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3627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属于聚丙烯酸的质量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采用6%氰丙基苯和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方法具有可检测杂质种类多,顶空平衡时间、程序升温时间和单针样品检测时间短,降低酸性供试品聚丙烯酸对色谱柱使用寿命损耗的优点。损耗的优点。损耗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属于聚丙烯酸的质量控制


技术介绍

[0002]聚丙烯酸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别名卡波姆、PAA等,化学式为[C3H4O2]n
,分子量72.06n,结构如下所示:
[0003][0004]聚丙烯酸具有性质稳定、无刺激、无过敏反应等优点,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药用高分子材料。然而,由于其制备工艺中会引入多种有机溶剂和合成单体等,容易造成溶剂和有关物质的残留,不仅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而且还具有潜在的安全性危害。例如,作为单体引入的异丁醇、丁醇、乙酸异丁酯和乙酸丁酯(参见:Konov,A.S.;Danov,S.M.;Vlasov,S.M.Gas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Impurities in Acrylic Acid.Bull.Acad.Sci.USSR Div.Chem.Sci.1971,20(10),2200

2201),丙烯酸与丁醇缩合产生的工艺杂质丙烯酸丁酯,聚合过程作为链转移剂的异丙醇,萃取剂乙酸乙酯,工艺中用来带蒸异丙醇的乙腈,还有随异丙醇、乙酸乙酯引入的甲醇和乙醇。对它们的含量进行准确检测,对于聚丙烯酸的质量控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0005]目前聚丙烯酸残留溶剂及有关物质分离检测方法报道较少。中国药典采用气相顶空法检测聚丙烯酸中残留的乙酸乙酯与环己烷,具体方法为: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置顶空瓶中,精密加入二甲基亚砜5ml,密封,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别取乙酸乙酯与环己烷适量,精密称定,用二甲基亚砜定量稀释成每lml中含乙酸乙酯0.2mg与环己烷0.12mg的混合溶液,精密量取5ml,置顶空瓶中,密封,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残留溶剂测定法(通则0861第二法)测定,用100%二甲基聚硅氧烷(或极性相近)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40℃,维持3分钟,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20℃,维持20分钟,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3分钟,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240℃,维持8分钟;进样口温度260℃;检测器温度260℃;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5℃,平衡时间为90分钟。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分别顶空进样。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乙酸乙酯不得过0.5%,环己烷不得过0.3%。该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检测残留溶剂仅限乙酸乙酯、环己烷,能够有效检测的杂质种类较少;顶空平衡时间90min,采集时间56min,单针样品检测时间较长;供试品聚丙烯酸为酸性物质,易缩短100%二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柱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分离检测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采用6%氰丙基苯和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6%氰丙基苯和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也即3%氰丙基

3%苯基

94%甲基

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色谱柱优选为DB

624;也可以选用极性与DB

624相似的其它色谱柱,如AT

624、Rxi

624 Sil MS、Rtx

624、PE

624、007

624、007

502、ZB

624。
[0010]进一步地,DB

624的长度为15~75m,内径为0.18~0.53mm,膜厚度为1~3μm。
[0011]优选地,DB

624的长度为75m,内径为0.53mm,膜厚度为3μm。
[001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分离检测方法采用程序升温,升温程序如下:起始温度为40℃,维持15分钟,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140℃,维持5分钟,再以每分钟40℃的速率升温至240℃,维持2分钟。采用上述升温程序,杂质间分离度高,拖尾因子小,峰形好。
[0013]进一步地,采用顶空进样法,顶空瓶平衡温度为78~82℃,平衡时间28~32钟。
[0014]优选地,顶空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30分钟。
[0015]优选地,顶空平衡温度为80℃。
[0016]进一步地,进样口温度为215~225℃。
[0017]优选地,进样口温度为220℃。
[0018]进一步地,检测器温度为245~255℃。
[0019]优选地,检测器温度为250℃。
[0020]进一步地,检测器为FID检测器。
[0021]进一步地,载气为氮气。
[0022]进一步地,分流比为5:1~10:1。
[0023]优选地,分流比为5:1。
[0024]进一步地,色谱柱流量为4.8~5.2ml/min。
[0025]优选地,色谱柱流量为5ml/min。
[0026]进一步地,配制进样溶液的稀释剂为体积分数50~100%的DMSO水溶液。
[0027]优选地,配制进样溶液的稀释剂为体积分数50~80%的DMSO水溶液。
[0028]进一步优选地,配制进样溶液的稀释剂为体积分数50%的DMSO水溶液。
[0029]进一步地,配制聚丙烯酸供试品溶液的浓度为4~8mg/ml。
[0030]优选地,配制聚丙烯酸供试品溶液的浓度为6mg/ml。
[0031]进一步地,采用外标法测定所述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含量。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分别顶空进样。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所述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含量。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检测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取聚丙烯酸约60mg(折算固含量后),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移取该溶液1ml,置顶空瓶中,密封,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别取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乙
酸乙酯、异丁醇、丁醇、乙酸异丁酯、乙酸丁酯、丙烯酸丁酯适量,精密称定,用二甲基亚砜定量稀释成每1ml中含甲醇0.018mg、乙醇0.03mg、异丙醇0.03mg、乙腈0.00246mg、乙酸乙酯0.03mg、异丁醇0.03mg、丁醇0.03mg、乙酸异丁酯0.03mg、乙酸丁酯0.03mg、丙烯酸丁酯0.006mg的混合溶液,精密量取1ml,置顶空瓶中,密封,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残留溶剂测定法(通则0861第二法)测定,用6%氰丙基苯和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聚丙烯酸中残留溶剂和/或有关物质的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采用6%氰丙基苯和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色谱柱选自DB

624、AT

624、Rxi

624 Sil MS、Rtx

624、PE

624、007

624、007

502、ZB

624;优选地,所述色谱柱为DB

62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是:DB

624的长度为15~75m,内径为0.18~0.53mm,膜厚度为1~3μm;优选地,DB

624的长度为75m,内径为0.53mm,膜厚度为3μ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程序升温,升温程序如下:初始温度为40℃,保持15min,以10℃/min升至140℃,保持5min,再以40℃/min升至240℃,保持2min。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检测方法,其特征是:采用顶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橙葛祥军詹晓勇陈映晓胡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汇宇海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