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散热结构及激光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004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雷达散热结构及激光雷达,属于激光雷达技术领域,其中激光雷达散热结构包括通风通道,通风通道开设于电机安装模组上,通风通道的进风口朝向电机安装模组内侧的旋转棱镜模组,通风通道的出风口朝向电机安装模组外侧的主控电源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激光雷达散热结构,通风通道开设在旋转棱镜模组和主控电源模组之间的电机安装模组上,用于将主控电源模组外侧空间和电机安装模组内侧的空间连通;旋转棱镜模组在工作时借助电机旋转,流动的空气借助通风通道与主控电源模组周围的空气进行对流换热,将主控电源模组的热量散发至周围环境中,在不增加结构复杂程度和加工成本的情况下,达到快速、高效散热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雷达散热结构及激光雷达


[0001]本技术属于激光雷达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激光雷达散热结构及激光雷达。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方面应用的兴起,激光雷达需要处理的环境数据也越来越多,产生的热耗也越来越大。车载激光雷达主要包括主控电源模组、电机安装模组以及旋转棱镜模组三部分,在工作过程中旋转棱镜模组位于电机安装模组内,且借助电机驱动旋转,以发射和接收激光信号。由于车载激光雷达要求IP67甚至IP69的防护等级,主控电源模组上安装有发热器件,处于密闭的环境中,其采用“风扇”等主动散热的方式几乎不可能。
[0003]目前行业内常用的散热方案一般是,在热耗比较高的器件周围设置散热齿,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齿的结构上,通过增加散热齿的数量,增加散热面积,这样不仅压缩了线路板上布局器件的空间,也大大的增加了结构的体积和重量,而且这种热传导的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雷达散热结构及激光雷达,旨在提高激光雷达发热器件的散热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激光雷达散热结构,包括:
[0006]通风通道,开设于电机安装模组上,所述通风通道的进风口朝向所述电机安装模组内侧的旋转棱镜模组,所述通风通道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电机安装模组外侧的主控电源模组。
[0007]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通风通道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通风孔。
[0008]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多个所述通风孔水平间隔设置。
[0009]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通风孔为长条形,所述通风孔的过流截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电机安装模组的高度方向一致。
[0010]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通风孔的出风口朝向所述主控电源模组靠近所述电机安装模组一侧的发热器件,所述通风孔的过流截面的长度大于所述发热器件的纵向的长度。
[0011]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通风孔的过流截面垂直于所述旋转棱镜模组的转轴和所述发热器件的连线。
[0012]本技术提供的激光雷达散热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激光雷达散热结构,通风通道开设在旋转棱镜模组和主控电源模组之间的电机安装模组上,将主控电源模组外侧空间和电机安装模组内侧的空间连通;旋转棱镜模组安装在电机安装模组的内侧,旋转棱镜模组在工作时借助电机旋转,旋转时扰动周围的空气流动,流
动的空气借助通风通道与主控电源模组周围的空气进行对流换热,将主控电源模组的热量散发至周围环境中,在不增加结构复杂程度和加工成本的情况下,达到快速、高效散热的目的。
[00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激光雷达,包括主控电源模组、电机安装模组、旋转棱镜模组,以及上述的所述激光雷达散热结构。
[0014]本技术提供的激光雷达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包含了上述激光雷达散热结构,具有其所具有的所有的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在不增加结构复杂程度和加工成本的情况下,达到快速、高效散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安装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主控电源模组;2、发热器件;3、电机安装模组;4、旋转棱镜模组;5、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请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激光雷达散热结构进行说明。所述激光雷达散热结构,包括通风通道,通风通道开设于电机安装模组3上,通风通道的进风口朝向电机安装模组3内侧的旋转棱镜模组4,通风通道的出风口朝向电机安装模组3外侧的主控电源模组1。
[0021]本技术提供的激光雷达散热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通风通道开设在旋转棱镜模组4和主控电源模组1之间的电机安装模组3上,通风通道的一侧端口朝向电机安装模组3内侧的旋转棱镜模组4,另一侧的端口朝向电机安装模组3外侧的主控电源模组1,用于将主控电源模组1外侧空间和电机安装模组3内侧的空间连通;旋转棱镜模组4位于电机安装模组3的内侧空间,旋转棱镜模组4在工作时借助电机旋转,旋转时扰动周围的空气流动,流动的空气借助通风通道与主控电源模组1周围的空气进行对流换热,将主控电源模组1的热量散发至周围环境中,在不增加结构复杂程度和加工成本的情况下,达到快速、高效散热的目的。
[002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通风通道包括水平间隔设置的多个通风孔5。旋转棱镜模组4的旋转轴为纵向设置,旋转轴连接在电机安装模组3上的电机输出端连接;旋转棱镜模组4绕旋转轴水平旋转,其产生的空气流动方向以水平方向为主。通风孔5水平间隔设置,增加了通风通道的总的截流面积,提高了空气流动效率,同时保证了电机安装模
组3的强度不受影响。
[0023]具体地,通风孔5为长条形,通风孔5的过流截面的长度方向与电机安装模组3的高度方向一致。电机安装模组3纵向设置,电机设于电机安装模组3的上端,电机输出端连接电机安装模组3内部的旋转棱镜模组4,并驱动旋转棱镜模组4绕电机输出端水平转动;旋转棱镜模组4包括多个绕旋转轴转动的棱镜,其纵向安装在电机安装模组3内,其长度方向为纵向。长条形的通风孔5的过流截面的长度方向与电机安装模组3的高度方向一致,即通风孔5的过流截面的长度方向与旋转棱镜模组4的长度方向一致,以适应棱镜旋转扰动的空气流动,便于电机安装模组3内的空气和主控电源模组1一侧的空气流动,提高空气换热效率,减小空气的动能损耗。
[0024]具体地,所述通风孔5的出风口朝向所述主控电源模组1靠近所述电机安装模组3一侧的发热器件2,所述通风孔5的过流截面的长度大于所述发热器件2的纵向的长度。主控电源模组1上的发热器件2为主要热源,通风孔5的过流截面的长度大于发热器件2的纵向的长度,由多个通风孔5形成通风通道的过流截面整体覆盖发热器件2的外侧壁,提高换热效果。可选的,由多个通风孔5组成的通风通道的过流截面的宽度总值大于发热器件2的宽度。
[0025]具体地,通风孔5的过流截面垂直于所述旋转棱镜模组4的转轴和发热器件2的连线。旋转棱镜模组4扰动空气产生强迫对流,为提高进入发热器件2周围的风量,将通风孔5开设于电机安装模组3靠近发热器件2的一侧,且通风孔5倾斜开设,使通风孔5的过流截面垂直于旋转棱镜模组4和发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通道,开设于电机安装模组(3)上,所述通风通道的进风口朝向所述电机安装模组(3)内侧的旋转棱镜模组(4),所述通风通道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电机安装模组(3)外侧的主控电源模组(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通道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通风孔(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风孔(5)水平间隔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5)为长条形,所述通风孔(5)的过流截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电机安装模组(3)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进强林建东于休韩晨阳秦屹
申请(专利权)人:森思泰克河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