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驱动桥及拖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2858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型驱动桥及拖拉机,涉及农用机械领域,两个转向油缸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转向节的中部铰接,两个转向油缸的另一端均与驱动桥壳体铰接,每个轮边减速器包括齿圈、行星轮和行星架,齿圈与转向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行星轮为至少四个,至少四个行星轮沿齿圈的周向均匀分布在齿圈内并与其啮合,至少四个行星轮还与行星架转动连接,行星架与转向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益效果是:转向时两个转向油缸同时工作,带动两个转向节转动。转向动力足,适用于重型设备。通过增加行星轮的数量来增加轮边减速器承载能力,无需增加轮边减速器的尺寸,结构紧凑便于安装轮胎。结构紧凑便于安装轮胎。结构紧凑便于安装轮胎。

A heavy drive axle and tr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型驱动桥及拖拉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型驱动桥及拖拉机。

技术介绍

[0002]拖拉机主要使用前转向驱动桥来实现转向和前驱动功能,目前大多数拖拉机前驱动桥承载能力较低,可靠性一般,一般用于300马力以下,整机重量15吨以下。且前桥多采用单个转向油缸实现转向,应用于重型设备时,转向动力不足。
[0003]在现有技术中,承载能力不足时,通常会通过增大轮边减速器齿圈和行星轮的尺寸以增加强度,但是按上述方案加强后虽然强度满足,但外形尺寸太大,导致前轮安装螺栓分布圆太大,安装轮胎困难,甚至无法安装双前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驱动桥承载能力和转向能力。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重型驱动桥,包括驱动桥壳体、两个转向节和两个轮边减速器,所述驱动桥壳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向节的一端铰接,所述转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轮边减速器一一对应并连接,还包括两个转向油缸,两个所述转向油缸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向节的中部铰接,两个所述转向油缸的另一端均与所述驱动桥壳体铰接,
[0006]每个所述轮边减速器包括齿圈、行星轮和行星架,所述齿圈与所述转向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行星轮为至少四个,至少四个所述行星轮沿所述齿圈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齿圈内并与其啮合,至少四个所述行星轮还与所述行星架转动连接,所述行星架与所述转向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转向时,两个所述转向油缸同时工作,带动两个转向节同步转动。转向动力足,可适用于重型设备。另外,通过增加行星轮的数量来增加轮边减速器承载能力,无需增加轮边减速器的尺寸,结构紧凑便于安装轮胎。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进一步,每个所述轮边减速器包括四个所述行星轮。
[0010]进一步,重型驱动桥还包括横拉杆,所述横拉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向节的中部铰接。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横拉杆平衡两侧转向油缸的转向力,同时约束两个转向节的转角,使两个转向节同步转动。
[0012]进一步,所述横拉杆可伸缩调节并定位。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横拉杆长度可调,利于安装和调节。
[0014]进一步,重型驱动桥还包括两个万向半轴,两个所述万向半轴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轮边减速器的行星轮传动连接,每个所述万向半轴的另一端用于动力输入。
[0015]进一步,重型驱动桥还包括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差速齿轮轴、差
速行星锥齿轮和差速半轴锥齿轮,所述差速器壳体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驱动桥壳体内,所述差速齿轮轴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差速齿轮轴为十字轴并具有四个轴端,所述差速行星锥齿轮为四个,四个所述差速行星锥齿轮分别可转动的套在所述差速齿轮轴的四个轴端,两个所述差速半轴锥齿轮分别位于所述差速齿轮轴的两侧,且每个所述差速半轴锥齿轮同时与四个所述差速行星锥齿轮啮合,两个所述万向半轴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差速器的两个所述差速半轴锥齿轮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重型驱动桥还包括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的一端用于动力输入,另一端可转动的伸入所述驱动桥壳体,并固定有动力输入齿轮,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外侧固定有差速器锥齿轮,所述动力输入齿轮与所述差速器锥齿轮啮合。
[0017]进一步,每个所述万向半轴包括传动半轴、万向节和太阳轮轴,所述太阳轮轴的一端具有啮合段,所述啮合段与相应的所述轮边减速器的行星轮传动连接,所述太阳轮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万向节与所述传动半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半轴的另一端用于动力输入。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万向节对应的位于转向节内,万向节使动力从传动半轴传递至太阳轮轴,且太阳轮轴可随转向节的转动而转动。
[001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拖拉机,包括所述重型驱动桥。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重型驱动桥的结构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差速器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3为本技术轮边减速器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4为图3轮边减速器的A

A剖视图。
[00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5]1、动力输入轴;2、动力输入齿轮;3、差速器锥齿轮;4、传动半轴;5、差速器壳体;6、差速半轴锥齿轮;7、差速行星锥齿轮;8、差速齿轮轴;9、万向节;10、转向节;11、太阳轮轴;12、齿圈;13、行星轮;14、行星架;15、转向油缸;16、横拉杆;17、驱动桥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说的“前”和“后”指的是重型驱动桥在使用时行进方向的“前”和“后”,也可以说是安装有重型驱动桥的车辆行进方向的“前”和“后”。
[0028]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一种重型驱动桥,包括驱动桥壳体17、两个转向节10和两个轮边减速器,所述驱动桥壳体1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向节10的一端铰接,所述转向节10的另一端与所述轮边减速器一一对应并连接,还包括两个转向油缸15,两个所述转向油缸15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向节10的中部铰接,两个所述转向油缸15的另一端均与所述驱动桥壳体17铰接,
[0029]每个所述轮边减速器包括齿圈12、行星轮13和行星架14,所述齿圈12与所述转向节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行星轮13为至少四个,至少四个所述行星轮13沿所述齿圈12
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齿圈12内并与其啮合,至少四个所述行星轮13还与所述行星架14转动连接,所述行星架14与所述转向节1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0030]转向时,两个所述转向油缸15同时工作,带动两个转向节10同步转动。转向动力足,可适用于重型设备。另外,通过增加行星轮13的数量来增加轮边减速器承载能力,无需增加轮边减速器的尺寸,结构紧凑便于安装轮胎。
[0031]其中,重型驱动桥可以为前驱动桥或者后驱动桥。在多数车辆中采用前驱动桥进行驱动和转向,则将本实施例的重型驱动桥设置为前驱动桥。但是不排除本实施例的重型驱动桥也可应用于某些特殊车辆,并用作后驱动桥。
[0032]对于两个转向油缸15的工作方式,具体的,如图1所示,当两个转向油缸15设置于驱动桥壳体17的同一侧(前侧或后侧)时,转向时,一个转向油缸15伸长,另一个转向油缸15缩短,从而使两个转向节10均向左或者均向右转动。当两个转向油缸15分别设置于驱动桥壳体17的两侧(一个在前侧,另一个在后侧)时,转向时,两个转向油缸15同时伸长或缩短,从而使两个转向节10均向左或者均向右转动。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驱动桥,包括驱动桥壳体(17)、两个转向节(10)和两个轮边减速器,所述驱动桥壳体(1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向节(10)的一端铰接,所述转向节(10)的另一端与所述轮边减速器一一对应并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转向油缸(15),两个所述转向油缸(15)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向节(10)的中部铰接,两个所述转向油缸(15)的另一端均与所述驱动桥壳体(17)铰接,每个所述轮边减速器包括齿圈(12)、行星轮(13)和行星架(14),所述齿圈(12)与所述转向节(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行星轮(13)为至少四个,至少四个所述行星轮(13)沿所述齿圈(12)的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齿圈(12)内并与其啮合,至少四个所述行星轮(13)还与所述行星架(14)转动连接,所述行星架(14)与所述转向节(1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重型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轮边减速器包括四个所述行星轮(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重型驱动桥,其特征在于,重型驱动桥还包括横拉杆(16),所述横拉杆(1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向节(10)的中部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重型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拉杆(16)可伸缩调节并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一种重型驱动桥,其特征在于,重型驱动桥还包括两个万向半轴,两个所述万向半轴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轮边减速器的行星轮(13)传动连接,每个所述万向半轴的另一端用于动力输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重型驱动桥,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昊贾强付帅吕平赵青王学龙刘庆勇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