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谐波补偿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4658737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谐波补偿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包括:从配电网系统的多台多功能并网逆变器中选取至少一台多功能并网逆变器作为目标节点的谐波补偿源;并获取其各次谐波电流的允许输出上限和目标节点处各次谐波电压偏差率;基于上述参数构建目标函数并进行迭代优化,直至优化收敛,获得谐波补偿电流;基于谐波补偿电流,控制作为谐波补偿源的多功能并网逆变器对目标节点进行谐波补偿;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削减有功输出,能够提高配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通过实时更新优化目标函数中各项权重,实现谐波补偿效果与设备安全运行裕度的平滑权衡,适应不同运行工况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谐波补偿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与非线性负载在微电网及配电网系统中的大规模接入,配电网系统中高次谐波分量显著增加,不仅导致电能质量指标恶化,还可能引发电气设备附加损耗、绝缘老化等问题,严重威胁配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方法通过构建双层优化模型,综合考虑有功削减与电能质量约束,采用遗传算法与混合整数规划协同求解;针对配电网系统谐波补偿能力不足的场景,通过引入有功削减机制,在双层优化框架中提升了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谐波补偿能力。

3、但现有方法仍然存在不足点,一方面,在多功能并网逆变器剩余容量不足时多通过削减有功输出提升其谐波补偿能力,削弱了配电网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与稳定性;另一方面,在多目标权衡中普遍采用固定权重系数,难以适应运行状态与控制目标的动态变化,即难以适应不同运行工况的需求。

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基于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谐波补偿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谐波补偿方法,应用于配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系统中包括多台多功能并网逆变器,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谐波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作为谐波补偿源的所述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各次谐波电流的允许输出上限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谐波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处作为谐波补偿源的所述多功能并网逆变器允许输出的最大谐波补偿电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谐波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至少基于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目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谐波补偿方法,应用于配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系统中包括多台多功能并网逆变器,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谐波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作为谐波补偿源的所述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各次谐波电流的允许输出上限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谐波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处作为谐波补偿源的所述多功能并网逆变器允许输出的最大谐波补偿电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谐波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至少基于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目标节点处各次谐波电压偏差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谐波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函数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立博魏丁东彭祥华霍群海韦统振李琼林唐钰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