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箱通风系统、车辆及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426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车辆及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增压器,增压器具有增压前管路和增压后管路,增压前管路与空气滤清器连通;进气歧管,进气歧管的第一端与增压后管路连通,进气歧管的第二端与发动机连通;曲轴箱,曲轴箱具有进气管,进气管与进气歧管连通;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器的进口端与曲轴箱连通,油气分离器的排气口设置有排气管路,排气管路与增压前管路连通。将方案应用于氢气发动机,油气分离器可将曲轴箱内的氢气抽出并输送至增压前管路,同时,曲轴箱的进气管与进气歧管连通,可以向曲轴箱内输入新鲜空气以降低曲轴箱内氢气浓度,确保氢气发动机安全运行。确保氢气发动机安全运行。确保氢气发动机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曲轴箱通风系统、车辆及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设计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车辆及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氢气作为一种清洁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氢气作为汽车燃料,在满足愈发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要求的同时,也给发动机带来了新的挑战。
[0003]由于活塞环并不能完全密封,活塞窜气中的氢气不可避免的进入曲轴箱中。如果氢气累积到一定浓度以上,就很有可能起火燃烧,氢气的可燃浓度范围非常大,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4.0%~75.6%之间时,遇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0004]目前,氢气发动机大多沿用汽油机曲轴箱通风系统,无法保证曲轴箱中的氢气一直低于一定浓度以下,因此无法保证氢气发动机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车辆及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保证氢气发动机的安全运行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增压器,增压器具有增压前管路和增压后管路,增压前管路与空气滤清器连通;进气歧管,进气歧管的第一端与增压后管路连通,进气歧管的第二端与发动机连通;曲轴箱,曲轴箱具有进气管,进气管与进气歧管连通;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器的进口端与曲轴箱连通,油气分离器的排气口设置有排气管路,排气管路与增压前管路连通。
[0007]进一步地,曲轴箱通风系统还包括:电磁阀,电磁阀设置于进气管上,电磁阀用于打开和关闭进气管。
[0008]进一步地,曲轴箱通风系统还包括:旁通管路,旁通管路的一端与曲轴箱连接,旁通管路的另一端与增压前管路连接,旁通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
[0009]进一步地,曲轴箱通风系统还包括:氢气浓度传感器,氢气浓度传感器设置于曲轴箱上,氢气浓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曲轴箱内的氢气浓度。
[0010]进一步地,曲轴箱通风系统还包括:进气传感器,进气传感器为至少一个,进气传感器设置于进气歧管上,进气传感器用于检测进气歧管内的气体压力。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具有曲轴箱通风系统,曲轴箱通风系统为上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启动发动机;获取曲轴箱内的氢气浓度,判断曲轴箱内的氢气浓度是否大于预设浓度,当氢气浓度不大于预设浓度时,控制油气分离器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其中,油气分离器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油气分离器具有第一转速n1,其中,2800rpm≤n1≤3200rpm。
[0013]进一步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曲轴箱内的氢气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判断进气歧管的压力值是否大于预设压力值,当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值时,开启电磁阀,控制油气分离器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继续检测曲轴箱内的氢气浓度,当氢气浓度不大于预设浓度时,关闭电磁阀,当氢气浓度再次大于预设浓度时,触发自动报警装置。
[0014]进一步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曲轴箱内的氢气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且压力值不大于预设压力值时,控制油气分离器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其中,油气分离器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油气分离器具有第二转速n2,其中,4300rpm≤n2≤4700rpm。
[0015]进一步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氢气浓度不大于预设浓度时,控制油气分离器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当氢气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触发自动报警装置。
[0016]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油气分离器将曲轴箱内的多余气体抽出并输送至增压前管路,将方案应用于氢气发动机时,当曲轴箱内氢气浓度过高,可以将曲轴箱内的氢气抽出并与进入增压器的空气混合后再传输至发动机,降低曲轴箱内氢气浓度的同时,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同时,曲轴箱的进气管与进气歧管连通,当曲轴箱内氢气浓度过高时,还可以向曲轴箱内输入新鲜空气以降低曲轴箱内氢气浓度。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002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1]1、空气滤清器;
[0022]2、增压器;21、增压前管路;22、增压后管路;
[0023]3、进气歧管;31、进气传感器;
[0024]4、曲轴箱;41、进气管;42、氢气浓度传感器;
[0025]5、油气分离器;51、排气管路;
[0026]6、电磁阀;
[0027]7、旁通管路;
[0028]8、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0]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1]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
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32]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0033]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
[0034]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1、增压器2、进气歧管3、曲轴箱4和油气分离器5,增压器2具有增压前管路21和增压后管路22,增压前管路21与空气滤清器1连通,进气歧管3的第一端与增压后管路22连通,进气歧管3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滤清器(1);增压器(2),所述增压器(2)具有增压前管路(21)和增压后管路(22),所述增压前管路(21)与所述空气滤清器(1)连通;进气歧管(3),所述进气歧管(3)的第一端与所述增压后管路(22)连通,所述进气歧管(3)的第二端与发动机连通;曲轴箱(4),所述曲轴箱(4)具有进气管(41),所述进气管(41)与所述进气歧管(3)连通;油气分离器(5),所述油气分离器(5)的进口端与所述曲轴箱(4)连通,所述油气分离器(5)的排气口设置有排气管路(51),所述排气管路(51)与所述增压前管路(2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通风系统还包括:电磁阀(6),所述电磁阀(6)设置于所述进气管(41)上,所述电磁阀(6)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进气管(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通风系统还包括:旁通管路(7),所述旁通管路(7)的一端与所述曲轴箱(4)连接,所述旁通管路(7)的另一端与所述增压前管路(21)连接,所述旁通管路(7)上设置有单向阀(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通风系统还包括:氢气浓度传感器(42),所述氢气浓度传感器(42)设置于所述曲轴箱(4)上,所述氢气浓度传感器(42)用于实时检测所述曲轴箱(4)内的氢气浓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通风系统还包括:进气传感器(31),所述进气传感器(31)为至少一个,所述进气传感器(31)设置于所述进气歧管(3)上,所述进气传感器(31)用于检测所述进气歧管(3)内的气体压力。6.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通风系统为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宇刘正勇张蒙李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