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设备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9361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设备及方法,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上位机和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上位机,用于生成测试序列,发送测试序列至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接收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返回的测试序列运行结果,根据测试序列运行结果生成测试报告;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用于运行测试序列生成安全气囊状态信号,将安全气囊状态信号发送至安全气囊电控系统,获取安全气囊电控系统生成的与安全气囊状态信号对应的安全气囊控制信号,通过安全气囊控制信号确定测试序列运行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设备对安全气囊电控系统进行测试能自动生成测试报告,提高安全气囊测试的效率和安全性。囊测试的效率和安全性。囊测试的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自动化技术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不仅对汽车的外形、功能、智能驾驶程度有要求,在发生事故时汽车对乘用者的安全保护也是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安全气囊是大多数汽车的标准配置,但是不同汽车的安全气囊对乘用者的保护程度是不一样的,消费者对安全气囊的保护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汽车在投放大规模生产之前对安全气囊电控系统的测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0003]目前安全气囊电控系统的测试大部分仍采用实车场地测试,由于实车测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场地的限制性较大,使得测试工作的效率低下,可重复性差,而且测试覆盖不全面,尤其是针对一些危险工况、极限天气、抑制条件测试和故障诊断的测试很难在实车测试中完全模拟。因此,如何设计合理的安全气囊电控系统虚拟仿真测试设备及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设备及方法,以对安全气囊系统进行仿真测试,解决依靠实车场地测试效率低下、危险性高、重复性差、覆盖面不全面和容易出错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的效率,同时提高了其安全性。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设备,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上位机和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
[0006]所述上位机,用于生成测试序列,发送所述测试序列至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接收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返回的测试序列运行结果,根据所述测试序列运行结果生成测试报告;
[0007]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用于运行所述测试序列生成安全气囊状态信号,将所述安全气囊状态信号发送至安全气囊电控系统,获取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生成的与所述安全气囊状态信号对应的安全气囊控制信号,通过所述安全气囊控制信号确定测试序列运行结果。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设备,包括:
[0009]上位机生成测试序列,发送所述测试序列至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接收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返回的测试序列运行结果,根据所述测试序列运行结果生成测试报告;
[0010]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运行所述测试序列生成安全气囊状态信号,将所述安全气囊状态信号发送至安全气囊电控系统,获取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生成的与所述
安全气囊状态信号对应的安全气囊控制信号,通过所述安全气囊控制信号确定测试序列运行结果。
[00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设备对安全气囊电控系统进行测试,能够自动生成测试报告、在不同交通环境等场景完成基本功能测试以及对系统进行故障测试,解决了依靠实车场地测试效率低下、危险性高、重复性差、覆盖面不全、容易出错等问题,提高了安全气囊测试的效率和安全性,在测量多种系统故障的同时也减少了测试的误差。
[0012]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设备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气囊电控系统虚拟仿真测试设备及方法的上位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设备及方法的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设备及方法的安全气囊模拟负载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车辆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车辆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设备,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安全气囊电控系统进行仿真测试的场景。示例性地,参考图1,图一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设备结构示意图,该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设备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上位机101和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102;上位机101与安全气囊系
统仿真平台102通过以太网连接;
[0022]其中,上位机101,用于生成测试序列,发送测试序列至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接收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返回的测试序列运行结果,根据测试序列运行结果生成测试报告。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测试序列是针对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进行测试时,获取与系统对应的测试案例库中的所有测试案例,将所有测试案例随机排列得到测试序列,然后采用测试序列对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进行测试。测试序列生成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服务器等硬件设备,或者为硬件设备上安装的软件;安全气囊是配置在车辆上的安全辅助装置,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安全气囊会瞬间弹出,起到缓冲的作用来保护乘用者的安全。当车辆上预先设置的碰撞传感器检测到撞击发生时,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会判断碰撞的程度来决策是否触发充气装置;安全气囊分为4通道和8通道,两种气囊的区别在于传感器的个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的是4通道,即包含四个碰撞传感器。也可以采用8通道的安全气囊,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虚拟仿真测试是利用车辆管理系统的HIL(hardware

in

the

loop,硬件回路)测试台架设备,通过虚拟控制器模型、IO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动画场景模型,模拟被控车辆及其行驶状态,接收真实的被测控制器,并且能够模拟所有状态信息反馈给真实的被测控制器,从而对被测控制器进行虚拟仿真测试。
[0024]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102,用于运行测试序列生成安全气囊状态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上位机和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所述上位机,用于生成测试序列,发送所述测试序列至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接收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返回的测试序列运行结果,根据所述测试序列运行结果生成测试报告;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用于运行所述测试序列生成安全气囊状态信号,将所述安全气囊状态信号发送至安全气囊电控系统,获取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生成的与所述安全气囊状态信号对应的安全气囊控制信号,通过所述安全气囊控制信号确定测试序列运行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包括测试管理模块和测试执行模块;所述测试管理模块,用于确定测试工况、测试流程和测试参数;所述测试执行模块,用于生成所述测试序列,并根据配置信息对所述测试工况、测试流程和测试参数进行更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包括故障注入模块;所述故障注入模块,用于发送故障信息给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以通过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在测试过程中模拟所述故障信息对应的故障信号,并发送故障信号给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仿真平台包括实时处理器、仿真板卡、故障注入板卡和气囊模拟负载电路;所述实时处理器与所述仿真板卡连接,用于运行所述测试序列生成仿真传感器信号,发送所述仿真传感器信号给所述仿真板卡;所述仿真板卡与所述故障注入板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仿真传感器信号模拟车辆碰撞场景中的安全气囊状态信号,向所述故障注入板卡发送所述安全气囊状态信号,其中,所述安全气囊状态信号包括加速度信号、压力信号、安全带卡扣信号和占位信号;所述故障注入板卡与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连接,用于将所述安全气囊状态信号发送至安全气囊电控系统,以通过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生成与所述安全气囊状态信号对应的安全气囊控制信号,以及,将所述安全气囊状态信号发送至所述气囊模拟负载电路;所述气囊模拟负载电路分别与所述故障注入板卡和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安全气囊状态信号模拟安全气囊的负载阻值,将所述负载阻值发送给所述安全气囊电控系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模拟负载电路包括第一故障注入板,第二故障注入板、切换开关和至少两个电阻;所述第一故障注入板和第二故障注入板连接在电源的两端,用于实现所述气囊模拟负载电路对地短路、对电源短路、对电源开路或接入电源;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至少两个电阻串联,用于选择接入所述气囊模拟负载电路的电阻。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注入板卡还与所述上位机中的故障注入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故障注入模型输出的故障信息,向所述安全气囊电控
系统输入故障信号,其中,所述故障信号包括供电异常信号、信号通信异常信号、传感器开路信号或负载阻值异常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处理器具体用于:通过设定车辆动力学模型获取车辆碰撞场景中车辆不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子秋高艳赵德银张东波张博贾慧忠齐国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