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CT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09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X射线CT设备通过对包含齿弓在内的整个颌部以及牙齿及颌关节周围等局部位置照射X射线锥形束,可大幅度缩短获得表示齿系、齿茎及其周边的织织与骨骼状态的全景图像时处理图像所需的时间,摄影装置由倒L形的固定台架、悬挂在其端部的旋转臂、彼此相向固定在旋转臂两端的X射线产生装置、二维X射线检测装置构成。旋转臂通过双重旋转系统以可水平旋转的状态支持在固定台架上。让被检体坐在可上下移动的椅子上,使受检部位与摄影装置的摄影中心的高度一致。被检体的头部用可微调的头枕装置固定。拍摄时通过使两个旋转中心间的距离与被检体的齿弓大体一致来进行。(*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被检体的局部位置上照射X射线,通过处理该投影图像拍摄断层图像等的X射线CT设备,特别涉及可通过在被检体的局部位置上照射X射线锥形束,获得该部分的任意的CT断层图像以及全景图像的适用于牙科治疗等摄影的X射线CT设备。
技术介绍
在牙科治疗中,目前普遍采用下列种种方式把胶片抵靠在牙齿的背面进行X射线摄影的普通摄影方式,以及通过使X射线管和胶片同时旋转进行摄影的全景摄影方式,还有加大X射线管与胶片间的距离进行摄影的颅部摄影方式等等。牙科用X射线全景摄影是沿齿系连续性拍摄曲面断层,是以一张图像全景性展开显示齿系及其周围的组织及骨骼状态的断层图像的摄影方式。现有的全景摄影装置是把安装了夹住被检体而彼此相向的X射线产生装置和二维X射线检测装置的旋转臂支持在前后左右的移动件与旋转件上,在被检体周围以近似齿弓形状的复杂轨道移动的装置。特开平06-78919号公报中记载的牙科断层摄影装置即是其中一例。此外,作为牙科X射线摄影装置,除全景摄影方式之外,还有可获得牙齿横剖面图像的X射线CT设备。特开平09-122118号公报中所述的医用X射线断层摄影装置(第1种现有技术)以及特开平11-318886号公报中所述的也可进行X射线CT摄影的全景X射线摄影装置(第2种现有技术)均属此类。作为公知的使用X射线锥形束的一般医用CT摄影装置,有特开平10-192267号公报中所述的装置(第3种现有技术)。若采用该装置,由于可在很大范围内获得被检体的断层像,因而也可适用于包括齿弓在内的颌部。另一方面,作为通过只对被检体的局部照射X射线锥形束,以便获得该部分的任意断层图像以及立体图像或全景图像的X射线CT摄影方法及其装置的技术,有特开2000-139902号公报中所述的局部照射X射线CT摄影装置(第4种现有技术)。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尤其是应用于牙科时可通过不是对包含齿弓在内的整个颌部而只是局限于牙齿及颌关节的周围等局部位置,旋转照射X射线锥形束,减少被检体的被辐照量并提供高分辨率的CT断层图像及三维立体图像。已知,上述现有技术均需要在摄影之后到作为图像显示在图像显示装置之前的图像运算处理上花费大量时间(20分钟~约1个小时)。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各点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幅度缩短获得表示齿系、齿茎及其周边的组织与骨骼状态的全景图像时的图像处理所需时间的X射线CT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X射线CT设备,包括产生X射线的X射线产生装置、与该X射线产生装置相向配置,二维检测透过被检体的上述X射线量的X射线检测装置、为使上述被检体位于上述X射线产生装置以及上述X射线检测装置之间而保持上述X射线产生装置以及上述X射线检测装置的保持装置、沿上述被检体的周围旋转驱动上述保持装置的第1旋转驱动装置、安装在上述保持装置上,收容上述第1旋转驱动装置的收容装置、根据由上述X射线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上述X射线量,制作关于上述被检体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显示由该图像处理装置制作成的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为形成与上述第1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中心平行,其旋转中心不同的位置关系,而被上述收容装置收容,整体旋转驱动上述保持装置以及上述收容装置的第2旋转驱动装置、在第1摄影方式中驱动控制上述第1旋转驱动装置的同时,在第2摄影方式中单独驱动控制上述第1旋转驱动装置以及第2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装置。第1旋转驱动装置是使保持夹在被检体两侧彼此相向的X射线产生装置与X射线检测装置的保持装置旋转的装置。通过使X射线产生装置与X射线检测装置在第1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中心附近的局部部位的周围旋转时照射X射线。通过第2旋转驱动装置整体驱动保持装置和第1旋转驱动装置,第1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中心在规定的圆周上旋转移动。这样即可通过第2旋转驱动装置使第1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中心在近似齿弓形状的圆周上移动,即可在第1摄影方式(CT摄影)时进行X射线局部照射部位的定位,在第2摄影方式(全景摄影)时,边使第1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中心沿大体近似于齿弓形状的圆周移动,边适当调整保持装置的旋转角度即摄影方向,以使照射方向大体垂直于齿弓。由于这样即可用简单的机械装置获得最佳的全景图像,因而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图像运算处理,可大幅度缩短获得全景图像时的图像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当因圆周形状与实际的齿弓形状不同而产生了自X射线产生源至被检体的距离差,因牙齿位置产生透视图像放大率方面的偏差的情况下,通过使之与在大体近似于齿弓的圆周上移动的旋转机构的旋转角度同步,针对每一个采集的局部图像数据,在图像运算处理中修正该偏差。重新构成整体图像,即可获得精确的全景图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X射线CT设备的整体构成的侧视图,是表示局部剖面构成的图。图2是为了便于理解图1的局部剖面构成部分而放大显示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表示采用图1的实施方式涉及的X射线CT设备摄影时的定位步骤的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表示采用图1的实施方式涉及的X射线CT设备进行全景摄影时的动作的图。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表示第2旋转系统的旋转角度各不相同时的第1旋转系统6的旋转中心与牙齿中心间的偏差的图。图8是表示用图7的各X射线锥形束拍摄的透视图像的放大率修正前与修正后的状态的图。图9是表示该专利技术涉及的X射线CT设备的第2旋转系统的旋转机构的变形例的图,是从上面观察时的图。图10是表示由图9的X射线CT设备所描绘出的旋转半径的情况的图。图11是表示可用于该实施方式涉及的X射线CT设备的位置对准器具的简要构成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X射线CT设备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X射线CT设备的整体构成的侧视图,示出局部剖面构成。图2是为了便于理解图1的局部剖面构成而放大显示的局部放大图。该X射线CT设备由固定台架1、旋转臂2、X射线产生装置3、二维X射线检测装置4、第1旋转系统6、第2旋转系统5、椅子8、头枕装置9构成。固定台架1呈靠支柱1a支持的倒L形,在其端部具有第2旋转系统5以及第1旋转系统6。旋转臂2悬挂在固定台架1的端部。第1旋转系统6使旋转臂2保持悬挂状态,以固定台架1的端部的旋转轴6a为旋转中心使旋转臂2以规定速度旋转。第2旋转系统5以旋转轴5a为中心,可使第1旋转系统6整体以规定速度旋转。即第1旋转系统6与第2旋转系统5的位置关系为彼此平行但其旋转中心不同,旋转系统被分别收容在一个收容器之中。第2旋转系统5以及第1旋转系统6的详细情况将在后文中介绍。此处,举了第2旋转系统5和第1旋转系统6以及附属的旋转臂2等配置在被检体7的头部上方的例子,但也可以配置在被检体7的脚底方向上。这样一来,当被检体7为了对准X射线CT设备的摄影位置而坐到椅子上时,即可不再担心是否会撞上旋转臂2等旋转系统。X射线产生装置3是用来产生X射线的装置,设置在旋转臂2一侧的端部。X射线产生装置3配置了把从内部的X射线产生源3a射出的X射线3b集束为锥形束的集束装置3c。二维X射线检测装置4与X射线产生装置3相向配置,是用来二维检测透过被检体的X射线量的装置,设置在旋转臂a的另一侧的端部。也就是说,X射线产生装置3与二维X射线检测装置4借助于旋转臂2彼此相向配置。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X射线CT设备,具有:产生X射线的X射线产生装置、与该X射线产生装置相向配置,二维检测透过被检体的所述X射线量的X射线检测装置、为使所述被检体位于所述X射线产生装置以及所述X射线检测装置之间而保持所述X射线产生装置以及所述X射线检测装置的保持装置、沿所述被检体的周围旋转驱动所述保持装置的第1旋转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保持装置上,收容所述第1旋转驱动装置的收容装置、根据由所述X射线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X射线量,制作关于所述被检体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显示由该图像处理装置制作成的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为形成与所述第1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中心平行,其旋转中心不同的位置关系,而被所述收容装置收容,整体旋转驱动所述保持装置以及所述收容装置的第2旋转驱动装置、在第1摄影方式中驱动控制所述第1旋转驱动装置的同时,在第2摄影方式中单独驱动控制所述第1旋转驱动装置以及第2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野严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医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