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式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814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闭式呼吸器,包括呼吸器本体,呼吸器本体通过呼吸进管与油底壳连通,呼吸器本体通过呼吸出管与进气管连通,靠近呼吸器的出气端上设有自呼吸器本体到呼吸出管延伸且内径逐渐减小的排气段,排气段内对应设有可控制排气段与呼吸出管连通的限压球,进气管还通过平衡管连通到呼吸出管,延伸至呼吸出管的平衡管内端设有压力平衡口,压力平衡口处设有可启闭的阀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因为呼吸器问题导致的油底壳内部压力高导致发动机无法临时、短时间工作的问题,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呼吸器会有润滑油进入发动机进气管的问题,避免了润滑油因呼吸器送入发动机损坏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闭式呼吸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闭式呼吸器。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的发动机在工作时,压缩气缸内的气体通过活塞、活塞环与缸套之间的间隙泄露到发动机的曲轴箱内,导致曲轴箱的压力增加,漏入的气体与曲轴箱内的机油蒸发的油气混合之后溢出曲轴箱,为了减少混合气对大气的污染,需要对混合气进行分离,把油气进行分离,然后分离除油后的气体导流进入发动机进气管路,随着空气通过增压器压缩后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呼吸器的作用就是把从发动机油底壳出来的油气混合气进行分离,使得油分离出后回流到油底壳,分离出的干净气体通过气管流向发动机进气管。为了保证呼吸器出气端出气顺畅,呼吸器的出口一般连接到进气管的入口喇叭口位置,进气管的喇叭口具有一定的负压,从而保证呼吸器出气顺畅。进气管入口喇叭口的负压的大小决定于发动机进气量的多少,与发动机进气管的流速成正比,也就是发动机转速高,负荷高时,发动机进气量大,进气管流速高,该喇叭口位置负压大。但是由于呼气器本身在油气分离时会导致一定的回油会暂时聚集在油气分离器的出口端,当发动机突然加速时,喇叭口压力会突然变化,有时会导致聚集的一些机油会被吸入到发动机进气口,从而进入到发动机内部,由此会造成发动机突然加速,不受控制,严重的导致发动机不可修复性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闭式呼吸器,解决了因为呼吸器问题导致的油底壳内部压力高导致发动机无法临时、短时间工作的问题,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呼吸器会有润滑油进入发动机进气管的问题,避免了润滑油因呼吸器送入发动机损坏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呼吸器本体,所述呼吸器本体通过呼吸进管与油底壳连通,所述呼吸器本体通过呼吸出管与进气管连通,其结构特点是靠近所述呼吸器的出气端上设有自呼吸器本体到呼吸出管延伸且内径逐渐减小的排气段,所述排气段内对应设有可控制排气段与呼吸出管连通的限压球,所述进气管还通过平衡管连通到呼吸出管,延伸至所述呼吸出管的平衡管内端设有压力平衡口,所述压力平衡口处设有可启闭的阀片。
[0005]采用上述结构后,当发动机突然加速,发动机进气量增加时,导致发动机进气管喇叭口处负压增加,如果此时呼吸器内有聚集性的油液时,会在突然性的负压作用下,油液流向呼吸器出口,此时油液(气压差)会推动排气段的限压球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排气段处于封闭状态,油液无法从呼吸器处送出,阻止进入发动机进气管中;与此同时,在发动机进气管喇叭口突然增加的负压作用下,压力平衡口处的阀片会打开,进气管内的空气进入呼吸器的呼吸出管,平衡掉突然增加的负压,排气段的限压球在重力作用下落下,内部油液在重力作用下回流油底壳,解决了因为呼吸器问题导致的油底壳内部压力高导致发动机无法临
时、短时间工作的问题,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呼吸器会有润滑油进入发动机进气管的问题,避免了润滑油因呼吸器送入发动机损坏的问题。
[0006]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空气滤清器,平衡管的进气端与空气滤清器的一侧连通。
[0007]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阀片的外径大于所述压力平衡口的内径,所述平衡管的端部上设有对称设置的安装座,安装座之间设有铰轴,所述阀片的上部设有铰接在所述铰轴上的安装套。
[0008]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呼吸进管中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呼吸器本体中设有高速电磁阀,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高速电磁阀均连接到ECU控制器,ECU控制器还连接有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0009]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压球为空心球体。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管夹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图2的阀片和平衡管连接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3的A

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压力传感器,2

呼吸器本体,3

高速电磁阀,4

限压球,5

压力平衡口,6

阀片,7

进气管,8

油底壳,9

ECU控制器,10

发动机转速传感器,11

呼吸进管,12

呼吸出管,13

排气段,14

平衡管,15

空气滤清器,16

增压器,17

油门踏板,18

安装座,19

铰轴,20

安装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对本技术的设计思想和基于设计思想而做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有一个更加清楚的理解,在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前有必要对现有的呼吸器进行简单的介绍。参照图1所示,现有呼吸器包括呼吸器本体2,呼吸器本体2通过呼吸进管11与油底壳8连通,呼吸器本体2通过呼吸出管12与进气管7连通,进气管7上设有增压器16,呼吸器对从发动机油底壳8出来的油气混合气进行分离,使得分离出的油回流到油底壳8,分离出的气体通过呼吸出管12送入发动机进气管7。为了保证呼吸器出气端出气顺畅,呼吸出管12的出口一般连接到进气管7的入口喇叭口位置,此位置有一定的负压,从而保证呼吸器出气顺畅。进气管7入口喇叭口的负压的大小决定于发动机进气量的多少,与发动机进气管7的流速成正比,发动机转速高,负荷高时,发动机进气量大,进气管7流速高,该喇叭口位置负压大。但是由于呼气器本身在油气分离时会导致一定的回油会暂时聚集在油气分离器的出口端,当发动机突然加速时,喇叭口压力会突然变化,有时会导致聚集的一些机油会被吸入到发动机进气口,从而进入到发动机内部,由此会造成发动机突然加速,不受控制,严重的导致发动机不可修复性的损坏。
[0017]参照图2所示,该闭式呼吸器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相同之处在于包括呼吸器本体2,呼吸器本体2通过呼吸进管11与油底壳8连通,呼吸器本体2通过呼吸出管12与进气管7连
通,进气管7上设有增压器16,不同之处在于呼吸器本体2的出气端连通有排气段13,排气段13自呼吸器本体2到呼吸出管12延伸且内径逐渐减小,排气段13呈向中间靠拢的锥台状设置,所述排气段13内对应设有可控制排气段13与呼吸出管12连通的限压球4,限压球4的外径大于排气段13的最小内径,限压球4为空心球体,空气球体能够减轻限压球4的重量,使限压球4对于气压变化更加敏感。当发动机突然加速,发动机进气量增加时,导致发动机进气管7喇叭口处负压增加,如果此时呼吸器内有聚集性的油液时,会在突然性的负压作用下,油液流向呼吸器出口,此时油液(气压差)会推动排气段13的限压球4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呼吸器的排气段13处于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式呼吸器,包括呼吸器本体(2),所述呼吸器本体(2)通过呼吸进管(11)与油底壳(8)连通,所述呼吸器本体(2)通过呼吸出管(12)与进气管(7)连通,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呼吸器的出气端上设有自呼吸器本体(2)到呼吸出管(12)延伸且内径逐渐减小的排气段(13),所述排气段(13)内对应设有可控制排气段(13)与呼吸出管(12)连通的限压球(4),所述进气管(7)还通过平衡管(14)连通到呼吸出管(12),延伸至所述呼吸出管(12)的平衡管(14)内端设有压力平衡口(5),所述压力平衡口(5)处设有可启闭的阀片(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7)上设有空气滤清器(15),平衡管(14)的进气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生李雯林敬国李丹段辰辰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