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8609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8
冲压成形方法是经过拉延成形步骤及修整成形步骤,而成形剖面为帽形状且包括顶面部、外角部、纵壁部、内角部及凸缘部的成形品。在拉延成形步骤中,成形包括与外角部对应的凸部81及与内角部对应的凹部83的中间成形品8。使凸部81及凹部83的曲率半径大于外角部及内角部,且使凸部81的剖面形状与外角部相比更沿着冲压方向F向顶面部侧鼓出。在修整成形步骤中,借由按压中间成形品8之中的比凸部81更靠内侧的位置及比凹部83更靠外侧的位置,来抑制材料从内侧向外流出及材料从外侧向内流入,同时,将凸部81沿着冲压方向F向凹部83侧按下,由此成形外角部及内角部。形外角部及内角部。形外角部及内角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冲压成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成形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经过拉延成形(draw forming)步骤及修整成形(restrike forming)步骤,而将工件成形为在剖视时为帽形状的成形品的冲压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汽车的电动化正在发展。大多数电动车辆是借由利用蓄电池供给的电力来驱动马达,从而进行行驶。蓄电池以收纳在箱状的蓄电池壳体中的状态,搭载在车身中。为了可以将尽可能多的蓄电池单体收容在蓄电池壳体中,蓄电池壳体的容积优选较大。
[0003]另外,蓄电池壳体中使用的剖面为帽形状的带底容器例如有时是利用拉延成形来成形。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一种冲压成形方法,所述方法借由使用压边圈,在抑制褶皱的产生的同时,利用拉延成形来成形剖面为帽形状的成形品。
[0004][先前技术文献][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248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8]但是,为了如上所述尽可能加大蓄电池壳体的容积,而要求尽可能减小壳体的外角和内角的在剖视时的曲率半径。然而,如果要利用拉延成形来成形这种形状的成形品,则材料的一部分会被冲头拖动,容易产生裂纹。
[0009]另外,为了防止裂纹的产生,也考虑经过两次拉延成形步骤来使外角和内角的曲率半径成为优选的大小,但如果这样,则有时会在凸缘部出现褶皱。在将成形品用作蓄电池壳体的情况下,凸缘部有时用作密封面,因此需要抑制在凸缘部产生褶皱。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成形方法,利用冲压成形来成形剖面为帽形状的成形品,其在抑制褶皱和裂纹的产生的同时可以减小外角和内角的曲率半径。
[0011][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2](1)本专利技术的冲压成形方法,经过拉延成形步骤(例如,后述的图2的S1)及修整成形步骤(例如,后述的图2的S2),而从工件(例如,后述的工件W)成形成形品(例如,后述的成形品9),所述成形品在剖视时为帽形状且包括与冲压方向(例如,后述的冲压方向F)正交的顶面部(例如,后述的顶面部90)、从该顶面部的缘部起沿着前述冲压方向延伸的纵壁部(例如,后述的纵壁部92)、从该纵壁部的缘部起与前述冲压方向正交的凸缘部(例如,后述的凸缘部94)、前述顶面部与前述纵壁部之间的外角部(例如,后述的外角部91)、及前述纵壁部与前述凸缘部之间的内角部(例如,后述的内角部93),所述冲压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前述拉延成形步骤中,从前述工件成形包括与前述外角部对应的凸部(例如,后述的凸部81)及与前述内角部对应的凹部(例如,后述的凹部83)的中间成形品(例如,后述的中间成形品
8),并且,使前述凸部及前述凹部的在剖视中的曲率半径大于前述外角部及前述内角部,且使前述凸部的剖面形状与前述外角部相比更沿着前述冲压方向向前述顶面部侧鼓出,在前述修整成形步骤中,借由按压前述中间成形品之中的比前述凸部更靠内侧的位置(例如,后述的第一中间平面部87)及比前述凹部更靠外侧的位置(例如,后述的中间凸缘部84的外周缘部),来抑制材料从前述内侧向外流出及材料从前述外侧向内流入,同时,将前述凸部沿着前述冲压方向向前述凹部侧按下,由此成形前述外角部及前述内角部。
[0013](2)此时优选的是,在前述修整成形步骤中,借由按压前述中间成形品之中的比前述凹部更靠外侧的外周缘部,在抑制材料从前述外侧向内流入的同时成形台阶状的弯折部(例如,后述的弯折部96),在前述成形品中,前述外角部之中的作为在沿着前述冲压方向的俯视中的弯曲的部分的弯曲外角部(例如,后述的第一弯曲外角部91a及第二弯曲外角部91b)的在前述俯视时的曲率半径大于前述弯折部之中的相对于前述弯曲外角部为圆周方向外侧的部分的在前述俯视时的曲率半径。
[0014](3)此时优选的是,在前述修整成形步骤中,借由利用垫模(例如,后述的垫模42)按压前述中间成形品之中的比前述凸部更靠内侧的第一中间平面部(例如,后述的第一中间平面部87),在前述成形品的前述顶面部成形第一平面部(例如,后述的第一平面部97),在前述成形品中,在前述顶面部之中的前述第一平面部与比该第一平面部更靠外侧的第二平面部(例如,后述的第二平面部98)之间,以与前述第一平面部相比,前述第二平面部沿着前述冲压方向更靠前述凸缘部侧的方式,形成阶差部(例如,后述的阶差部95)。
[0015](4)此时优选的是,前述工件为铝或者铝合金的板材。
[0016](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7](1)在本专利技术的冲压成形方法中,经过拉延成形步骤及修整成形步骤,而成形在剖视时为帽形状且包括顶面部、外角部、纵壁部、内角部及凸缘部的成形品。此处,在拉延成形步骤中,从工件成形包括与成形品中的外角部对应的凸部及与内角部对应的凹部的中间成形品。另外,在拉延成形步骤中,使这些凸部及凹部的在剖视中的曲率半径分别大于成形品中的外角部及内角部,进而使凸部的剖面形状与外角部相比更沿着冲压方向向顶面部侧鼓出。由此,抑制在成为外角部及内角部的凸部及凹部中出现裂纹,同时,可以确保为了在之后的修整成形步骤中的成形外角部及内角部所需的材料。另外,在修整成形步骤中,借由按压中间成形品之中的比凸部更靠内侧的位置及比凹部靠外侧的位置,来抑制材料从比凸部更靠内侧的位置向外流出及材料从比凹部更靠外侧的位置向内流入,同时,将凸部沿着冲压方向向凹部侧按下,由此成形外角部及内角部。由此,可以一边使拉延成形步骤中成形的凸部的材料向纵壁部移动,一边使该纵壁部沿着冲压方向向内角部侧延伸,所以,可以在抑制顶面部、外角部、纵壁部、内角部及凸缘部产生褶皱和裂纹的同时,成形曲率半径较小的外角部及内角部。
[0018](2)在修整成形步骤中,借由按压中间成形品之中的比凹部更靠外侧的外周缘部,在抑制材料从外周缘部向内流入的同时成形台阶状的弯折部。另外,在经过修整成形步骤而获得的成形品中,外角部之中的作为在俯视中的弯曲的部分的弯曲外角部的曲率半径大于弯折部之中的相对于弯曲外角部为圆周方向外侧的部分的曲率半径。由此,可以抑制成形品的凸缘部之中的比弯折部更靠内侧的部分产生褶皱,所以在将成形品用作蓄电池壳体的情况下,可以将凸缘部用作密封面。
[0019](3)在修整成形步骤中,借由利用垫模按压中间成形品之中的比凸部更靠内侧的第一中间平面部,在成形品的顶面部成形第一平面部。另外,在经过修整成形步骤而获得的成形品中,在顶面部之中的第一平面部与比该第一平面部更靠外侧的第二平面部之间,以与第一平面部相比,第二平面部沿着冲压方向更靠凸缘部侧的方式,形成阶差部。借由形成这种阶差部,可以淡化在修整成形步骤中将凸部沿着冲压方向向凸缘部侧按下时可能产生的第一平面部与外角部之间的褶皱。
[0020](4)一般而言,如果利用深拉成形来对铝或铝合金的板材进行成形,则容易因局部伸展而产生裂纹。与此相对,在本专利技术中,借由经过如上所述的拉延成形步骤及修整成形步骤来从铝或铝合金的工件成形成形品,可以在抑制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冲压成形方法,经过拉延成形步骤及修整成形步骤,而从工件成形成形品,所述成形品在剖视时为帽形状且包括与冲压方向正交的顶面部、从该顶面部的缘部起沿着前述冲压方向延伸的纵壁部、从该纵壁部的缘部起与前述冲压方向正交的凸缘部、前述顶面部与前述纵壁部之间的外角部、及前述纵壁部与前述凸缘部之间的内角部,所述冲压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前述拉延成形步骤中,从前述工件成形包括与前述外角部对应的凸部及与前述内角部对应的凹部的中间成形品,并且,使前述凸部及前述凹部的在剖视中的曲率半径大于前述外角部及前述内角部,且使前述凸部的剖面形状与前述外角部相比更沿着前述冲压方向向前述顶面部侧鼓出,在前述修整成形步骤中,借由按压前述中间成形品之中的比前述凸部更靠内侧的位置及比前述凹部更靠外侧的位置,来抑制材料从前述内侧向外流出及材料从前述外侧向内流入,同时,将前述凸部沿着前述冲压方向向前述凹部侧按下,由此成形前述外角部及前述内角部。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泽香里奥角昌平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