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号放大器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抗干扰前置放大器。
技术介绍
电法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的一个基本手段和方法,它以地壳中不同岩石和矿体之间存在的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与这些差异相关的(天然的或人工的)电场的空间分布规律,达到查明地下矿产分布、地质构造或其它工程勘探的目的。一般地,可以采用直流电阻率仪(或称“直流电法仪”或“电法仪”)进行电法勘探,在测量视电阻率时,采用间接测量方法。仪器通常配备两组电极,即发射电极(供电电极)A、B和接收电极(测量电极)M、N。实际工作时,发射电极接直流高压电源,向地下供电形成稳定的电流场,测定AB回路的发射电流IAB和M、N电极之间的电位差ΔUMN,得到的电阻率综合反映了电场影响范围内各种地质结构和地形特征,称为视电阻率,其表达式为:式中,K为测量装置系数,由4个电极的相对分布位置决定:而高密度电阻率法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日本地质计测株式会社曾借助电极转换板实现了野外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数据采集。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地矿部系统首先开展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近年来,该方法在国内外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抗干扰前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差分信号输入端、过压保护电路、共模差模干扰抑制电路、平衡式双T型陷波电路、差分放大电路和差分信号输出端,所述差分信号输入端与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共模差模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共模差模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平衡式双T型陷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平衡式双T型陷波电路的输出端与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差分信号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干扰前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差分信号输入端、过压保护电路、共模差模干扰抑制电路、平衡式双T型陷波电路、差分放大电路和差分信号输出端,所述差分信号输入端与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共模差模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共模差模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平衡式双T型陷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平衡式双T型陷波电路的输出端与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差分信号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干扰前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放大电路包括第一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和第三放大电路,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包括与电源连接的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一放大器,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包括与电源连接的第二滤波电路和第二放大器,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放大电路包括与电源连接的第三滤波电路和第三放大器,所述第三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三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平衡式双T型陷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第二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三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差分信号输出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抗干扰前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陶瓷放电管、第一电阻、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和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所述第一陶瓷放电管的两端与差分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一陶瓷放电管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上端接地,所述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下端与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下端接地,所述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上端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下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抗干扰前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差模干扰抑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上端与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下端与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上端、下端分别与第一电感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电容的上端、下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抗干扰前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式双T型陷波电路为对称的双T型陷波电路,包括第一陷波电路、第二陷波电路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国勘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