)δ (ppm):1.33(3H,t,J=6.5Hz), 3.01(3H,s), 3.74(3H,s), 4.02(2H,m), 4.07(1H,m), 4.37(1H,t,J=13.5Hz), 5.74(1H,d,J=7.0Hz), 6.50(2H,s), 6.94~7.00(4H,m) , 7.08(1H,s) , 7.44(1H,t,J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阿普斯特重要中间体(化合物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方程式为:具体步骤如下:步骤:将(S)
‑2‑
[1

(3

乙氧基
‑4‑
甲氧基苯基)
‑2‑
甲磺酰基乙基]
‑4‑
硝基异吲哚啉

1,3

二酮(2)加入到溶剂中,在氢氧化钯碳催化下,与甲酸铵(3)发生还原反应得到化合物(1),(S)
‑2‑
[1

(3

乙氧基
‑4‑
甲氧基苯基)
‑2‑
甲磺酰基乙基]
‑4‑
氨基异吲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钟健王玲周志慧蒋海婷罗鹏吴廷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润安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