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悬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压互联悬架的集成装置、液压互联悬架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作为车辆操控性和平顺性关键的悬架系统也在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理想的悬架系统的阻尼特性,是希望悬架系统的减振器的阻尼力,能随着车辆工况、路况的不同而变化。互联悬架系统代替传统悬架系统,可以在不降低汽车乘坐舒适性的同时,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能。特别是在越野车上,采用合适的互联悬架系统结构,使车辆获得良好的抗侧倾、抗俯仰和越野性能,从而增强行车安全,减少事故发生。
2、现有技术中,用于前后互联悬架中的工作缸均一直互相连通,以保证在车辆越野过程中,可以防止车辆侧翻,且可以减小车辆交叉轴扭转角,增强行车安全和越野舒适性。
3、但是,车辆仿真和试验表明,当前后互联悬架中的工作缸均保持相互连通的状态时,车辆的抗俯仰性能减弱,存在影响车辆性能的问题,如果增加电磁阀选择性地阻断前后互联,会使得互联元件和管路进一步增多,且由于电池、电机占位体积大,加之纵梁外侧又有电动伸缩踏板占位,存在悬架布置困难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液压互联悬架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压互联悬架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油油道(13)包括四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输送油道(133),四条所述输送油道(13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四条所述输送油道(133)分别与所述第一油道(11)和第二油道(12)对应连通,且所述输送油道(133)与所述第一油道(11)或第二油道(12)的连通处均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孔(161)的两侧,所述输送油道(133)的进油端用于与所述油泵连接,每条所述输送油道(133)上均设有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孔(162)。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压互联悬架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压互联悬架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油油道(13)包括四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输送油道(133),四条所述输送油道(13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四条所述输送油道(133)分别与所述第一油道(11)和第二油道(12)对应连通,且所述输送油道(133)与所述第一油道(11)或第二油道(12)的连通处均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孔(161)的两侧,所述输送油道(133)的进油端用于与所述油泵连接,每条所述输送油道(133)上均设有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孔(16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压互联悬架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油油道(13)还包括连接油道(132),所述连接油道(132)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纵向油道(1322)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横向油道(1321),所述纵向油道(1322)一端用于与所述油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横向油道(1321)的中部连通,所述横向油道(1321)与所有所述输送油道(133)通过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孔(162)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压互联悬架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油油道(13)还包括供压油道(131),所述供压油道(131)一端用于与蓄能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纵向油道(1322)连接,所述供压油道(131)上设有第三电磁阀安装孔(163),所述第三电磁阀安装孔(163)内设有第三电磁阀(2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压互联悬架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第二油口(15)和四个第一油口(14),所述第二油口(15)和四个第一油口(14)均位于所述安装座(1)的同一侧,且四个所述第一油口(14)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油口(15)位于所述第一油口(14)的一侧,并位于四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迥立,王长振,王国进,袁浩,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