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鼓式制动器台架试验用驱动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82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2: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鼓式制动器台架试验用驱动桥夹具,包括:滑台底座;支撑框架,安装于滑台底座的上部;第一受力平衡组件,安装于支撑框架的正面;第二受力平衡组件,安装于支撑框架的背面;驱动桥,位于支撑框架的内部,驱动桥的一端和第一受力平衡组件连接,驱动桥的另一端和第二受力平衡组件连接,用于固定驱动桥;其中,驱动桥的两端均和对应的鼓式制动器连接,用于固定鼓式制动器。通过第一受力平衡组件、第二受力平衡组件和驱动桥按实车状态进行加载,还原了鼓式制动器的实车安装环境,以实车受力形式,利于反应真实的试验情况,测试结果理想。试结果理想。试结果理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鼓式制动器台架试验用驱动桥夹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制动器台架试验用夹具
,具体而言涉及汽车鼓式制动器台架试验用驱动桥夹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鼓式制动器台架试验中制动器的装夹方式主要采用半轴及轮毂轴承进行改制的零部件级夹具,直接安装制动底板和制动鼓,虽然结构简单,但难以还原制动器在实车上的受力形式,制动器安装后的系统刚性也大幅改变,测试结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汽车鼓式制动器台架试验用驱动桥夹具,包括:滑台底座;支撑框架,安装于所述滑台底座的上部;第一受力平衡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的正面;第二受力平衡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的背面;驱动桥,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所述驱动桥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受力平衡组件连接,所述驱动桥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受力平衡组件连接,用于固定所述驱动桥;其中,所述驱动桥的两端均和对应的鼓式制动器连接,用于固定所述鼓式制动器。
[0005]本申请的汽车鼓式制动器台架试验用驱动桥夹具,通过将支撑框架固定于滑台底座上,用做支撑和基础,第一受力平衡组件安装于支撑框架的正面,第二受力平衡组件安装于支撑框架的背面,驱动桥位于支撑框架的内部,驱动桥的一端和第一受力平衡组件连接,驱动桥的另一端和第二受力平衡组件连接,用于固定驱动桥,驱动桥的两端均和对应的鼓式制动器连接,用于固定鼓式制动器,通过第一受力平衡组件、第二受力平衡组件和驱动桥按实车状态进行加载,还原了鼓式制动器的实车安装环境,同时还原制动器在实车上的受力形式,利于反应真实的试验情况,测试结果理想。通过将鼓式制动器直接安装驱动桥上,无需其他部件即可安装于驱动桥上,不会造成制动蹄片和制动鼓相对安装位置异常,以及引起制动鼓和制动蹄片偏磨、摩擦面不均匀、异响影响试验结果的问题。
[000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框,其安装于所述滑台底座的第一侧面;第二支撑框,其安装于所述滑台底座的第二侧面,并和所述第一侧支撑框相对设置;顶部框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框和所述第二支撑框的顶部连接。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受力平衡组件和所述第二受力平衡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受力平衡组件包括;加载框架,分别和所述第一支撑框和所述第二支撑框的一侧连接;板簧总成,位于所述加载框架的内部,并和所述加载框架连接;底座,所述底座的下部固定于所述滑台底座的上部,并位于所述板簧总成的下方,所述底座的上部和所述板簧总成连接。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板簧总成包括;主板簧,所述主板簧的两端和所述加载框架
活动连接;副板簧,其位于所述主板簧的上部,并和所述主板簧连接,所述副板簧的上部两侧和所述加载框架连接。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载框架包括;横梁,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和所述第二支撑框的一侧,且所述横梁的一端和第一连接组件相抵,所述横梁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组件相抵,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连接;竖梁,安装于所述横梁的前端;支架,安装于所述竖梁的内侧;吊耳,所述吊耳的下端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吊耳的上端和所述主板簧的后端连接;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横梁的后端,并和所述主板簧的后端连接;第一限位支架,安装于所述横梁的下面前部,所述第一限位支架的下部和所述副板簧的前端上部相抵;第二限位支架,安装于所述横梁的下面后部,所述第二限位支架的下部和所述副板簧的后端上部相抵;其中,所述连接组件下压所述横梁,以使得所述板簧总成的两端垂向加载。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相同,所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部和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框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下部具有螺孔;螺杆,安装于所述螺孔并和所述横梁接触,用于下压所述横梁。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其和所述滑台底座固定连接;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和所述底板的上面一体构成;中板,其一体构成于所述立柱的上端,所述中板的上部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中板的上部另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板,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设有间隙,用于所述驱动桥的端部插入,用于固定所述驱动桥;顶板,其一体构成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上端,所述顶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倒U形件,所述顶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倒U形件,所述第一倒U形件和所述第二倒U形件压合于所述副板簧和所述主板簧,以使得所述副板簧、所述主板簧和所述中板连接。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和所述滑台底座通过连接管连接。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杆,所述两个连接杆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一受力平衡组件、所述第二受力平衡组件连接,并在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上部两侧均设有顶紧块。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安装梁,设置于所述顶部框架的下方,所述安装梁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受力平衡组件连接,所述安装梁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受力平衡组件连接;两个减振器总成,所述两个减振器总成的上端和所述安装梁连接,所述两个减振器总成的下端和所述驱动桥连接。
[0016]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17]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18]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汽车鼓式制动器台架试验用驱动桥夹具的示意性立体图;
[0019]图2是图1所示汽车鼓式制动器台架试验用驱动桥夹具的主视图;
[0020]图3是图1所示汽车鼓式制动器台架试验用驱动桥夹具的侧视图。
[0021]100、滑台底座;
[0022]200、支撑框架;201、第一支撑框;202、第二支撑框;203、顶部框架;
[0023]300、第一受力平衡组件;301、加载框架;301

1、横梁;301

2、竖梁;301

3、支架;301

4、吊耳;301

5、安装支架;301

6、第一限位支架;301

7、第二限位支架;302、板簧总成;302

1、主板簧;302

2、副板簧;303、底座;303

1、底板;303

2、立柱;303

3、中板;303

4、第一限位板;303

5、顶板;304、连接组件;3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鼓式制动器台架试验用驱动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台底座(100);支撑框架(200),安装于所述滑台底座(100)的上部;第一受力平衡组件(300),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200)的正面;第二受力平衡组件(400),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200)的背面;驱动桥(500),位于所述支撑框架(200)的内部,所述驱动桥(500)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受力平衡组件(300)连接,所述驱动桥(500)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受力平衡组件(400)连接,用于固定所述驱动桥(500);其中,所述驱动桥(500)的两端均和对应的鼓式制动器(600)连接,用于固定所述鼓式制动器(600);所述支撑框架(200)包括;第一支撑框(201),其安装于所述滑台底座(100)的第一侧面;第二支撑框(202),其安装于所述滑台底座(100)的第二侧面,并和所述第一侧支撑框(201)相对设置;顶部框架(203),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框(201)和所述第二支撑框(202)的顶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鼓式制动器台架试验用驱动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平衡组件(300)和所述第二受力平衡组件(400)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受力平衡组件(300)包括;加载框架(301),分别和所述第一支撑框(201)和所述第二支撑框(202)的一侧连接;板簧总成(302),位于所述加载框架(301)的内部,并和所述加载框架(301)连接;底座(303),所述底座(303)的下部固定于所述滑台底座(100)的上部,并位于所述板簧总成(302)的下方,所述底座(303)的上部和所述板簧总成(30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鼓式制动器台架试验用驱动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总成(302)包括;主板簧(302

1),所述主板簧(302

1)的两端和所述加载框架(301)活动连接;副板簧(302

2),其位于所述主板簧(302

1)的上部,并和所述主板簧(302

1)连接,所述副板簧(302

2)的上部两侧和所述加载框架(30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鼓式制动器台架试验用驱动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框架(301)包括;横梁(301

1),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201)和所述第二支撑框(202)的一侧,且所述横梁(301

1)的一端和第一连接组件(304)相抵,所述横梁(301

1)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组件相抵,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04)和所述第二支撑框(20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202)连接;竖梁(301

2),安装于所述横梁(301

1)的前端;支架(301

3),安装于所述竖梁(301

2)的内侧;吊耳(301

4),所述吊耳(301

4)的下端安装于所述支架(301

3),所述吊耳(301

4)的上端和所述主板簧(302

1)的后端连接;安装支架(301

5),安装于所述横梁(301

1)的后端,并和所述主板簧(302

1)的后端连接;
第一限位支架(301

6),安装于所述横梁(301

1)的下面前部,所述第一限位支架(301

6)的下部和所述副板簧(302

2)的前端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均天覃光来蒋院彪杨飞谭颐鹏韦朗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