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隔声贡献度确定方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758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车隔声贡献度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车内表面进行全覆盖包裹;2)在乘员舱内进行声源激励,得到不同整车位置下接收到的1/3倍频程;3)每次仅拆除一个车内表面区域的隔声材料,重复步骤2);4)各个车内表面区域在不同整车位置下的隔声贡献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整车隔声贡献度确定系统,包括包括声源、控制单元、声音接收器;声源放置在乘员舱内人耳位置处,声音接收器用于接收不同整车位置下的1/3倍频程,控制单元用于得到各个车内表面区域在不同整车位置下的隔声贡献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整车各个部件经过不同的传递路径时对隔声的贡献程度,有利于快速确定隔声薄弱位置进行优化改进。于快速确定隔声薄弱位置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车隔声贡献度确定方法、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降噪
,具体地指一种整车隔声贡献度确定方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其车内噪声水平作为舒适度评价的重要指标,受到诸多消费者的关注。整车隔声是降低车内噪声水平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通过采用隔声材料将声源与车舱隔离,从而控制噪声向车舱内辐射,最终获得一个安静的驾乘环境,因此采用合理的整车隔声设计是改善车内噪声的关键措施,整车隔声贡献量试验是验证和改善整车隔声设计的重要手段。
[0003]中国专利CN108132159A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钣金对车内驾乘位置的噪音贡献识别系统及方法。包括S1、控制声源发出低频白噪声,声源置于被测汽车的驾乘位置,保持被测汽车的车窗及车门处于关闭状态;S2、振动传感器采集所在钣金位置的传递函数,并将采集到传递函数发送至FFT分析软件,振动传感器设于车身钣金被测位置;S3、FFT分析软件识别、显示传递函数的峰值。上述方案中得到的是各个钣金件对噪声传递的贡献,而不是隔声贡献度,采用FFT分析得到传递函数比较复杂,传递函数不能直观的衡量人耳接收噪声的大小,且无法得到各个噪声频率下的贡献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整车隔声贡献度确定方法、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整车各个部件经过不同的传递路径时对隔声的贡献程度,从而有利于快速确定隔声薄弱位置进行优化改进。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整车隔声贡献度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1)拆除车内内饰件,采用多块隔声材料对车内表面多个区域进行全覆盖包裹;
[0007]2)在乘员舱内人耳位置处进行声源激励,测量并得到不同整车位置下接收到的1/3倍频程;
[0008]3)拆除一个车内表面区域的隔声材料,重复步骤2),安装上一次被拆除的隔声材料并拆除下一个车内表面区域的隔声材料,重复步骤2),直到所有车内表面区域的隔声材料均被拆除一次;
[0009]4)得到每个车内表面区域在不同整车位置下的隔声贡献量D(x
i
,y
j
)

D(x0,y
j
),则各个车内表面区域在不同整车位置下的隔声贡献度η(x
i
,y
j
)为
[0010][0011]式中,D为1/3倍频程,单位为dB,η为隔声贡献度,x
i
为第i车内表面区域,i为各个车内表面区域的划分编号,x0为隔声材料全覆盖时的车内表面,y
j
为第j个整车位置,j各个为整车位置的划分编号。
[0012]进一步地,步骤2)中,还在不同的频率下进行声源激励,得到不同声源频率、不同
整车位置下接收到的1/3倍频程D(x
i
,y
j
,z
k
),得到每个车内表面区域在不同声源频率、不同整车位置下的隔声贡献量D(x
i
,y
j
,z
k
)

D(x0,y
j
,z
k
),各个车内表面区域在不同声源频率、不同整车位置下的隔声贡献度η(x
i
,y
j
,z
k
)为
[0013][0014]式中,z
k
为第k个声源频率,k为不同声源频率的编号。
[0015]进一步地,将车辆停放在信噪比≥20dB的半消声室内,半消声室温度为20℃~30℃,湿度控制在30%~90%。
[0016]进一步地,乘员舱内人耳位置包括前排左耳、前排右耳、后排左耳和后排右耳,从中选择与待测整车位置最近的乘员舱内人耳位置进行声源激励。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所述的整车隔声贡献度确定方法的系统,包括声源、控制单元、声音接收器;所述声源放置在乘员舱内人耳位置处,所述声音接收器放置在不同整车位置,并用于接收不同整车位置下的1/3倍频程,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如下公式得到各个车内表面区域在不同整车位置下的隔声贡献度η(x
i
,y
j
)
[0018][0019]式中,D为1/3倍频程,单位为dB,η为隔声贡献度,x
i
为第i车内表面区域,i为各个车内表面区域的划分编号,x0为隔声材料全覆盖时的车内表面,y
j
为第j个整车位置,j各个为整车位置的划分编号。
[0020]进一步地,所述声音接收器用于接收不同声源频率、不同整车位置下的1/3倍频程D(x
i
,y
j
,z
k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如下公式得到各个车内表面区域在不同声源频率、不同整车位置下的隔声贡献度η(x
i
,y
j
,z
k
)
[0021][0022]式中,z
k
为第k个声源频率,k为不同声源频率的编号。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得到各个车内表面区域在不同声源频率、不同整车位置下的隔声贡献度,从而快速的确定从同一整车部位经过不同的传递路径后声音在不同的频率下减弱的程度,隔声贡献度越大,说明该隔声材料拆除的区域所传递的噪声贡献度越大,从而在车辆正向设计时针对性地对上述区域进行隔声优化,提高整车隔声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具体实施方式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了解本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面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做出的包含有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技术方案而不同于下列具体实施方式的也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一种基于上述的整车隔声贡献度确定系统,包括声源、控制单元、声音接收器;声源放置在乘员舱内人耳位置处,声音接收器为麦克风和声音处理器,放置在不同整车位置,
并用于接收不同整车位置下的1/3倍频程,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如下公式得到各个车内表面区域在不同整车位置下的隔声贡献度η(x
i
,y
j
)
[0026][0027]式中,D为1/3倍频程,单位为dB,η为隔声贡献度,x
i
为第i车内表面区域,i为各个车内表面区域的划分编号,x0为隔声材料全覆盖时的车内表面,y
j
为第j个整车位置,j各个为整车位置的划分编号。
[0028]作为一种更优的实施例,声音接收器用于接收不同声源频率、不同整车位置下的1/3倍频程D(x
i
,y
j
,z
k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如下公式得到各个车内表面区域在不同声源频率、不同整车位置下的隔声贡献度η(x
i
,y
j
,z
k
)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车隔声贡献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拆除车内内饰件,采用多块隔声材料对车内表面多个区域进行全覆盖包裹;2)在乘员舱内人耳位置处进行声源激励,测量并得到不同整车位置下接收到的1/3倍频程;3)拆除一个车内表面区域的隔声材料,重复步骤2),安装上一次被拆除的隔声材料并拆除下一个车内表面区域的隔声材料,重复步骤2),直到所有车内表面区域的隔声材料均被拆除一次;4)得到每个车内表面区域在不同整车位置下的隔声贡献量D(x
i
,y
j
)

D(x0,y
j
),则各个车内表面区域在不同整车位置下的隔声贡献度η(x
i
,y
j
)为式中,D为1/3倍频程,单位为dB,η为隔声贡献度,x
i
为第i车内表面区域,i为各个车内表面区域的划分编号,x0为隔声材料全覆盖时的车内表面,y
j
为第j个整车位置,j各个为整车位置的划分编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隔声贡献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还在不同的频率下进行声源激励,得到不同声源频率、不同整车位置下接收到的1/3倍频程D(x
i
,y
j
,z
k
),得到每个车内表面区域在不同声源频率、不同整车位置下的隔声贡献量D(x
i
,y
j
,z
k
)

D(x0,y
j
,z
k
),各个车内表面区域在不同声源频率、不同整车位置下的隔声贡献度η(x
i
,y
j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科峰李杰靖海宏郝少华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