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桥梁盖梁施工的移动式预制支架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608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盖梁施工的移动式预制支架基础。其特征是:包括长方体状的预制混凝土结构,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有上下两层钢筋网,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长度方向的两端上部分别预埋有连接钢板,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内部对应于所述连接钢板预埋有多个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带有螺纹的一端穿出所述连接钢板通过螺母与所述连接钢板紧固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预埋有一个吊环,所述吊环位于所述连接钢板的外侧,所述吊环位于预制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部分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网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资源消耗少,可循环利用。循环利用。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桥梁盖梁施工的移动式预制支架基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桥梁盖梁施工的支架基础,属于桥梁施工


技术介绍

[0002]桥梁施工中,左右幅分离式桥梁盖梁施工一般采用抱箍法或穿心法施工,当采用全幅式盖梁时,传统抱箍法及穿心法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需要采用钢管法或支架法施工。
[0003]采用钢管支架法进行施工时,每个盖梁支架基础均须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支架基础施工周期较长,拆除麻烦,地基加固的材料均为一次性投入,无法周转循环使用,资源消耗大,且当施工地段地基范围内存在软弱地基、沟渠时,支架基础处理难度大,施工工作量大,影响施工工期,且施工成本急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资源消耗少、可循环利用的用于桥梁盖梁施工的移动式预制支架基础。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桥梁盖梁施工的移动式预制支架基础,其特征是:包括长方体状的预制混凝土结构,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有上下两层钢筋网,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长度方向的两端上部分别预埋有连接钢板,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内部对应于所述连接钢板预埋有多个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带有螺纹的一端穿出所述连接钢板并所述连接钢板上部,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预埋有一个吊环,所述吊环位于所述连接钢板的外侧,所述吊环位于预制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部分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网固定连接。
[0006]本技术中预埋的连接钢板和连接螺栓用于连接盖梁支架的钢管立柱,两端的吊环用于吊装作业时与起重设备的吊具连接。利用本技术施工时,利用起重设备将预制好的本技术吊至施工位置就位即可,盖梁施工支架直接在预制混凝土结构上部进行支设,盖梁施工支架的钢管立柱与本技术的连接螺栓连接。施工完毕后,使用起重设备将本技术吊离即可,本技术可循环使用。
[0007]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的长度为4.8m、宽度为1.4m、厚度为0.8m。
[0008]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网的钢筋直径为12mm。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施工简单,利用本技术施工时,利用起重设备将预制好的本技术吊至施工位置就位,盖梁施工支架直接在预制混凝土结构上部进行支设,盖梁施工支架的钢管立柱与本技术的连接螺栓连接。本技术能够有效克服基础土层下存在软弱地基、沟渠的影响,安装及拆除方便,可大大缩短施工周期,且本技术可移动,可周转使用,资源消耗少,可节约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中的俯视示意图;
[0012]图3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
[0013]图中,1、预制混凝土结构,2、钢筋网,3、连接钢板,4、连接螺栓,5、吊环,6、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如附图所示,一种用于桥梁盖梁施工的移动式预制支架基础,其包括长方体状的预制混凝土结构1,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1内部设置有上下两层钢筋网2,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1长度方向的两端上部分别预埋有连接钢板3,连接钢板3的上部露出预制混凝土结构的上表面,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1内部对应于所述连接钢板3预埋有多个连接螺栓4,所述连接螺栓带有螺纹的一端穿出所述连接钢板3并位于所述连接钢板3上部,用于与盖梁施工支架的钢管立柱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吊环5,吊环5位于连接钢板3的外侧,吊环5的下部分预埋在预制混凝土结构1的内部,且吊环5位于预制混凝土结构1内部的部分与预制混凝土结构1内的钢筋网2固定连接。
[0016]本技术中的预制混凝土基础采用C25钢筋混凝土。优选的是,预制混凝土结构1的长度为4.8m、宽度为1.4m、厚度为0.8m,预制混凝土结构1内配制的钢筋网2采用直径为12mm钢筋,吊环5的直径为28mm。
[0017]本技术预制时,将钢筋网绑扎完成后,预埋预制好的连接螺栓4和连接钢板3,连接钢板3上设置有预留孔6便于与连接螺栓配合,并将吊环5预埋部分与钢筋网2焊接在一起,然后浇筑混凝土成型。浇筑基础混凝土时重点控制基底平整度、预埋连接钢板位置及顶面平整度、吊环质量。
[0018]利用本技术进行盖梁施工时,施工前需对基础范围内地基进行全面砂砾换填处理,增加地基承载力,基底采用压路机振动碾压。对场地进行换填压实,压实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规定值。支架周围设置环形排水沟,防止支架地基受雨水浸泡,发生沉陷变形。利用吊车将预制好的本技术吊至施工设计位置就位,然后即可在本技术上部搭设支架承受盖梁重量,盖梁施工支架的钢管立柱与本技术的连接螺栓4连接。每个盖梁使用该移动式预制支架基础5个。桥梁盖梁施工支架采用螺旋钢管。盖梁施工完成后,拆除模板及支架后,用吊车将本技术移动至下一盖梁循环使用。
[0019]本实施例中的其他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桥梁盖梁施工的移动式预制支架基础,其特征是:包括长方体状的预制混凝土结构(1),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1)内部设置有上下两层钢筋网(2),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1)长度方向的两端上部分别预埋有连接钢板(3),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1)内部对应于所述连接钢板(3)预埋有多个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带有螺纹的一端穿出所述连接钢板(3)并位于所述连接钢板(3)上部,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预埋有一个吊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永军邹鹏陈聪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