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308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100),具备:第一构件,其以后轮(2)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后轮(2);第二构件,其配置于第一构件的前方;以及连结构件(50),其配置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并且分别固定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以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能够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为中心在左右方向上相对摆动的方式支承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结构件(50)设置为,将在后轮(2)的表面中与地面接触的区域的中心设为接地点时,第一构件以轴线为中心摆动了时的接地点即摆动后接地点的左右方向位置比第一构件摆动前的摆动后接地点的左右方向位置更接近轴线。轴线。轴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左右摆动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作为这种装置,以往已知有前轮通过在向前后方向且斜下方延伸的摆动轴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后轮摆动而形成的一个前轮和两个后轮的三轮车辆(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另外,已知有,后轮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车架作为摆动轴,根据车把的操作以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摆动的方式支承在车架的后端部而形成的两个前轮和一个后轮的三轮车辆(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特开平5

39073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特开2006

625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辆,因为后轮不摆动,所以难以充分提高车辆的转向性能。另外,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车辆,在后轮发生了摆动时后轮的接地点从摆动轴向左右方向偏移,因此车辆的转向性能具有改进的余地。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车辆,具备:前轮和后轮;第一构件,其以后轮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后轮;第二构件,其配置于第一构件的前方;以及连结构件,其配置于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并且分别固定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为中心以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相对地摆动的方式支承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结构件设置为,将在后轮的表面中与地面接触的区域的中心设为接地点时,第一构件以轴线为中心摆动了时的接地点即摆动后接地点的左右方向位置比第一构件摆动前的摆动后接地点的左右方向位置更接近轴线。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车辆的转向性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14]图1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是从与图1A不同的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0015]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0016]图3是示出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拆下了座椅和罩等的状态的侧视图。
[0017]图4是从斜下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立体图。
[0018]图5是放大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0019]图6是沿着图5的VI

VI线切断了的剖视图。
[0020]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动作的一例的俯视图。
[0021]图8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摆动前的状态的后视图。
[0022]图8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摆动后的状态的后视图。
[0023]图9是用于说明设置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上的摆动接头的轴线设定的图。
[0024]图10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摆动时的后轮的位置变化的俯视图。
[0025]图10B是示出图10A的第一比较例的图。
[0026]图10C是示出图10A的第二比较例的图。
[0027]图11A是在侧方倾斜面上行驶的车辆的后视图。
[0028]图11B是示出车辆从图11A起摆动了的状态的后视图。
[0029]图11C是示出从图11B起调整了车辆的姿势的状态的后视图。
[0030]图12是示出设置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上的限制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0031]图13A是示出图12的限制部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主视图。
[0032]图13B是示出从图13A起的限制部的动作的一例的主视图。
[0033]图14是示出设置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上的另一限制部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主视图。
[0034]图15是示出图14的限制部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0035]图16A是示出设置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上的再一其他限制部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主视图。
[0036]图16B是示出从图16A起的限制部的动作的一例的主视图。
[0037]图16C是示出从图16A起的限制部的动作的另一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参照图1A~图16C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A、图1B分别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以下有时也称为摆动车辆)100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俯视图。该摆动车辆构成为在停止状态下能够独自站立的供一人乘用的电动车辆。车辆100由于前侧非摆动,因此能够抑制低速下的晃动,能够抑制滑移倾倒。因此,能够将货物装载在非摆动的前部车体上作为个人移动工具使用。需要说明的是,也能够作为以搬运各种货物为目的的商用车辆。
[0039]以下,方便起见,如图所示定义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并按照该定义对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前后方向为车辆100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为车宽方向,上方方向为重力方向。在车辆100位于水平面上时,上下方向与车辆100的高度方向一致。图1A是从右斜后方观察车辆100的立体图,图1B是从右斜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0040]如图1A、图1B、图2所示,车辆100具有两个前轮1和一个后轮2,构成为以后轮2作为驱动轮的三轮车辆。车辆100除前轮1和后轮2外,主要具有形成车辆100的框架的车架10、覆盖车架10的周围的罩20、由用户(驾驶员)操作的车把30、供用户落座的座椅3,并且整体构成为大致左右对称。车架10由高强度的金属构成,与此相对,罩20由树脂材料构成。后面叙
述车架10的结构。
[0041]大致进行区分时,罩20具有:在车把30的下方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前罩210、在前罩210的后方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地板罩220、在地板罩220的后方向斜后方延伸设置的后罩230。
[0042]前罩210具有前后一对罩即前表面罩211和后表面罩212,前表面罩211和后表面罩212构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夹着从前轮1的附近到车把30的附近延伸设置的车架10(后述的前车架14)。前表面罩211和后表面罩212均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整体构成为大致矩形状。前表面罩211和后表面罩212使用螺栓等紧固件相互结合成一体,由此构成前罩210。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表面罩211安装车灯等,在后表面罩212设置饮品支架等。
[0043]地板罩220具有上下一对罩即上表面罩221和底面罩222,上表面罩221和底面罩222在上下方向夹着在从前轮1到后轮2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车架10(后述的侧车架11)。上表面罩221和底面罩222均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在上表面罩221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设置向上方膨出的膨出部223,在膨出部223的左右方向两侧设置作为供在座椅3落座的用户放脚的载置部的踏板224。踏板224的前端部以不干扰前轮1的方式向斜上方延伸设置。上表面罩221和底面罩222使用螺栓等紧固件相互结合成一体,由此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前轮和后轮;第一构件,其以所述后轮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后轮;第二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构件的前方;以及连结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之间,并且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以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能够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为中心在左右方向上相对地摆动的方式支承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所述连结构件设置为,将在所述后轮的表面中与地面接触的区域的中心设为接地点时,所述第一构件以所述轴线为中心摆动了时的所述接地点即摆动后接地点的左右方向位置比所述第一构件摆动前的所述摆动后接地点的左右方向位置更接近所述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构件设置为,所述第一构件以所述轴线为中心摆动了时的所述摆动后接地点的左右方向位置与所述轴线大致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构件设置为,所述轴线与通过所述第一构件摆动前的所述后轮的旋转中心的、所述地面的垂线的交点位于比所述地面高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构件设置为所述轴线朝向后方以下行坡度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构件和所述第一构件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构件以所述轴线为中心摆动了时,与所述后轮的旋转轴正交的方向即所述后轮的朝向相对于所述前后方向发生偏移。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乘员支承部,其以与所述第一构件一体地摆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构件连结,支承乘员的臀部或背部。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载置部,其以能够载置乘员的脚的方式与所述第二构件一体地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置部的后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一构件的前端部靠后方的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置部以在所述第一构件摆动时不与所述第一构件接触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构件空出间隙地配置在所述第一构件的左右方向外侧。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线在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央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前轮具有配置于所述轴线的延长线的左右方向两侧的两个车轮。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具有配置于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央的单个车轮。12.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以在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与大致水平的地面接触了的状态下,在左右方向上摆动时的所述第一构件的摆动量比所述第二构件的摆动量大的方式
支承在所述连结构件。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具备:限制部,其限制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相对摆动。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设置为,限制所述第一构件向在与所述后轮的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垂直平面和通过所述后轮的接地点的铅垂平面之间的夹角扩大的方向的摆动。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井干雄森庸太朗矢口忠博横山悠一塚本智宏神原将郎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