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载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309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载物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和置物板组件及束紧件,其中,装置主体具有可移动的载物平台,载物平台上设有钩挂部,置物板组件位于载物平台上,且置物板组件包括沿装置主体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置物单元,位于最低位置的置物单元与载物平台之间,以及相邻两置物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立柱可拆卸连接,束紧件绕经装置主体上部及最高位置的置物单元,且束紧件两端部的挂钩分别钩挂在钩挂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层载物装置通过设置的多个置物单元,可使得物品能够分层存放,并能够实现承载物品的装卸及安全高效运输,从而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效果。效果。

Multi layer loa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载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运输车
,特别涉及一种多层载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发展,人们对工厂货物搬运、超市上货、园区运资等诸多行业的需求随之剧增。与此同时,用户的需求与体验也变的尤为重要,不仅要有庞大的运载能力,安全的运输过程,更要有高效的运输速度。但是传统的运输方式,如采用运输平板车,其运载能力差,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且运输效率非常低,使用效果欠佳。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增加运输车辆、增加运输人员、提高运送频次,投入更多的资金保障运输能力。目前,也有投入智能机器人的运输,但智能载物机器人运输仍存在弊端,其运载货物时只能放在平板上方,另外,不同的物品堆积在平板上也存在易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多层载物装置,以能够提高物品的高效便捷运输。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多层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0007]包括装置主体和置物板组件及束紧件;
[0008]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可移动的载物平台,所述载物平台上设有钩挂部;
[0009]所述置物板组件位于所述载物平台上,且所述置物板组件包括沿所述装置主体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置物单元,位于最低位置的所述置物单元与所述载物平台之间,以及相邻两所述置物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立柱可拆卸连接;
[0010]所述束紧件绕经所述装置主体上部及最高位置的所述置物单元,且所述束紧件两端部的挂钩分别钩挂在所述钩挂部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置物单元包括置物板,所述连接立柱为设于所述置物板周向上的多个。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立柱通过构造于自身的螺接结构与所述置物板或与所述载物平台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螺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连接立柱一端的螺母,以及设于所述连接立柱另一端的螺柱;所述螺母与穿经形成在所述置物板上的通孔中的连接螺栓螺接,所述螺柱穿经形成在所述载物平台上的通孔,并与连接螺母螺接;或者,所述螺柱穿经形成在所述置物板上的通孔,并与另一所述连接立柱上的所述螺母螺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立柱包括管体;所述螺母和所述螺柱分别固连在所述管体的两端。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载物平台上设有安装座;所述钩挂部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环
体。
[0016]进一步的,所述环体具有收纳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收纳状态,以及向下翻转呈倾斜状的使用状态;所述环体由所述收纳状态翻转至所述使用状态的最大角度α为80
°

[0017]进一步的,沿所述置物板周向设置的多个所述连接立柱之间,设有用以防止承载物品脱落的防护件。
[001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件具有呈杆状、板状或网格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两端与相邻两所述支撑立柱或者与相邻两所述连接立柱可拆卸连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立柱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主体的端部螺接相连。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1]本技术所述的多层载物装置通过设置的可移动的载物平台,和设置的多个置物单元及连接立柱,可实现多层载物需求,使得承载物品能够分层存放,而避免因堆积过多受到损坏,从而实现承载物品的装卸及高效运输,进而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0022]此外,设置连接立柱为设于置物板周向的多个,可提高承载物品在置物板上的稳定性,而利于提高物品运输的平稳性。通过构造于连接立柱自身上的螺接结构与置物板或载物平台螺接连接,结构较为简单,利于置物板的安装及更换。
[0023]另外,通过设置的防护件,能有效防止承载物品的脱落,而能够有效提高承载物品的装载及运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层载物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A部剖视图;
[0027]图3为图1中B部剖视图;
[0028]图4为图1中C部剖视图;
[0029]图5为图1中D部剖视图;
[003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层载物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层载物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为图8中E部剖视图;
[0035]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钩挂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钩挂部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钩挂部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载物平台;10、行走轮;11、安装座;12、钩挂部;
[0040]2、连接立柱;20、管体;21、螺栓固定板;22、端板;23、焊接螺栓;24、焊接螺母;201、连接块;
[0041]3、防护件;31、第一防护杆;311、堵盖;312、紧固螺母;32、第二防护杆;
[0042]4、置物板;5、连接螺母;6、连接螺栓;7、防护网;71、连接端;8、束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5]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47]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多层载物装置,在整体构成上,其包括装置主体和置物板组件及束紧件8。其中,装置主体具有可移动的载物平台1,该载物平台1上设有钩挂部12。置物板组件位于载物平台1上,且置物板组件包括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置物板组件及束紧件(8);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可移动的载物平台(1),所述载物平台(1)上设有钩挂部(12);所述置物板组件位于所述载物平台(1)上,且所述置物板组件包括沿所述装置主体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置物单元,位于最低位置的所述置物单元与所述载物平台(1)之间,以及相邻两所述置物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立柱(2)可拆卸连接;所述束紧件(8)绕经所述装置主体上部及最高位置的所述置物单元,且所述束紧件两端部的挂钩分别钩挂在所述钩挂部(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单元包括置物板(4),所述连接立柱(2)为设于所述置物板(4)周向上的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立柱(2)通过构造于自身的螺接结构与所述置物板(4)或与所述载物平台(1)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连接立柱(2)一端的螺母,以及设于所述连接立柱(2)另一端的螺柱;所述螺母与穿经形成在所述置物板(4)上的通孔中的连接螺栓(6)螺接,所述螺柱穿经形成在所述载物平台(1)上的通孔,并与连接螺母(5)螺接;或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亚通王广东王金光
申请(专利权)人:毫末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