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结构和排气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421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排气结构,包括催化器、进气管、转动组件和驱动组件,其中,转动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转动组件与进气管可活动地连接,转动组件与进气管可活动地连接,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组件,以使转动组件绕第一轴线或第二轴线转动。转动组件绕第一轴线转动,以封堵部分进气管,转动组件绕第二轴线转动,以改变与进气管的相对位置。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排气控制方法,若催化器的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组件绕第一轴线或第二轴线转动。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组件绕第二轴线转动,以改变进气管与转动组件的相对位置,避免催化器的局部升温区域固定,降低催化器局部老化失效的风险。险。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气结构和排气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尾气排放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排气结构和排气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国家对汽车的排放要求日益严格,尤其是国六法规中还针对汽油发动机加入了碳烟颗粒的排放限制。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利用载体内贵金属催化剂催化尾气中的污染物,它将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的效果。
[0003]一般地,催化器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之上才能生效,然而,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催化器的净化效果不佳。目前,为了达到催化器所需的温度,常对排气管道中排气流设置隔板,挡板,企图通过尾气的紊流来提升催化器温度。
[0004]但是这种方式虽然通过尾气的紊流使得催化器温度升高,但紊流后流经催化器的区域固定,造成局部升温区域迅速老化、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结构和排气控制方法,以解决催化器局部升温区域固定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排气结构,包括:
[0008]催化器;
[0009]进气管,与所述催化器连接;
[0010]驱动组件;以及
[0011]转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进气管可活动地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转动组件,以使所述转动组件绕第一轴线或第二轴线转动;
[0012]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呈预设角度,所述转动组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以封堵部分所述进气管;所述转动组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以改变与所述进气管的相对位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垂直。
[00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0015]第一座体;
[0016]第二座体,与所述第一座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均固定于所述进气管;
[0017]第一动力件,与所述第一座体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动力件配置为驱动所述转动组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0018]第二动力件,与所述第二座体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件配置为驱动所述转动组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以及
[0019]摆动件,所述摆动件的一端具有过孔,所述转动组件穿设于所述过孔,所述摆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动力件和所述转动组件;
[0020]其中,所述摆动件与所述第二动力件锁止时,所述第一动力件驱动所述转动组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所述摆动件与所述第二动力件活动连接时,所述第二动力件驱动所述摆动件运动,以带动所述转动组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均设有环槽,所述第一动力件和所述第二动力件均部分穿设于所述环槽。
[0022]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0023]转动轴,穿设于所述摆动件的过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第一动力件连接;以及
[0024]导流板,位于所述进气管内,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转动轴固定;其中,所述第一动力件驱动所述转动轴,以带动所述导流板转动,以封堵部分所述进气管。
[0025]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呈椭圆状。
[0026]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结构还包括控制件,所述控制件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动力件与所述第二动力件,以使所述转动组件绕所述第一轴线或所述第二轴线转动。
[0027]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具有穿孔,所述排气结构还包括密封件,所述转动组件部分穿设于所述穿孔,所述转动组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时,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穿孔,以阻挡所述进气管中气体从所述穿孔流出。
[0028]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排气控制方法,包括:
[0029]检测发动机的启动状态;
[0030]若所述启动状态为冷启动,则检测催化器的温度;
[0031]若所述催化器的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组件绕第二轴线转动,以改变进气管与所述转动组件的相对位置;
[0032]若所述催化器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转动组件绕第一轴线转动,以改变所述进气管的开度。
[003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转动组件绕第二轴线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
[0034]检测车辆的行驶里程和所述发动机的工作时间;
[0035]若所述车辆的行驶里程大于100Km或所述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大于20h,则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转动组件绕第二轴线转动。
[0036]本申请实施例的排气结构包括催化器、进气管、驱动组件和转动组件,其中,进气管与催化器连接,转动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转动组件与进气管可活动地连接,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组件,以使转动组件绕第一轴线或第二轴线转动。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呈预设角度,转动组件绕第一轴线转动,以封堵或打开部分进气管,使得催化器的温度升高。转动组件绕第二轴线转动,以改变进气管封堵位置,从而改变尾气紊流后流经催化器的区域,降低催化器局部升温区域迅速老化、失效的风险,提高催化器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0037]本申请实施例的排气控制方法,转动组件绕第一轴线转动,以封堵部分进气管,使得催化器的温度升高。转动组件绕第二轴线转动,以改变进气管封堵位置,从而改变尾气紊流后流经催化器的区域,降低催化器局部升温区域迅速老化、失效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图1中排气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其中,隐藏了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
[004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气结构的正视图;
[0041]图4为图3中另一视角下排气结构的正视图;
[0042]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气结构的剖视图;
[0043]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气结构的局部爆炸图,其中,隐藏了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
[0044]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催化器和排气管;
[0045]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摆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气结构的运动示意图,其中,转动组件绕第一轴线转动;
[0048]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排气结构的运动示意图,其中,转动组件绕第二轴线转动;
[0049]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气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0050]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气控制方法中第三步的流程图。
[0051]附图标记说明:
[0052]1‑
催化器,2

进气管,2A

穿孔,3

驱动组件,31

第一座体,32

第二座体,33

第一动力件,3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器;进气管,与所述催化器连接;驱动组件;以及转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进气管可活动地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转动组件,以使所述转动组件绕第一轴线或第二轴线转动;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呈预设角度,所述转动组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以封堵部分所述进气管;所述转动组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以改变与所述进气管的相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与所述第一座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均固定于所述进气管;第一动力件,与所述第一座体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动力件配置为驱动所述转动组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第二动力件,与所述第二座体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件配置为驱动所述转动组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以及摆动件,所述摆动件的一端具有过孔,所述转动组件穿设于所述过孔,所述摆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动力件和所述转动组件;其中,所述摆动件与所述第二动力件锁止时,所述第一动力件驱动所述转动组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所述摆动件与所述第二动力件活动连接时,所述第二动力件驱动所述摆动件运动,以带动所述转动组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均设有环槽,所述第一动力件和所述第二动力件均部分穿设于所述环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强张雷姚毅刘仙吴田田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