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分离器用的文丘里结构及油气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09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器用的文丘里结构及油气分离器,文丘里结构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第四管体、第五管体、进口、出口、第二管体沿着第一管体至第三管体的方向径向减小,第四管体沿着第三管体至第五管体的方向径向扩大,文丘里结构还包括开设于第一管体侧部的抽吸口、可转动的设于第一管体中的叶轮,叶轮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管体的轴向相垂直;叶轮包括轮毂、多个绕着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于轮毂上的叶片,叶片包括靠近轮毂的叶根部、远离轮毂的叶顶部,叶根部和叶顶部分别弯曲设置且两者的弯曲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文丘里结构,通过设置叶轮,并将叶根部和叶顶部均设置为弯曲状,提高了文丘里结构的抽吸能力。抽吸能力。抽吸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分离器用的文丘里结构及油气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用的文丘里结构及油气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尤其是在发动机增压状态下,部分可燃混合气体和燃烧后的废气会窜入到发动机曲轴箱内,造成曲轴箱内压力增大,影响曲轴油封的密封效果。因此为保证曲轴油封的密封效果,需要在曲轴箱内保持适当的负压。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引入外部机构对曲轴箱进行抽吸,或者是引入文丘里结构,通过涡轮增压的快速气体在文丘里结构上方形成真空去抽吸曲轴箱的气体,实现负压。然而,引入外部机构,会增加了设备的整体能耗,而文丘里结构,又存在抽吸压力不足,气体流速慢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用的文丘里结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油气分离器用的文丘里结构,其包括:依次同轴连通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第四管体和第五管体,形成于所述第一管体远离所述第二管体一端的进口,形成于所述第五管体远离所述第四管体一端的出口,所述第二管体沿着所述第一管体至所述第三管体的方向径向减小,所述第四管体沿着所述第三管体至所述第五管体的方向径向扩大,
[0007]所述文丘里结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管体侧部的抽吸口、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一管体中的叶轮,所述叶轮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管体的轴向相垂直;
[0008]所述叶轮包括轮毂、多个绕着所述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轮毂上的叶片,所述叶片包括靠近所述轮毂的叶根部、远离所述轮毂的叶顶部,所述叶根部和所述叶顶部分别弯曲设置且两者的弯曲方向相反。
[0009]优选地,所述叶根部与所述叶顶部一体成型设置,其中,所述叶根部的弯曲方向与所述叶轮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叶顶部的弯曲方向与所述叶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0010]优选地,所述文丘里结构还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管体侧部的抽吸通道,所述抽吸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管体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抽吸口开设于所述抽吸通道端部。
[0011]优选地,所述叶轮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管体的管径,所述第一管体远离所述抽吸口的一侧部向外凸起形成轮腔,所述叶轮部分容置于所述轮腔中。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管体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五管体的管径。
[0013]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
[001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5]一种油气分离器,用于对曲轴箱内的窜气进行油气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气体输入进气歧管,其包括靠近所述曲轴箱设置的分离单元、靠近所述进气歧管设置且与所述分离单元相连通的输气单元,所述输气单元包括:第一输气室,开设于所述第一输气室上的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用于输入涡轮增压气体,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出气口分别与所述分离单元和所述进气歧管相连通,所述油气分离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输气室内的如上所述的文丘里结构,其中所述进口朝向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抽吸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通。
[0016]优选地,所述输气单元还包括第二输气室、开设于所述第二输气室上的第三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分别与所述分离单元和所述进气歧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输气室和所述第二输气室通过所述第二进气口相互连通,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分离室,所述油气分离器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分离室上的呼吸口、内接于所述呼吸口中的可形变的固定架、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的呼吸膜,所述第三进气口朝向所述呼吸膜设置,所述呼吸膜能够配合的遮挡于所述第三进气口上或脱离所述第三进气口。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输气室一端穿入所述分离室形成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包括相互连通且互成角度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输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道朝向所述呼吸膜设置,所述油气分离器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外周侧部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呼吸膜和所述第一通道的外壁相抵接。
[00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油气分离器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呼吸口上的呼吸盖、开设于所述呼吸盖上的补气口,所述固定架和所述呼吸盖之间形成第三内腔,所述补气口与所述第三内腔相连通。
[0019]优选地,所述油气分离器还包括与所述分离室相连通的进气室、开设于所述进气室上的第一油气进口、多个分别设于所述进气室内相对的两侧壁上的折流板、与所述进气室相连通的第一回油阀,所述第一油气进口与所述曲轴箱相连通,所述的多个折流板沿着所述第一油气进口至所述第一回油阀的方向交错排布。
[002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1](1)通过叶轮的设置,当涡轮增压气体高速流过叶轮时,叶轮对气体做功,能够增大文丘里结构的上方空气的流速,同时提高文丘里结构下侧气体的压力,实现增压抽吸,提高了文丘里结构的抽吸能力;
[0022](2)通过将叶根部设置为弯曲状,能够将吹向叶轮的涡轮增压气体相对聚拢,使气体不会分散到其他方向,保证增压叶轮能够高速旋转;
[0023](3)通过将叶顶部设置为弯曲状,不仅能够使抽吸口吸入的气体更加快速的流动,而且防止了气体回流;
[0024](4)通过设置带叶轮的文丘里结构,不仅克服了引入外部机构而导致的整体能耗增加的问题,而且克服了文丘里结构抽吸压力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5]附图1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的文丘里结构的示意图;
[0026]附图2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的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第一管体;2、第二管体;3、第三管体;4、第四管体;5、第五管体;6、进口;7、出口;8、抽吸口;9、叶轮;9a、轮毂;9b、叶片;9b1、叶根部;9b2、叶顶部;10、抽吸通道;11、轮腔;12、第一输气室;12a、第一内腔;12b、第二内腔;13、第一进气口;14、第二进气口;15、第一出气口;16、第二输气室;17、第三进气口;18、第二出气口;19、分离室;20、呼吸口;21、固定架;22、呼吸膜;23、进气通道;23a、第一通道;23b、第二通道;24、复位弹簧;25、呼吸盖;26、补气口;27、第三内腔;28、进气室;29、第一油气进口;30、折流板;31、第一回油阀;32、第三输气室;33、第四进气口;34、第三出气口;35、隔板;35a、连通口;36、承载板;37、第二油气进口;38、分离组件;38a、安装架;38b、分离膜;38c、撑杆;39、第二回油阀;40、第一单向阀;41、第二单向阀;
[0028]S、文丘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0030]本技术涉及对油气分离器的改进,具体涉及对油气分离器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分离器用的文丘里结构,其包括:依次同轴连通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第四管体和第五管体,形成于所述第一管体远离所述第二管体一端的进口,形成于所述第五管体远离所述第四管体一端的出口,所述第二管体沿着所述第一管体至所述第三管体的方向径向减小,所述第四管体沿着所述第三管体至所述第五管体的方向径向扩大,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结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管体侧部的抽吸口、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一管体中的叶轮,所述叶轮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管体的轴向相垂直;所述叶轮包括轮毂、多个绕着所述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轮毂上的叶片,所述叶片包括靠近所述轮毂的叶根部、远离所述轮毂的叶顶部,所述叶根部和所述叶顶部分别弯曲设置且两者的弯曲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分离器用的文丘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根部与所述叶顶部一体成型设置,其中,所述叶根部的弯曲方向与所述叶轮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叶顶部的弯曲方向与所述叶轮的转动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分离器用的文丘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结构还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管体侧部的抽吸通道,所述抽吸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管体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抽吸口开设于所述抽吸通道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分离器用的文丘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管体的管径,所述第一管体远离所述抽吸口的一侧部向外凸起形成轮腔,所述叶轮部分容置于所述轮腔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分离器用的文丘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五管体的管径。6.一种油气分离器,用于对曲轴箱内的窜气进行油气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气体输入进气歧管,其包括靠近所述曲轴箱设置的分离单元、靠近所述进气歧管设置且与所述分离单元相连通的输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单元包括:第一输气室,开设于所述第一输气室上的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用于输入涡轮增压气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炳赞江李杨施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认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