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异步电机的供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8231 阅读:4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异步电机的供电方法,即采用占空比按指定规律变化的PWM脉冲电压给电机供电。电机的相数m≥3,供给每相绕组的PWM脉冲电压可以是单极性,也可以是双极性,其基础波形为准方波。采用这种供电方式,可以保留准方波供电带来的优势,并且可以在保持准方波变频器的逆变模块其他部分不变的情况下,除去用于产生平滑过渡段而使用的无极性电容器;更重要的是:采用这种供电方式之后,逆变模块本身就具有调压的功能,不再要求为其供电的直流模块有调压功能,可以降低直流模块的复杂程度。从而增加了供电电源的可靠性、减小了其体积、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实现逆变电源与电机本体的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异步电机的供电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变频调速系统由于其显著的优势,在电机 调速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为了实现变频调速,必须配备变频器。 这必然会增加整套机组的复杂程度,在某些应用场合,比如煤矿、油田等需要 防爆的场所,还需要为变频器设计专用的防爆柜,不但增加了体积、而且降低 了运行的可靠性。所以,目前在这类特殊场合,开始使用一体机(即变频器集 成到电机本体中),这就对变频器的体积与可靠性有了很高的要求。采用准方波电压给异步电机供电,是一种较新的异步电机供电方法(CN 1832330A),使用准方波供电可以提高电机的材料利用率,提高其运行效率,配 备准方波变频器后,易于实现变频调速,达到节能的目的。其要求的准方波电 压由平顶段和过渡段组成。其中平顶段电压为一恒定值,较容易实现;而要实 现过渡段,特别是线性变化的平滑过渡段,通常要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 而且要求是无极性电容。这一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在功率较大,电机相数较多 的情况下,需要的电容体积大、数量多,这就导致其变频器中的逆变模块体积 庞大;其次,为了实现变频调速,要求准方波的电压幅值(即平顶段的电压值) 跟随频率作相应变化,而准方波变频器的逆变模块不具备调压的功能,这就要求其整流模块必须要有调压的功能,导致整流模块的复杂程度增加。准方波变频器的上述两个特点不利于一体机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步电机供电方法,以简化为异步电机供电的变 频器,增加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异步电机供电方法,采用由脉冲宽度调制(PWM)实现的准 方波电压给电机供电,供给电机每相绕组的PWM脉冲电压可以是单极性的,也 可以是双极性的,具体有以下两种技术方案 方案l异步电机的供电方法,电机每极相数是整数或分数,总的相数m为整数, 且m 2 3 ,其特征在于每相绕组采用单极性的PWM脉冲电压实现准方波供电, 每个相电压周期T根据PWM脉冲电压的极性和占空比A:分为六个区域,0<A:《1,分别记为A、 B、 C、 D、 E、 F;A区域内有"个PWM脉冲,a20,所占时间为。,极性为正,记这a个 PWM脉冲的占空比为Of'《,V,《…《e,并且f 2《^"2《;D区域内有d个PWM脉冲,^20,所占时间为^,极性为负,记这d个 P丽脉冲的占空比为 <,《…《,C,《…《e ,并且Af S《S…《《;E区域内有e个PWM脉冲,e>0,所占时间为^,极性为负,其占空比保持为^不变;F区域内有/个PWM脉冲,所占时间为^,极性为负,记这/个 PWM脉冲的占空比为《,《…《,^,《…《e,并且^^《2…2《。方案2异步电机的供电方法,电机每极相数是整数或分数,总的相数附为整数, 且m 23 ,其特征在于每相绕组采用双极性的PWM脉冲电压实现准方波供电, 每个相电压周期T根据PWM脉冲电压的占空比A:分为六个区域,0.5 < A《1 , 分别记为A、 B、 C、 D、 E、 F;A区域内有"个PWM脉冲,"20,所占时间为^,记这"个PWM脉冲 的占空比为^,g…《,V,《"《e,并且《2^^…2《;D区域内有d个PWM脉冲,d20,所占时间为^j,记这d个PWM脉冲 的占空比为^Uf…W, ^,《…《e,并且^^^^…^《;E区域内有e个PWM脉冲,e>0,所占时间为^,其占空比保持为1-A不变;F区域内有/个PWM脉冲,/^0,所占时间为^,记这/个PWM脉冲 的占空比为C《…《,《,《…《e[l-A:,0.5〗,并且^^《2…2《。上述方案1和方案2的相电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础波,其波形为 准方波;另一部分为除去基础波之后的谐波。准方波有平顶段和过渡段组成,平顶段位于B、 E区域,过渡段位于A、 C、 D、 F区域,过渡段电压的波形随 着A、 C、 D、 F内的PWM脉冲的占空比取值情况不同而变化。假设占空比作 等差规律变化,则过渡段为一斜线。故可以通过控制A、 C、 D、 F区域的PWM 脉冲的占空比取值,灵活的控制过渡段的形状。为了消除相电压的直流分量,并且尽量降低谐波的含量,优化电机供电质量, 通常可采用使"=c = J = / = ", 6 = e; V = = Af = ,. , / = 1,2...";T且^=午=^= 、G=G。 G、 G越接近5,准方波供电的优势越明显,故要 T TA、 B、 C、 D、 E、 F区域的PWM脉冲频率选取相同的数值,可以达到简化 变频器的逆变模块的控制电路的目的。要实现六个区域的PWM脉冲频率相同, 只要选择合适的"》,c,《e,/组合即可。而如果要提高准方波过渡段的精度,可 以相应增加A、 C、 D、 F区域的PWM脉冲频率。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异步电机采用PWM实现的准方波供电,不仅具有准方波供电的优点,而且 为其配备的变频器,与普通的准方波变频器相比,(l)由于变频器的逆变模块输 出为PWM脉冲电压,本身就具有调压的功能,所以不再要求变频器的整流模块 具有调压功能;(2)不再需要无极性电容器,而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元器件; (3)PWM脉冲电压,利用现有的电力电子设备很容易实现。上述3个特点,简化 了变频器的结构、降低了其成本、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有利于电机本体 和变频器的一体化。 附图说明图1为48槽,4极异步电机的12相绕组连接示意图; 图2为供电电源与电机接线示意图; 图3为单极性PWM脉冲电压供电的电压波形示意图; 图4为双极性PWM脉冲电压供电的电压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假设异步电机定子有48槽,沿圆周方向依次记为第1, 2, 3, ......48。定子绕组采用双层叠绕,则总共有48个线圈,其中每极有12个线圈,现规定以线圈上层边所在的槽号表示该线圈,则线圈l-12属于第一个极, 线圈13-24属于第二个极,线圈25-36属于第三个极,线圈37-48属于第四个极。 分别用l和l'表示第一个线圈的首端、尾端,其余线圈类似。现将48个线圈接 成12相,图中分别用S和E表示每相的首端和尾端。变频器具有12路输出,如图2所示,每路输出电压的基础波依次相差15', 分别供给电机的12相绕组。将图1和图2中相同标号的端子连接在一起,即可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变频器每路输出的PWM脉冲电压为单极性或双极性,结合附图加以说明1. 单极性的PWM脉冲电压,如图3中实线所示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 相电压周期为r,每个相电压周期分为A、 B、 C、 D、 E、 F六个区域,每个区 域内的PWM脉冲个数依次为a:4、 6 = 24、 c = 4、 d = 4、 e = 24、 / = 4,A、 B、 C区域的PWM脉冲极性为正,D、 E、 F区域的PWM脉冲极性为负。B、 E区域PWM脉冲的占空比为A (0<fc^l), A、 C、 D、 F区域的占空比如下<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六个区域所占的时间为G=k=G= =7I、5 16 =~=,,且各个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步电机的供电方法,电机每极相数是整数或分数,总的相数m为整数,且m≥3,其特征在于:每相绕组采用单极性的PWM脉冲电压实现准方波供电,每个相电压周期T根据PWM脉冲电压的极性和占空比k分为六个区域,0<k≤1,分别记为A、B、C、D、E、F; A区域内有a个PWM脉冲,a≥0,所占时间为t↓[A],极性为正,记这a个PWM脉冲的占空比为k↓[1]↑[A],k↓[2]↑[A]…k↓[a]↑[A],k↓[1]↑[A],k↓[2]↑[A]…k↓[a]↑[A]∈[0,k],并且k↓[1]↑[A]≤k↓[2]↑[A]≤…≤k↓[a]↑[A]; B区域内有b个PWM脉冲,b>0,所占时间为t↓[B],极性为正,其占空比保持为k不变; C区域内有c个PWM脉冲,c≥0,所占时间为t↓[C],极性为正,记这c个PWM脉冲的占空比为k↓[1]↑[C],k↓[2]↑[C]…k↓[c]↑[C],k↓[1]↑[C],k↓[2]↑[C]…k↓[c]↑[C]∈[0,k],并且k↓[1]↑[C]≥k↓[2]↑[C]≥…≥k↓[c]↑[C]; D区域内有d个PWM脉冲,d≥0,所占时间为t↓[D],极性为负,记这d个PWM脉冲的占空比为k↓[1]↑[D],k↓[2]↑[D]…k↓[d]↑[D],k↓[1]↑[D],k↓[2]↑[D]…k↓[d]↑[D]∈[0,k],并且k↓[1]↑[D]≤k↓[2]↑[D]≤…≤k↓[d]↑[D]; E区域内有e个PWM脉冲,e>0,所占时间为t↓[E],极性为负,其占空比保持为k不变; F区域内有f个PWM脉冲,f≥0,所占时间为t↓[F],极性为负,记这f个PWM脉冲的占空比为k↓[1]↑[F],k↓[2]↑[F]…k↓[f]↑[F],k↓[1]↑[F],k↓[2]↑[F]…k↓[f]↑[F]∈[0,k],并且k↓[1]↑[F]≥k↓[2]↑[F]≥…≥k↓[f]↑[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荣祥蔡卓剑陈辉明汪槱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