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磨损的传输结构及炉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1633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磨损的传输结构及炉体设备,包括:传输电池片或硅片的网链,支撑网链的支撑结构以及涂油装置,涂油装置将润滑油涂抹在网链接触支撑结构的接触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网链上架设涂油装置对网链进行涂油,涂油装置能够在网链的带动下自动将润滑油涂抹在网链接触石英管的接触处,减少网链与石英管的摩擦,从而避免摩擦产生的粉尘会降低电池片的洁净度,影响电池片的加工质量,有效解决了网链磨损产生粉末和噪音的弊端。同时也提高支撑结构即石英管的使用寿命。提高支撑结构即石英管的使用寿命。提高支撑结构即石英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磨损的传输结构及炉体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电池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烘干、固化中可防磨损的传输结构及炉体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光伏电池制备时,硅片表面印刷完导电浆后需要进行烘干、固化。因此炉体设备是生产环节必不可少的。主要炉体设备主要包括热源以及传输装置,热源用于对电池片热辐射,传输装置用于传输电池片,以使电池片与热源充分接触。通常地,选用网链作为传输装置。但传输网链在运行过程中,会与支撑结构摩擦产生粉末和噪音大,损耗网链减少使用寿命,同时易对太阳能电池片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网链与支撑结构摩擦影响使用寿命以及产生粉尘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可防磨损的传输结构及电池片制备设备。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防磨损的传输结构,包括:传输工件的网链,支撑所述网链的支撑结构,还包括涂油装置,所述涂油装置将润滑油涂抹在所述网链接触所述支撑结构的接触处。
[0006]进一步的,网链包括多个凸起部,所述涂油装置与部分所述凸起部接触,随着网链的运动,所述凸起部带动所述涂油装置涂抹所述润滑油。
[0007]其中,凸起部带动涂油装置涂抹润滑油可以理解为:网链相对于涂油装置产生位移,局部的凸起部随着网链的运动,分别与涂油装置依次接触,进而带动涂油装置涂抹润滑油。
[0008]网链是由多个金属条相互编织而成,又由于金属条具有一定的硬度,故在编织时局部会有凸起。
[0009]在炉体设备中,网链作为传输工具的载体,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往复循环运动,网链下方设置有支撑结构,一般选用石英管作为支撑结构。
[0010]所述网链包括:传输所述工件传输段,位于所述传输段下方回转段,所述传输段与所述回转段循环交替,所述涂油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网链的回转段。
[0011]涂油装置固定设置在网链的回转段,故网链运动是,涂油装置是固定设置的,两者之间是相对运动。即可选地,网链是相对于涂油装置运动,即网链作为传输结构的组成部分,在工作过程中其处于运动状态,涂油装置是固定设置的,随着网链运动,涂油装置的局部被网链带动,致使润滑油涂抹在网链上。具体地,涂油装置被网链上的凸起部带动,局部的凸起部随着网链的运动,分别与涂油装置依次接触,进而带动涂油装置涂抹润滑油。
[0012]一种情况,涂油装置包括:将润滑油输送并涂抹到网链上的输油部,为所述输油部供油的供油部,控制所述输油部滴油量的控油部,所述控油部设置在所述输油部上,所述输
油部一端与所述供油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凸起部抵接。
[0013]所述输油部包括:滚珠座,与所述供油部连接,安装在所述滚珠座上与所述网链接触的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凸起部抵接,随着所述网链的运动,所述凸起部带动所述滚珠滚动,涂抹所述润滑油。
[0014]进一步地,所述滚珠座与所述供油部连接,可以理解为滚珠座与供油部直接连接,可以理解为供油部的油管直接插入到滚珠座内;或者是滚珠座与供油部间接连接,可以理解为供油部的油管通过连接管与滚珠座连接,连接管插入到滚珠座内,连接管可以是空心的具有一定硬度的管。
[0015]在控油部的作用下,供油部可为输油部提供润滑油,滚珠座距离供油部或者是连接管具有一定间隙,滚珠在外力作用下可以进行滚动,但是不产生位移,因为受限于滚珠座,网链运动,凸起部与滚珠接触部会带动滚珠滚动,润滑油通过供油部落在滚珠上,随着滚珠的滚动,涂抹在网链上。
[0016]进一步地,可将滚珠座和滚珠理解为牛眼。
[0017]所述涂油装置还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二横向支架,用于支撑所述输油部,所述第二横向支架上设有腰型孔,所述输油部可沿腰型孔横向调整固定位置。
[0018]网链承载工件时,由于工件尺寸的变化,会影响网链的宽度或者是石英管间距的调整,因此,将涂油装置的输油部的位置设置为可调,提高兼容性。
[0019]另一种情况,所述涂油装置包括:固定轴,支撑固定轴的支撑架,套设在固定轴上并可沿固定轴转动的转轮,所述转轮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浸润润滑油的填充物,所述转轮与网链接触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至少一个出油孔,所述转轮上还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油孔。
[0020]填充物应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可以是油棉绳、羊毛毡或者是海绵等物质。随着网链运动,网链带动转轮转动,润滑油从出油孔中滴落至网链上。
[0021]所述涂油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固定轴并可固定在所述固定轴轴向任意位置的限位件,每个所述转轮两侧都安装所述限位件限位,所述进油孔设置在所述转轮的侧面上。
[0022]另外依据实际需求,传输机构中的涂油装置可以一直处于涂油状态,也
[0023]可以间歇地涂油,即每间隔一段时间,启动一次涂油装置,每次涂油的时间可做以限定。在第一种情况中的涂油装置,可通过控油部进行控制,来实现间歇涂油,在第二种情况中的涂油装置,由于填充物的吸油量有限,待润滑油涂尽后,可间隔一段时候后,在人工或者是其他加油装置作用下,通过进油孔向填充物内浸入润滑油。
[002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炉体设备,用于制备电池片,包括上述的可防磨损的传输结构,所述工件为电池片,所述传输结构还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网链设置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电池片是由硅片经过多道工序制备而成,本炉体设备为其中一个工序的应用设备。
[0025]进一步的,传输结构传输所述电池片时,部分网链一面与所述电池片接触,另一面与所述支撑结构接触,待所述部分网链传输完成后,所述涂油装置将润滑油涂抹在所述部分网链接触所述支撑结构的接触处。
[0026]在电池片传输过程中,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带动下,网链是循环往复运动的,因此,部分网链与电池片接触,此时,电池片位于部分网链上方,网链(指与电池片接触的)下
方设置有支撑结构(石英管),即网链一面与所述电池片接触,另一面与所述支撑结构接触。
[0027]然后随着网链运动,部分网链与电池片脱离,原来与电池片直接接触的一面位于原来与支撑结构直接接触的一面之上,即部分网链的两面发生了翻转,涂油装置可以以架设的方式架设在网链上,同时固定设置在炉体设备上,随着网链的运动,涂油装置将润滑油涂抹在与支撑结构直接接触的一面。
[0028]在炉体设备中,优选地采用间歇式涂油装置的方式,间隔一段时间,定量对网链涂抹润滑油。
[0029]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通过在网链上架设涂油装置对网链进行涂油,涂油装置能够在网链的带动下自动将润滑油涂抹在网链接触石英管的接触处,减少网链与石英管的摩擦,从而避免摩擦产生的粉尘会降低电池片的洁净度,影响电池片的加工质量,有效解决了网链磨损产生粉末和噪音的弊端。同时也提高支撑结构即石英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磨损的传输结构,包括:传输工件的网链,支撑所述网链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涂油装置,所述涂油装置将润滑油涂抹在所述网链接触所述支撑结构的接触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磨损的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链包括多个凸起部,所述涂油装置与部分所述凸起部接触,随着所述网链的运动,所述凸起部带动所述涂油装置涂抹所述润滑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磨损的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油装置包括:将润滑油输送并涂抹到所述网链上的输油部,为所述输油部供油的供油部,控制所述输油部滴油量的控油部,所述控油部设置在所述输油部上,所述输油部一端与所述供油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凸起部抵接。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防磨损的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链包括:传输所述工件的传输段,位于所述传输段下方的回转段,所述传输段与所述回转段循环交替,所述涂油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网链的回转段。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防磨损的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部包括:滚珠座,与所述供油部连接,安装在所述滚珠座上与所述网链接触的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凸起部抵接,随着所述网链的运动,所述凸起部带动所述滚珠滚动,涂抹所述润滑油。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防磨损的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油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国军唐洪湘磨建新吴勇茂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捷佳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