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系统、生物试样收容容器、生物试样采集方法、以及生物试样的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38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收容通过处置工具(15)采集的生物试样的样品收纳容器(24)配置在操作部(4)上,利用通过内窥镜(2)的处置工具通道(10)后插入到生物体内的处置工具15的生物试样采集机构(17)采集生物试样后,不用将处置工具(15)取出到外部即可将生物试样从处置工具(15)中收容到操作部(4)的样品收纳容器(24)中。由此,可以更为迅速地稳定所采集的生物试样,可以以新鲜的状态保持生物试样,可以防止对生物试样本身或对外部环境的污染,可以进行正确的检查或诊断,并实现试样间的标准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收容通过插入在内窥镜管道内的处置工具所采集的生物试样的内窥镜系统、生物试样收容容器、生物试样采集方法以及生物试样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采集生物体内的生物试样进行病理检查、生化学分析、基因组分析等。一直以来,在这种生物试样的采样中使用例如在日本特开2001-27594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工具。其中,使用通过观察生物体内的内窥镜处置工具通道后插入到生物体内的内窥镜用穿刺针。该内窥镜用穿刺针在利用内窥镜进行观察下插入到生物体内,在穿刺到目标生物组织中的状态下进行穿刺以采集生物试样。在此采集的生物试样被搬送与内窥镜检查室不同的检查场所,进行病理诊断等检查、生化学分析、基因组分析等。在日本专利351724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1-508674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外置于内窥镜的生物检查钳子工具。该生物检查钳子工具在插入体内的插入部的前端部配设有切取、采集样品的处置部、和与内窥镜连接用的环状垫圈。通过将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插入在该垫圈内,可以将生物检查钳子工具以邻接于内窥镜插入部的状态而外置。另外,在该生物检查钳子工具的插入部的基端部上配设有操作处置部的手柄、样品室、样品接收部件和样品接收组合体。通过插入部前端部的处置部切取、采集的样品被收容在手柄侧的样品室内。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利用内窥镜用穿刺针采集的生物试样被搬送到与内窥镜检查室不同的检查场所,进行病理诊断等各种检查。此时,从利用内窥镜用穿刺针采集生物试样后到下一个处理、例如提取蛋白质或核酸或者固定试样等需要较多时间。因此,生物试样有劣化的可能,难以进行正确的诊断。进而,为了对生物试样进行例如药剂处理,需要转移至其它容器中,在该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造成对生物试样的污染、或者反过来生物试样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为了从生物试样中提取核酸时,必须通过将采集的生物试样立即保存在液氮中来使核酸稳定。但是,具有以下问题液氮的处理伴有危险,而且生物试样的采集是在手术中,缺乏进行如此操作的时间、人力、场所等。因此,现状是需要更加简单且迅速地稳定生物试样和生物试样中核酸的方法。另外,对于生物试样在手术中的采集而言,由上述手术中的事实可以预想到,采集日的环境条件不同、或者医院间单元环境的差别在今后都会成为问题。在各试样间从采集开始到稳定的条件不一致,各个试样间没有进行标准化,因此之后的分析和解析结果也难以广泛地应用于诊断。进而,由于为了手术室外的检查必须搬送试样,因此需要能够防止污染、小型、且能够运送至其它科室或外部检查机关等的机构。另外,在病理检查室内,为了防止拿错使用内窥镜采样的检体,还需要能够容易地管理多个检体的系统。专利文献2的器具从患者中取出生物组织样品是很容易的。但是,由于该专利文献2的器具是生物检查钳子器具外置在内窥镜上的构成,因此具有插入在患者体内的整个插入部的直径很大,患者的负担增加的问题。进而,通过该专利文献2的器具,将样品接收部件从器具中取出后的样品会暴露于周围的环境中,因此难以防止污染。另外,不能采集体液或分泌液等液体样品或者含有液体和细胞的样品。而且,不能使用各种处理液迅速地处理生物试样。本专利技术着眼于上述事实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通过更迅速地处理、稳定化、固定化所采集的生物试样、能够在新鲜的状态下保持生物试样、能够防止对生物试样本身或对外部环境的污染、进行正确的检查或诊断、能够防止拿错检体、且实现试样间的标准化的内窥镜系统和生物试样采集方法以及生物试样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的内窥镜系统具备内窥镜,其具有插入到生物体内的插入部、连接于该插入部的基端部且配置在生物体外的操作部、配置在上述插入部的内部且从上述操作部延伸设置至上述插入部的前端部的处置工具通道、观察生物体内的观察机构;处置工具,其具有通过上述处置工具通道后插入在生物体内的处置工具插入部、配置在该处置工具插入部的前端部且用于采集生物试样的试样采集机构;配置在上述操作部且用于收容通过上述处置工具采集的生物试样的收容机构。优选的是,上述操作部具有设于上述处置工具通道的中间部、并在连通上述处置工具通道的入口侧和上述处置工具通道的出口侧的第1连通状态、和连通上述处置工具通道的入口侧和上述收容机构一侧的第2连通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管路切换机构。优选的是,上述收容机构具有至少1个以上的收容生物试样的容器,并可以从上述操作部中取下和替换。优选的是,上述收容机构具有用于将生物试样分离为固体试样和液体试样的过滤器。优选的是,上述收容机构具有识别收容在上述收容机构中的生物试样的识别机构。优选的是,上述收容机构具备具有收容生物试样的容器和以可以装卸的方式安装在上述内窥镜上的用于收纳上述容器的收纳单元的生物试样的收容装置。优选的是,上述收容机构的内部被减压。优选的是,上述收容机构具有收容用于处理上述采集的生物试样的药剂的生物试样的收容装置。优选的是,上述药剂为生物试样的处理剂。优选的是,上述药剂为核酸、蛋白质、细胞、组织、血液的处理剂。优选的是,上述药剂包含在凝胶中。优选的是,上述收容机构具有搅拌上述容器内的药剂和上述生物试样的搅拌机构。优选的是,上述收容机构具有温度调节机构。优选的是,通过上述试样采集机构采集的生物试样为生物组织、细胞、体液、血液、分泌液。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形态为在内窥镜系统中使用的生物试样收容容器,其中内窥镜系统具备内窥镜,其具有插入到生物体内的插入部、连接于该插入部的基端部且配置在生物体外的操作部、配置在上述插入部的内部且从上述操作部延伸设置至上述插入部的前端部的处置工具通道、观察生物体内的观察机构;处置工具,其具有通过上述处置工具通道后插入在生物体内的处置工具插入部、配置在该处置工具插入部的前端部且用于采集生物试样的试样采集机构;配置在上述操作部上且用于收容通过上述处置工具采集的生物试样的收容机构,上述生物试样收容容器具有容器主体、和设置在上述容器主体上且可以装卸在上述内窥镜系统中的装缷部。优选的是,上述容器主体具有识别上述生物试样的识别机构。优选的是,上述容器主体具有用于将上述生物试样分离为固体试样和液体试样的过滤器。优选的是,上述容器主体的内部被减压。优选的是,上述容器主体收容有用于处理上述生物试样的药剂。优选的是,上述药剂为核酸的稳定化剂。优选的是,上述药剂为核酸、蛋白质、细胞、组织或血液的处理剂。优选的是,上述药剂包含在凝胶中。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样态为生物试样采集方法,其具备将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处置工具插入部通过用于观察生物体内的内窥镜的处置工具通道后插入到生物体内的工序;通过配置在上述处置工具插入部的前端部的试样采集机构来采集生物试样的生物试样采集工序;将通过上述试样采集机构采集的生物试样收容在安装于上述内窥镜的收容机构中的收容工序。优选的是,上述收容工序具有通过将采集的生物试样收容在装有药剂的上述收容机构中从而对生物试样进行处理的处理工序。优选的是,上述处理工序还具有搅拌收容在上述收容机构中的生物试样和上述药剂的工序。优选的是,在上述收容工序之后,还具有将收容于上述收容机构的上述生物试样中所含有的细胞进行培养的工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样态为生物试样的处理方法,其具备将内窥镜用处置工具的处置工具插入部通过用于观察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具备:内窥镜,其具有插入到生物体内的插入部、连接在该插入部的基端部且配置在生物体外的操作部、配置在所述插入部的内部且从所述操作部延伸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前端部的处置工具通道、以及观察生物体内的观察机构;   处置工具,其具有通过所述处置工具通道后插入到生物体内的处置工具插入部、配置在该处置工具插入部的前端部且用于采集生物试样的试样采集机构;收容机构,其配置在所述操作部上且用于收容通过所述处置工具采集的生物试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朋子福冈庄尚河合刚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