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779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基底,设置在基底中的第一导电型的第一阱区及第二导电型的第二阱区,其中第一导电型和第二导电型为互补。多个第一虚设结构设置在第一阱区中并沿着第一阱区及第二阱区之间的接面区排列。第一虚设结构分别包括第一导电区以及第一掺杂区,且第一掺杂区位于第一导电区及第一阱区之间。之间。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虚设结构的半导体结 构。

技术介绍

[0002]集成电路元件中通常会设置虚设结构,可提高制作工艺余裕和减少制作 工艺变异,以获得较一致的制造结果。然而,若虚设结构设计不良,可能导 致集成电路元件漏电而影响到元件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虚设结构沿着不同导电型的 阱区的接面(junction)处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虚设结构可以包括导电区 (例如金属硅化物),以及与该导电区所在的阱区具有相同导电型的掺杂区。 通过掺杂区可提高导电区的自由载流子(例如空穴)注入到阱区的势垒 (barrier),可减少穿阱区漏电流(through well leakage)。在另一实施例中,所 述虚设结构也可包括一虚设扩散区以及一虚设部完全覆盖住虚设扩散区,从 而避免虚设扩散区形成导电区(例如金属硅化物),同样可减少穿阱区漏电流。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半导体结构,包括一基底,一第一阱区及一第二 阱区设置在该基底中,其中该第一阱区具有一第一导电型,该第二阱区具有 一第二导电型,该第一导电型和该第二导电型为互补。多个第一虚设结构设 置在该第一阱区中并沿着该第一阱区及该第二阱区之间的一接面区排列,其 中该多个第一虚设结构分别包括一第一导电区以及一第一掺杂区,且该第一 掺杂区位于该第一导电区及该第一阱区之间。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半导体结构,包括一基底,一第一阱区及一第 二阱区设置在该基底中,其中该第一阱区具有一第一导电型,该第二阱区具 有一第二导电型,该第一导电型和该第二导电型为互补。多个第一虚设结构 设置在该第一阱区中并沿着该第一阱区及该第二阱区之间的一接面区排列, 其中该多个第一虚设结构分别包括一第一虚设部设置在一第一虚设扩散区 上。
附图说明
[0006]图1、图1A和图1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结构的示意图,其中 图1为半导体结构的部分平面示意图,图1A和图1B分别是半导体结构的 部分剖面示意图;
[0007]图2、图2A和图2B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结构的示意图,其中 图2为半导体结构的部分平面示意图,图2A和图2B分别是半导体结构的 部分剖面示意图;
[0008]图3、图3A和图3B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半导体结构的示意图,其中 图3为半导体结构的部分平面示意图,图3A和图3B分别是半导体结构的 部分剖面示意图;
[0009]图4、图4A和图4B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半导体结构的示意图,其中 图4为半导体结构的部分平面示意图,图4A和图4B分别是半导体结构的 部分剖面示意图;
[0010]图5和图5A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半导体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5为 半导体结构的部分平面示意图,图5A是半导体结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001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2]10 基底
[0013]20 隔离结构
[0014]20A 第一隔离区
[0015]20B 第二隔离区
[0016]20C 第三隔离区
[0017]22 层间介电层
[0018]30 接触插塞
[0019]100 第一虚设结构
[0020]102 第一导电区
[0021]104 第一掺杂区
[0022]110 第一虚设结构
[0023]112 第一虚设部
[0024]114 第一虚设扩散区
[0025]116 金属硅化物
[0026]118 第一掺杂区
[0027]120 第一虚设结构
[0028]200 第二虚设结构
[0029]202 第二导电区
[0030]210 第二虚设结构
[0031]212 第二虚设部
[0032]214 第二虚设扩散区
[0033]216 金属硅化物
[0034]300 第三虚设结构
[0035]302 第三导电区
[0036]304 第三掺杂区
[0037]310 第三虚设结构
[0038]312 第三虚设部
[0039]314 第三虚设扩散区
[0040]316 金属硅化物
[0041]318 第三掺杂区
[0042]320 第三虚设结构
[0043]400 第四虚设结构
[0044]402 第四导电区
[0045]410 第四虚设结构
[0046]412 第四虚设部
[0047]414 第四虚设扩散区
[0048]416 金属硅化物
[0049]500 第五虚设结构
[0050]502 第五导电区
[0051]504 第五掺杂区
[0052]510 第五虚设结构
[0053]512 第五虚设部
[0054]514 第五虚设扩散区
[0055]516 金属硅化物
[0056]518 第五掺杂区
[0057]520 第五虚设结构
[0058]600 第六虚设结构
[0059]602 第六导电区
[0060]610 第六虚设结构
[0061]612 第六虚设部
[0062]614 第六虚设扩散区
[0063]616 金属硅化物
[0064]700主动(有源)区
[0065]702 导电区
[0066]704 掺杂区
[0067]720 阱区拾起区
[0068]722 导电区
[0069]724 掺杂区
[0070]10A 第一阱区
[0071]10B 第二阱区
[0072]10BB中层阱区
[0073]10C 第三阱区
[0074]10D 第四阱区
[0075]BN1 接面区
[0076]BN2接面区
[0077]BN3接面区
[0078]D1 第一距离
[0079]D2 第二距离
[0080]D3 第三距离
[0081]DR1 空乏区
[0082]DR2 空乏区
[0083]DR3 空乏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84]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 例并配合
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所附的附图均为示意图,并未按比例绘制, 且相同或类似的特征通常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描述。文中所述实施例与附图仅 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涵盖的范围由权利要 求界定。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具同等意义者,也应属本专利技术涵盖的范围。
[0085]图1、图1A和图1B所绘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结构的示 意图。图1为半导体结构的部分平面示意图。图1A为大致上沿着图1的X 方向切过第一阱区10A、第二阱区10B、第三阱区10C、中层阱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第一阱区及第二阱区,设置在该基底中,其中该第一阱区具有第一导电型,该第二阱区具有第二导电型,该第一导电型和该第二导电型为互补;以及多个第一虚设结构,设置在该第一阱区中并沿着该第一阱区及该第二阱区之间的接面区排列,其中该多个第一虚设结构分别包括第一导电区以及第一掺杂区,且该第一掺杂区位于该第一导电区及该第一阱区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另包括多个第二虚设结构,设置在该第一阱区中,其中该多个第二虚设结构分别包括第二导电区,且该第二导电区与该第一阱区直接接触,该第一虚设结构排列在该第二虚设结构及该第二阱区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中该第一导电区为包括金属硅化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另包括:第三阱区,设置在该第二阱区中,该第三阱区具有该第一导电型;以及多个第三虚设结构,设置在该第二阱区中并且围绕着该第三阱区,其中该多个第三虚设结构分别包括第三导电区以及第三掺杂区,且该第三掺杂区位于该第三导电区及该第二阱区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另包括:第一隔离区,设置在该多个第一虚设结构及该多个第三虚设结构之间,并且重叠该第一阱区及该第二阱区之间的该接面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中该多个第一虚设结构及该多个第三虚设结构之间包括第一距离,其中该第一距离介于1.39um至3.5um之间。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另包括:多个第四虚设结构,设置在该第三阱区中,其中该多个第四虚设结构分别包括第四导电区,且该第四导电区与该第三阱区直接接触。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另包括:第二隔离区,设置在该多个第三虚设结构及该多个第四虚设结构之间,并且重叠该第二阱区及该第三阱区之间的接面区。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中该多个第三虚设结构及该多个第四虚设结构之间包括第二距离,其中该第二距离介于0.98um至3.2um之间。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另包括:多个第三虚设结构,设置在该第二阱区中,其中该多个第三虚设结构分别包括第三导电区以及第三掺杂区,且该第三掺杂区位于该第三导电区及该第二阱区之间。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中该第二阱区为深N型阱区(deep N

wellregion)。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另包括:第四阱区,设置在该基底中,并且邻接该第一阱区,该第四阱区具有该第二导电型;多个第五虚设结构,设置在该第四阱区中,并沿着该第四阱区及该第一阱区之间的接面区排列,其中该多个第五虚设结构分别包括第五导电区以及第五掺杂区,且该第五掺杂区位于该第五导电区及该第四阱区之间;以及
多个第六虚设结构,设置在该第四阱区中,其中该多个第六虚设结构分别包括第六导电区,且该第六导电区与该第四阱区直接接触,该第五虚设结构排列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昌铂杨庆忠黄善禧李文芳
申请(专利权)人: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