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层再生料共挤设计的木塑板材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12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再生料共挤设计的木塑板材模具,涉及木塑板材模具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覆料模具体,所述模具主体和覆料模具体的内部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一号覆料通道和二号覆料通道,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结团颗粒阻挡压散装置,所述结团颗粒阻挡压散装置包括:电热转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热转杆并带动弧形齿叶和叉形弹性板转动,使得弧形齿叶对模具主体内的木塑材料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木塑材料的流动性,当弧形齿叶搅拌到大颗粒结团木塑材料时,叉形弹性板会对大颗粒结团木塑材料进行阻挡,避免了大颗粒结团木塑材料挤压成木塑板的问题。塑板的问题。塑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层再生料共挤设计的木塑板材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木塑板材模具
,具体为一种具有多层再生料共挤设计的木塑板材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优质木材匮乏地区来说,木塑产业是一个双赢产业,木塑材料的出现不仅可使大量农作物秸秆得到利用,也可有效缓解森林资源紧缺的矛盾,同时废弃塑料如果不能做到很好的回收的话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木塑材料无疑让废弃塑料,通过多层复合挤出板材,找到了最佳的出路。
[0003]现有的木塑共挤模具在对木塑材料进行共挤时,由于浆状木塑材料颗粒间的物理作用,木塑材料颗粒易团聚成块,从而导致木塑材料在木塑共挤模具中会出现分流不均匀,造成木材成型后表面粗糙,从而影响了木塑板的质量品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多层再生料共挤设计的木塑板材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层再生料共挤设计的木塑板材模具,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多层再生料共挤设计的木塑板材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覆料模具体,所述模具主体和覆料模具体的内部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一号覆料通道和二号覆料通道,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结团颗粒阻挡压散装置,所述结团颗粒阻挡压散装置包括:电热转杆,所述电热转杆转动安装在模具主体内壁上,所述电热转杆外环固定有弧形齿叶;叉形弹性板,所述叉形弹性板固定在电热转杆的外侧,所述叉形弹性板的顶部固定有弹性顶杆,所述弹性顶杆靠近弧形齿叶的一侧固定有弹性压片。
[0006]优选的,所述电热转杆两端的表面为非平整弧形面。
[0007]优选的,所述叉形弹性板一端穿过弧形齿叶,所述弹性顶杆的一端与弧形齿叶面壁接触。
[0008]优选的,所述覆料模具体外侧设置有成型出料装置,所述成型出料装置包括:冷却套管,所述所述冷却套管可拆卸连接在覆料模具体外侧,所述冷却套管内部固定有回形波浪回流管;水冷机,所述水冷机可拆卸安装在冷却套管的顶部,所述水冷机两端分别与回形波浪回流管两端固定连接;导流圆管,所述导流圆管固定在回形波浪回流管的一端上。
[0009]优选的,所述回形波浪回流管的一侧设置有防偏移压损装置,所述防偏移压损装置包括:
内环叶轮,所述内环叶轮转动安装在导流圆管内部;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固定在导流圆管外壁上,所述固定壳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用于推动回形套板移动的移动件,回形套板滑动安装在覆料模具体外侧;弹性薄板,所述弹性薄板固定在覆料模具体一端边缘,所述弹性薄板远离在覆料模具体的一侧固定有用于带动弹性薄板形变的拉动件,且拉动件与回形套板远离覆料模具体的一侧接触。
[0010]优选的,所述内环叶轮中部外环设有用于推动移动件移动的不平整凹凸面。
[0011]优选的,所述拉动件与回形套板接触的面为从左到右递减的斜面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防模体空心装置,所述防模体空心装置包括:三角弧板,所述三角弧板贯穿且活动安装在模具主体内壁上,所述三角弧板与模具主体之间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L形杆,所述L形杆贯穿且滑动安装在模具主体面壁,所述L形杆左端与电热转杆非圆形左侧接触,所述L形杆另一端固定有滑柱,所述滑柱滑动安装在三角弧板一侧。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层再生料共挤设计的木塑板材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电热转杆并带动弧形齿叶和叉形弹性板转动,使得弧形齿叶对模具主体内的木塑材料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木塑材料的流动性,当弧形齿叶搅拌到大颗粒结团木塑材料时,叉形弹性板会对大颗粒结团木塑材料进行阻挡,避免了大颗粒结团木塑材料挤压成木塑板的问题。
[0014](2)、本专利技术通过叉形弹性板一端抵触模具主体的内壁,使得叉形弹性板向弧形齿叶方向摆动形变,叉形弹性板带动弹性顶杆和弹性压片对阻挡的大颗粒结团木塑材料进行压碎,从而达到了对大颗粒结团木塑材料进行压碎处理的目的。
[0015](3)、本专利技术通过水冷机带动回形波浪回流管内部的水冷液流动,并使得流动的水冷液对挤出的木塑板进行冷却定型,从而避免了木塑板在覆料模具体出料端排出过程中发生微形变,导致木塑板呈现弯曲的题,进而提高了木塑板的质量品质。
[0016](4)、本专利技术通过流动的水冷液带动内环叶轮转动,内环叶轮非圆面通过推动移动件带动回形套板移动,回形套板通过推动U形杆带动弹性薄板的一侧翘起,从而促进了木塑板与覆料模具体脱离的效率,同时弹性薄板形成的圆边对覆料模具体边缘处进行防护,从而避免了木塑板出现偏移时,木塑板与覆料模具体出料端端口摩擦导致木塑板损坏的问题。
[0017](5)、本专利技术通过电热转杆非圆形面转动,使得电热转杆非圆形面推动L形杆带动滑柱移动,滑柱推动三角弧板摆动,三角弧板对模具主体中的木塑材料向中心挤压移动,从而避免了木塑板中间部分出现供料不足,出现空心,导致产品表面出现凹陷的问题,从而确保了木塑板的质量品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团颗粒阻挡压散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A处结构放大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成型出料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防偏移压损装置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防模体空心装置的示意图。
[0019]图中:1、模具主体;2、覆料模具体;3、一号覆料通道;4、二号覆料通道;5、结团颗粒阻挡压散装置;51、电热转杆;52、弧形齿叶;53、叉形弹性板;54、弹性顶杆;55、弹性压片;6、成型出料装置;61、冷却套管;62、回形波浪回流管;63、导流圆管;64、水冷机;7、防模体空心装置;71、三角弧板;72、滑柱;73、L形杆;8、防偏移压损装置;81、内环叶轮;82、L形推板;83、固定壳;84、回形套板;85、U形杆;86、弹性薄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

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层再生料共挤设计的木塑板材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模具主体1的出料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覆料模具体2,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可以便于人工拆卸对模具主体1和覆料模具体2进行维护,模具主体1和覆料模具体2的内部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号覆料通道3和二号覆料通道4,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可以便于人工拆卸对一号覆料通道3和二号覆料通道4进行维护,模具主体1靠近出料端一侧的内壁为从模具主体1向覆料模具体2方向递增倾斜设置,模具主体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结团颗粒阻挡压散装置5,结团颗粒阻挡压散装置5包括:电热转杆51,电热转杆51有两个,两个电热转杆51均转动安装在模具主体1内壁上,电热转杆51通过外接电机进行驱动,外接电机可以使得电热转杆51进行转动,电热转杆51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层再生料共挤设计的木塑板材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覆料模具体,所述模具主体和覆料模具体的内部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一号覆料通道和二号覆料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结团颗粒阻挡压散装置,所述结团颗粒阻挡压散装置包括:电热转杆,所述电热转杆转动安装在模具主体内壁上,所述电热转杆外环固定有弧形齿叶;叉形弹性板,所述叉形弹性板固定在电热转杆的外侧,所述叉形弹性板的顶部固定有弹性顶杆,所述弹性顶杆靠近弧形齿叶的一侧固定有弹性压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层再生料共挤设计的木塑板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转杆两端的表面为非平整弧形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层再生料共挤设计的木塑板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形弹性板一端穿过弧形齿叶,所述弹性顶杆的一端与弧形齿叶面壁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层再生料共挤设计的木塑板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覆料模具体外侧设置有成型出料装置,所述成型出料装置包括:冷却套管,所述所述冷却套管可拆卸连接在覆料模具体外侧,所述冷却套管内部固定有回形波浪回流管;水冷机,所述水冷机可拆卸安装在冷却套管的顶部,所述水冷机两端分别与回形波浪回流管两端固定连接;导流圆管,所述导流圆管固定在回形波浪回流管的一端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红海郑宇博洪梦涵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艾森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