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吹氩功能的转炉滑动出钢口及全过程出钢挡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吹氩功能的转炉滑动出钢口及全过程出钢挡渣方法,属于钢铁冶金炼钢
技术介绍
[0002]国内外为优化转炉出钢挡渣技术,先后专利技术了气动挡渣法、电磁挡渣法、真空吸渣法、虹吸出钢法等十几种挡渣方法,但挡渣成功率低,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国内开发的转炉滑动出钢口控渣出钢技术,挡渣成功率高、挡渣效果好,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生产应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或不足:(1)转炉滑动出钢口采用滑板挡渣,只能阻挡30%的前期渣和40%的后期渣,不能阻挡出钢过程中30%的中期渣,中期渣主要是出钢过程中卷入钢水、进入出钢口内的钢渣,而目前现有的出钢挡渣技术还不能有效地阻挡中期渣;(2)出钢过程中出钢口部位产生旋流,钢渣卷入钢水、进入滑动出钢口内,加剧了出钢口、内水口、外水口流钢孔内壁的侵蚀、冲刷,降低了使用寿命,影响了转炉作业率;(3)钢渣随钢水进入滑动出钢口内,关闭滑板、挡渣时,钢渣进入上下滑板砖的滑道内,造成上下滑板砖之间夹渣,并加重滑板滑动面损毁,严重影响滑板的使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吹氩功能的转炉滑动出钢口,设置在转炉出钢口安装孔内,以靠近转炉一侧为内端,所述转炉出钢口安装孔外端设置有滑板挡渣装置,所述滑板挡渣装置包括由转炉出钢口安装孔一侧向外依次设置的内水口(19)、滑板(20)和外水口(2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滑动出钢口包括出钢口砖本体(1)、弥散型透气环(3)、进气管(4)、气室密封盖板(8)和流钢孔;圆柱形的流钢孔沿出钢口砖本体(1)的轴向贯穿设置在出钢口砖本体(1)中心位置,所述弥散型透气环(3)、气室密封盖板(8)和进气管(4)沿出钢口砖本体(1)轴线方向由内端向外端依次设置在出钢口砖本体(1)的内部,所述弥散型透气环(3)横截面为圆环形,所述弥散型透气环(3)与出钢孔同轴设置,所述弥散型透气环(3)内端伸出出钢口砖本体(1)内端面设置,所述弥散型透气环(3)外端端面内凹设置有环形的气室(2),所述气室密封盖板(8)固定设置在弥散型透气环(3)上并密封设置在气室(2)的开口处,所述进气管(4)的内端穿过气室密封盖板(8)与气室(2)连通,进气管(4)的外端从出钢口砖本体(1)的侧部伸出,所述进气管(4)用于连接外部氩气气源;所述弥散型透气环(3)横截面中心位于出钢口砖本体(1)横截面中心线和出钢口砖本体(1)横截面外圈之间,所述弥散型透气环(3)横截面的外圈与出钢口砖本体(1)横截面外圈的距离m为20~2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吹氩功能的转炉滑动出钢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弥散型透气环(3)以高纯刚玉、莫来石为主原料,采用等静压成型工艺生产,体积密度≥2.80g/cm3,弥散型透气环(3)中的透气孔水模实验测定气泡的直径<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吹氩功能的转炉滑动出钢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弥散型透气环(3)的横截面圆环宽度x为30~50mm,纵向长度L为200~4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吹氩功能的转炉滑动出钢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2)的纵剖面为半圆形,其半径r为8~10mm;所述气室密封盖板(8)呈圆环形,圆环的宽度e大于气室(2)的直径2r小于弥散型透气环(3)的外端面宽度x,所述气室密封盖板(8)上设有4~6个结合孔(9),结合孔(9)的直径d为10~16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吹氩功能的转炉滑动出钢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4)的直径D为12~16mm,壁厚为1.2~2.3mm,进气管(4)的内端焊接固定在气室密封盖板(8)上,进气管(4)设置在气室密封盖板(8)的纵向中心线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吹氩功能的转炉滑动出钢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钢口砖本体(1)采用镁碳质等静压成型,体积密度≥2.92g/cm3,常温耐压强度≥45.4Mpa,常温抗折强度≥22.9Mpa,MgO含量≥75%,C含量为18%~19%;所述气室(2),采用一次性泡沫内模与出钢口砖本体(1)一体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光君,武文健,杜鹏,王金洪,赵燕,武玉利,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