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前置放大器电调谐回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8259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核磁共振前置放大器电调谐回路,其特征在于它由非易失性数控电容器、普通电容、电感、开关按键、发光二极管、二极管、电阻以及向非易失性数控电容器供电的电源构成,其中电阻[R1]、普通电容[C1]、[C2]、[C3]、非易失性数控电容器[C5]三者并联;之后再和电感[L1]串联,二极管[D1]和非易失性数控电容器[C5]的4脚相连;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分别和电阻[R2]、[R3]、[R4]连接;开关按键[K1]、[K2]、[K3]分别和非易失性数控电容器[C5]的2脚、7脚和1脚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核磁共振前置放大器电调谐回路,属于电子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核磁共振前置放大器电调谐回路中,通常微调部分的可调电容都是由可变电容或变容二极管构成的。可变电容通过电容转动轴的变化来改变电容值。但对于有屏蔽盒的电调谐回路系统来说,调节电容值时需将屏蔽盒打开,因此不能方便地调节其值,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变容二极管是压控元件,其工作原理为通过改变变容二极管两端的电压来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大小。对于智能系统来说,往往需要附加别的元器件(如D/A)来实现此功能,通常D/A转换器的输出端和变容二极管的输入端相连,且D/A转换器必须有附加的外围电路,外围电路包括必须的供电电路及其它的必要电路,因此电路较本专利技术调谐电路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电调谐回路,采取开关按键的方式调节电容值,开关按键位于屏蔽盒中非易失性数控电容器的正上方,并将其嵌入屏蔽盒盖中。因此调节电容值时无需将屏蔽盒打开,对装置的稳定性、屏蔽功能也无影响。本技术由非易失性数控电容器、普通电容、电感、开关按键、发光二极管、二极管、电阻以及向非易失性数控电容器供电的电源构成,其中电阻R1、普通电容C1、C2、C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唐晓泉李可张一鸣周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