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更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0661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池更换系统,包括换电锁总成、举升装置、加解锁装置,所述换电锁总成包括上锁体和下锁体,所述上锁体安装在车身钣金上,所述下锁体安装在电池包横梁上且其至少一部分能够伸入所述上锁体内,所述加解锁装置位于所述下锁体的内部,所述举升装置安装在所述下锁体的底部且能够推动所述加解锁装置上下运动,在所述举升装置上下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加解锁装置能够实现所述下锁体与所述上锁体加锁和解锁,进行电池包的更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了加解锁装置的结构和零件数量,通过上下运动的方式即可实现上下锁体的加锁和解锁,操作简单方便,电池包更换效率高。电池包更换效率高。电池包更换效率高。

A battery replace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更换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更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国家相关政策大力推进新能源交通行业的发展,在乘用车市场,纯电动汽车市场占有量快速提升,但由于电池技术的发展进入了瓶颈,车辆续航不能有较高的突破,在此情况下,各大主机厂推出电动车换电技术,以此来满足市场对纯电动车续航的要求。现阶段各主机厂第一代换电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已成熟,换电可靠性已得到验证。在此基础上各主机厂继续提升换电技术的效率,特别是在电池更换系统和换电方法上。但在现有技术中,电池包与车身的更换上常常通过设置有多个锁紧机构以及使用气缸或者电动推杆的方式来实现,该换电方式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各锁体之间需要进行连接,零件精度要求高,生产难度大,成本高,电池更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更换系统,本技术优化了加解锁装置的结构和零件数量,通过上下运动的方式即可实现上下锁体的加锁和解锁,操作简单方便,电池包更换效率高。
[000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更换系统,包括换电锁总成、举升装置、加解锁装置,所述换电锁总成包括上锁体和下锁体,所述上锁体安装在车身钣金上,所述下锁体安装在电池包横梁上且其至少一部分能够伸入所述上锁体内,所述加解锁装置位于所述下锁体的内部,所述举升装置安装在所述下锁体的底部且能够推动所述加解锁装置上下运动,在所述举升装置上下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加解锁装置能够实现所述下锁体与所述上锁体加锁和解锁,进行电池包的更换。
[0005]进一步地,所述加解锁装置包括弹簧和导杆,所述导杆位于所述下锁体的内部,并能在所述下锁体内上下滑动和转动,所述导杆的顶端设有第一弹簧安装孔,所述弹簧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孔内,另一端与所述下锁体的顶端内壁抵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上锁体的底部设有向内延伸的阻挡部,所述下锁体的顶部设有贯穿所述下锁体侧壁的配合孔,所述加解锁装置包括小球,所述导杆的上部和下部通过限位斜面连接,且所述导杆的上部外周设有第一小球承载面,所述第一小球承载面与所述下锁体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加解锁装置向上运动时,所述小球能够在所述第一小球承载面的作用下凸出于所述下锁体的外表面并与所述阻挡部抵接,将所述下锁体与所述上锁体锁在一起,在所述加解锁装置向下运动时,所述小球能够由所述配合孔中滑出并被所述第一小球承载面阻挡,所述下锁体与所述上锁体解锁。
[0007]进一步地,所述加解锁装置包括弹簧、导杆和顶出块,所述顶出块位于所述下锁体的顶端内部,并可在所述下锁体的内部上下移动,所述导杆的顶端中部设有凹槽,所述顶出块的底部设有凸块,所述顶出块通过所述凸块和所述凹槽的配合安装在所述导杆的顶部,
所述顶出块的顶端内部设有第二弹簧安装孔,所述弹簧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孔内,另一端与所述下锁体的顶端内壁抵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锁体的底部设有向内延伸的阻挡部,所述下锁体的顶部设有贯穿所述下锁体侧壁的配合孔,所述加解锁装置包括小球,所述顶出块的外表面设有间隔分布的向内微陷的第二小球承载面,所述第二小球承载面自上向下并向外倾斜,在所述加解锁装置向上运动时,所述小球能够在所述第二小球承载面的作用下凸出于所述下锁体的外表面并与所述阻挡部抵接,将所述下锁体与所述上锁体锁在一起,在所述加解锁装置向下运动时,所述小球能够由所述配合孔中滑出,所述下锁体与所述上锁体解锁。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紧固螺母,所述下锁体通过紧固螺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池包横梁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加解锁装置包括承载杆和插入所述承载杆的顶杆,所述承载杆的外表面为螺纹配合面,所述承载杆通过所述螺纹配合面固定在所述紧固螺母的内部;所述举升装置安装在所述顶杆的底部,所述顶杆在所述举升装置的作用下相对所述承载杆上下运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顶端设有沿所述顶杆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四导面和第五导面,所述第四导面包括位于上端的第四导面首部和位于下端的第四导面尾部,所述第五导面包括位于下端的第五导面首部和位于上端的第五导面尾部,所述第四导面尾部和所述第五导面首部相连,所述第五导面尾部和所述第四导面首部相连,所述顶杆的上部外表面上设有多个导块,所述导块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五导面尾部和所述第四导面首部的相连处对齐。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导杆的底部下表面设有多个转动杆,所述承载杆的上部设有多个受力杆,所述受力杆的内表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导槽,相邻两个所述受力杆之间设有间隙,形成第二导槽,所述导块的数量等于所述承载杆上的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的数量之和,所述导块可在所述第一导槽和所述第二导槽内上下移动,所述转动杆可在所述第二导槽内上下移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底面设有沿周向排布的若干第一导面,所述第一导面自上向下倾斜,所述受力杆的顶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导面配合的第二导面和第三导面,所述第二导面和所述第三导面相邻设置且位于不同高度处,所述第一导面和所述第二导面、所述第三导面以及所述第四导面的倾斜角度相同,且所述第一导面能够沿所述第二导面、所述第三导面以及所述第四导面自上向下滑动;
[0014]当所述下锁体与所述上锁体需要加锁时,所述顶杆向上运动,带动所述第四导面推动所述第一导面向上运动,当所述第四导面上升到第一限位位置时,撤去所述顶杆的顶升力,所述第一导面在所述弹簧的作用力下向下运动且相对所述第二导面向下滑动并同时转动,直至所述第二导面的尾部被卡住,所述下锁体与所述上锁体加锁完成;
[0015]当所述下锁体与所述上锁体需要解锁时,所述顶杆再次向上运动,所述第四导面推动所述第一导面向上运动,使所述第一导面与所述第二导面脱离,当所述第四导面上升到第二限位位置时,撤去所述顶杆的顶升力,所述第一导面在所述弹簧的作用力下向下运动且相对所述第三导面向下滑动并同时转动,直至所述转动杆卡入所述第二导槽中,所述下锁体与所述上锁体解锁完成。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举升装置上,并与所述加解锁装置信号连接。
[001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更换系统,通过加解锁装置中的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与下锁体上配合孔的卡接或脱离后再与上锁体上阻挡部是否抵接来实现上锁体和下锁体的加锁和解锁,进行电池包的更换,小球的运动主要通过加解锁装置中的顶杆上下运动带动导杆的上下移动和转动再与承载杆抵接或脱离来实现,而顶杆的运动通过举升装置的控制即可实现,因此,本技术优化后加解锁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零件数量更少,加锁和解锁的方式更简单,只需通过上下运动即可实现,操作更方便,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池更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0022]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电锁总成(10)、举升装置、加解锁装置(20),所述换电锁总成(10)包括上锁体(11)和下锁体(12),所述上锁体(11)安装在车身钣金(30)上,所述下锁体(12)安装在电池包横梁(40)上且其至少一部分能够伸入所述上锁体(11)内,所述加解锁装置(20)位于所述下锁体(12)的内部,所述举升装置安装在所述下锁体(12)的底部且能够推动所述加解锁装置(20)上下运动,在所述举升装置上下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加解锁装置(20)能够实现所述下锁体(12)与所述上锁体(11)加锁和解锁,进行电池包的更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解锁装置(20)包括弹簧(21)和导杆(23),所述导杆(23)位于所述下锁体(12)的内部,并能在所述下锁体(12)内上下滑动和转动,所述导杆(23)的顶端设有第一弹簧安装孔(231),所述弹簧(21)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孔(231)内,另一端与所述下锁体(12)的顶端内壁抵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体(11)的底部设有向内延伸的阻挡部(111),所述下锁体(12)的顶部设有贯穿所述下锁体(12)侧壁的配合孔(121),所述加解锁装置(20)包括小球(22),所述导杆(23)的上部和下部通过限位斜面(233)连接,且所述导杆(23)的上部外周设有第一小球承载面(232),所述第一小球承载面(232)与所述下锁体(12)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加解锁装置(20)向上运动时,所述小球(22)能够在所述第一小球承载面(232)的作用下凸出于所述下锁体(12)的外表面并与所述阻挡部(111)抵接,将所述下锁体(12)与所述上锁体(11)锁在一起,在所述加解锁装置(20)向下运动时,所述小球(22)能够由所述配合孔(121)中滑出并被所述第一小球承载面(232)阻挡,所述下锁体(12)与所述上锁体(11)解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解锁装置(20) 包括弹簧(21)、导杆(23)和顶出块(26),所述顶出块(26)位于所述下锁体(12)的顶端内部,并可在所述下锁体(12)的内部上下移动,所述导杆(23)的顶端中部设有凹槽(236),所述顶出块(26)的底部设有凸块(261),所述顶出块(26)通过所述凸块(261)和所述凹槽(236)的配合安装在所述导杆(23)的顶部,所述顶出块(26)的顶端内部设有第二弹簧安装孔(262),所述弹簧(21)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孔(262)内,另一端与所述下锁体(12)的顶端内壁抵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体(11)的底部设有向内延伸的阻挡部(111),所述下锁体(12)的顶部设有贯穿所述下锁体(12)侧壁的配合孔(121),所述加解锁装置(20)包括小球(22),所述顶出块(26)的外表面设有间隔分布的向内微陷的第二小球承载面(263),所述第二小球承载面(263)自上向下并向外倾斜,在所述加解锁装置(20)向上运动时,所述小球(22)能够在所述第二小球承载面(263)的作用下凸出于所述下锁体(12)的外表面并与所述阻挡部(111)抵接,将所述下锁体(12)与所述上锁体(11)锁在一起,在所述加解锁装置(20)向下运动时,所述小球(22)能够由所述配合孔(121)中滑出,所述下锁体(12)与所述上锁体(11)解锁。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更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螺母(50),所述下锁体(12)通过紧固螺母(50)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池包横梁(40)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更换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升高文龙王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