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构件、构造构件制造方法及构造构件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854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9:53
该构造构件(W1)使用构造构件制造装置来制造,该构造构件制造装置具备:第1夹压部(10),具有相互相对配置且能够开闭的第1下夹压构件(11)及第2上夹压构件(12);第2夹压部(20),具有与第1下夹压构件(11)及第2上夹压构件(12)对应地相互相对配置且能够开闭的第3下夹压构件(21)及第4上夹压构件(22);以及夹压部驱动单元,其能够使第1夹压部(10)及第2夹压部(20)彼此以使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位置对应的方式相对分离。即,构造构件(W1)通过利用所述夹压部驱动单元使第1夹压部(10)与第2夹压部(20)相对分离的构造构件制造方法来制造。部(20)相对分离的构造构件制造方法来制造。部(20)相对分离的构造构件制造方法来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构造构件、构造构件制造方法及构造构件制造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成形金属材料板而形成的具有倾斜部的构造构件、用于制造该构造构件的构造构件制造方法及构造构件制造装置。本申请基于在2019年9月25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9-174595号来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例如,如汽车用部件或家电产品那样,广泛使用包含倾斜部的具有复杂形状的构造构件。
[0003]在对这样的构造构件进行冷拉深成形的情况下,存在在倾斜部的边缘部等容易产生褶皱这样的问题。因此,公开了用于抑制褶皱的产生的各种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不容易将具有倾斜部的构造构件以不产生褶皱的方式成形,例如,在倾斜部的倾斜角度根据部位而变化的情况下,更加难以抑制褶皱的产生。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145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而且,近年来,对于具有倾斜部的许多构造构件要求高强度化。但是,例如,在使用抗拉强度为980MPa以上的超高张力钢通过进行冷塑性加工来进行成形时,存在除了褶皱之外还容易产生裂纹这样的问题。
[0009]因此,寻求一种用于抑制褶皱的产生并高效地制造具有倾斜部的构造构件的技术。而且,寻求一种制造具有倾斜角度根据部位而变化的倾斜部的构造构件、例如也能够应用于抗拉强度为780MPa以上的超高张力钢的、通过进行冷塑性加工而制造具有倾斜角度根据部位而变化的倾斜部的构造构件的技术。
[0010]本专利技术是考虑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高强度且能够抑制倾斜部处的褶皱产生的构造构件、和能够通过高效且稳定地进行冷塑性加工来制造该构造构件的构造构件制造方法及构造构件制造装置。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等对用于成形金属材料板并通过进行冷塑性加工来制造具备第1区域和与该第1区域相连的倾斜部的构造构件的技术进行了锐意研究。其结果,发现了如下方法:利用第1约束部对金属材料板中的、与第1区域对应的部位进行约束,并且利用第2约束部对与倾斜部对应的部位进行约束,然后,使上述第1约束部及第2约束部沿着与金属材料板的板面交叉的方向相对地分离,由此将金属材料板局部地拉伸而形成倾斜部。根据该方法,能够抑制褶皱的产生并且高效且稳定地制造构造构件。
[0013]即,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方案。
[0014](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的构造构件由金属材料板构成,并具备:第1区域,所述第1区域相对于相互正交的第1方向、第2方向及第3方向中的所述第3方向交叉地延伸;第1棱线,所述第1棱线与所述第1区域连接并在所述第2方向上延伸;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经由所述第1棱线与所述第1区域在所述第1方向上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第1区域倾斜;第2棱线,所述第2棱线形成于所述倾斜部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与所述第1区域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并沿着所述第2方向延伸;以及第2区域,所述第2区域经由所述第2棱线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第3方向交叉地延伸,在所述倾斜部中,由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3方向定义的第1平面内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根据所述第2方向的位置而变化,并且,由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定义的第2平面内的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根据所述第2方向的位置而变化,所述倾斜部具备:一对第2倾斜部,所述一对第2倾斜部位于所述第2方向上的两方的端部侧;一对第3倾斜部,所述一对第3倾斜部与所述一对第2倾斜部分别连接;以及第1倾斜部,所述第1倾斜部与所述一对第3倾斜部的双方连接,所述一对第3倾斜部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处于所述第1倾斜部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与所述一对第2倾斜部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之间的范围,所述第1棱线是其中央部向所述第1区域的方向突出的凸形状,所述第2棱线是其中央部向与所述第2区域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凸形状,其中,
[0015]形成有在所述第1倾斜部侧、板厚成为最大的最大板厚区域部和形成于比所述最大板厚区域部靠所述第2倾斜部侧的位置且板厚成为最小的最小板厚区域部,通过下述的(式1)求出的、所述最小板厚区域部相对于所述最大板厚区域部的板厚比率A满足下述的(式2)。
[0016]所述板厚比率A=([所述最大板厚区域部的最大板厚(mm)]-[所述最小板厚区域部的最小板厚(mm)])
÷
[所述最大板厚区域部的最大板厚(mm)]···
(式1)
[0017]0.08≤A≤0.26
···
(式2)
[0018](2)在上述(1)所述的构造构件中,也可以是,所述构造构件由抗拉强度为780MPa以上的钢板构成。
[0019](3)在上述(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构造构件中,也可以是,板厚为0.8mm以上且2.3mm以下。
[0020](4)在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构造构件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倾斜部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与所述一对第2倾斜部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之差为8.0
°
以上。
[0021](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的构造构件制造方法是制造如下构造构件的方法,所述构造构件由金属材料板构成,并具备:第1区域,所述第1区域相对于相互正交的第1方向、第2方向及第3方向中的所述第3方向交叉地延伸;第1棱线,所述第1棱线与所述第1区域连接并在所述第2方向上延伸;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经由所述第1棱线与所述第1区域在所述第1方向上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第1区域倾斜;第2棱线,所述第2棱线形成于所述倾斜部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与所述第1区域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并沿着所述第2方向延伸;以及第2区域,所述第2区域经由所述第2棱线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第3方向交叉地延伸,在所述倾斜部中,由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3方向定义的第1平面内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根据所述第2方向的位置而变化,并且,由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定义的第2平面内的与所述第1方向
交叉的交叉角度根据所述第2方向的位置而变化,所述倾斜部具备:一对第2倾斜部,所述一对第2倾斜部位于所述第2方向上的两方的端部侧;一对第3倾斜部,所述一对第3倾斜部与所述一对第2倾斜部分别连接;以及第1倾斜部,所述第1倾斜部与所述一对第3倾斜部的双方连接,所述一对第3倾斜部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处于所述第1倾斜部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与所述一对第2倾斜部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之间的范围,所述第1棱线是其中央部向所述第1区域的方向突出的凸形状,所述第2棱线是其中央部向与所述第2区域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凸形状,所述构造构件制造方法具有:第1工序,在所述第1工序中利用第1约束部对第1区域进行约束;第2工序,在所述第2工序中利用第2约束部对第2区域进行约束;以及第3工序,在所述第3工序中通过使所述第1约束部及所述第2约束部彼此沿着所述第1倾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构造构件,所述构造构件由金属材料板构成,并具备:第1区域,所述第1区域相对于相互正交的第1方向、第2方向及第3方向中的所述第3方向交叉地延伸;第1棱线,所述第1棱线与所述第1区域连接并在所述第2方向上延伸;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经由所述第1棱线与所述第1区域在所述第1方向上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第1区域倾斜;第2棱线,所述第2棱线形成于所述倾斜部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与所述第1区域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并沿着所述第2方向延伸;以及第2区域,所述第2区域经由所述第2棱线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第3方向交叉地延伸,在所述倾斜部中,由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3方向定义的第1平面内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根据所述第2方向的位置而变化,并且,由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定义的第2平面内的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根据所述第2方向的位置而变化,所述倾斜部具备:一对第2倾斜部,所述一对第2倾斜部位于所述第2方向上的两方的端部侧;一对第3倾斜部,所述一对第3倾斜部与所述一对第2倾斜部分别连接;以及第1倾斜部,所述第1倾斜部与所述一对第3倾斜部的双方连接,所述一对第3倾斜部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处于所述第1倾斜部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与所述一对第2倾斜部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之间的范围,所述第1棱线是其中央部向所述第1区域的方向突出的凸形状,所述第2棱线是其中央部向与所述第2区域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凸形状,所述构造构件的特征在于,形成有在所述第1倾斜部侧、板厚成为最大的最大板厚区域部和形成于比所述最大板厚区域部靠所述第2倾斜部侧的位置且板厚成为最小的最小板厚区域部,通过下述的(式1)求出的、所述最小板厚区域部相对于所述最大板厚区域部的板厚比率A满足下述的(式2),所述板厚比率A=([所述最大板厚区域部的最大板厚(mm)]-[所述最小板厚区域部的最小板厚(mm)])
÷
[所述最大板厚区域部的最大板厚(mm)]
···
(式1)0.08≤A≤0.26
···
(式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构件由抗拉强度为780MPa以上的钢板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构造构件,其特征在于,板厚为0.8mm以上且2.3m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构造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倾斜部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与所述一对第2倾斜部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之差为8.0
°
以上。5.一种构造构件制造方法,所述构造构件由金属材料板构成,并具备:第1区域,所述第1区域相对于相互正交的第1方向、第2方向及第3方向中的所述第3方
向交叉地延伸;第1棱线,所述第1棱线与所述第1区域连接并在所述第2方向上延伸;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经由所述第1棱线与所述第1区域在所述第1方向上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第1区域倾斜;第2棱线,所述第2棱线形成于所述倾斜部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与所述第1区域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并沿着所述第2方向延伸;以及第2区域,所述第2区域经由所述第2棱线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第3方向交叉地延伸,在所述倾斜部中,由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3方向定义的第1平面内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根据所述第2方向的位置而变化,并且,由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定义的第2平面内的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根据所述第2方向的位置而变化,所述倾斜部具备:一对第2倾斜部,所述一对第2倾斜部位于所述第2方向上的两方的端部侧;一对第3倾斜部,所述一对第3倾斜部与所述一对第2倾斜部分别连接;以及第1倾斜部,所述第1倾斜部与所述一对第3倾斜部的双方连接,所述一对第3倾斜部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处于所述第1倾斜部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与所述一对第2倾斜部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之间的范围,所述第1棱线是其中央部向所述第1区域的方向突出的凸形状,所述第2棱线是其中央部向与所述第2区域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凸形状,所述构造构件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第1工序,在所述第1工序中利用第1约束部对第1区域进行约束;第2工序,在所述第2工序中利用第2约束部对第2区域进行约束;以及第3工序,在所述第3工序中通过使所述第1约束部及所述第2约束部彼此沿着所述第1倾斜部的与所述第3方向交叉的交叉角度和所述一对第2倾斜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神聪田中康治佐藤浩一米村繁吉田亨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