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牛腿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9301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牛腿结构,包括:连接臂,其一侧用于与贝雷梁连接;支撑臂,其一端设置在连接臂的另一侧,其另一端设有第一收容通孔和第一通孔;螺杆,其一端穿设在第一通孔中,其另一端外露在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外;可升降块,收容在第一收容通孔内,可升降块中设有第二收容通孔,螺杆穿设在第二收容通孔中;其中,第一收容通孔内设置有卡置板,螺杆的一端与卡置板固定连接,可升降块设置在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和卡置板之间,螺杆外露在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的另一端中螺纹连接有螺母。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新型牛腿结构的使用方法。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旋转螺母来卸落支撑臂,从而方便贝雷梁的卸落,操作简单,省时又省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牛腿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造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牛腿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在经营风暴的催生下,国内加大建造内需,特别在高速公路的大力投资,大型桥梁的建筑肯定会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大胯径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桥梁,连续桥梁、T型刚结构桥边跨梁端与边墩之间的梁段,都必须设临时支架支撑。
[0003]目前,牛腿支架法在国内应用比较普遍,而在高墩大跨桥梁梁体浇筑及其他难以架立立柱的情况下,都是采用牛腿支架法。但是,传统的牛腿支架法的贝雷梁卸落为砂箱卸落方式,这种方式费时费力,操作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牛腿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可通过旋转螺母来卸落支撑臂,从而方便贝雷梁的卸落,操作简单,省时又省力。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牛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臂,其一侧用于与贝雷梁连接;支撑臂,其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另一侧,其中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内沿第一方向设有第一收容通孔,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螺杆,其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通孔内,其另一端外露在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外;可升降块,可升降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通孔内,其中所述可升降块的底部用于支撑在桥墩上,所述可升降块中沿第二方向设有第二收容通孔,所述螺杆杆穿设在所述第二收容通孔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其中,所述支撑臂的第一收容通孔内设置有卡置板,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卡置板固定连接,所述可升降块设置在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和所述卡置板之间,且所述螺杆外露在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的另一端中螺纹连接有螺母,以使得通过旋转所述螺母来调节所述卡置板与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的距离。
[000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与所述连接臂垂直连接,且所述支撑臂与所述连接臂一体成型。
[0007]进一步的,所述可升降块呈梯形体状,所述卡置板倾斜设置,其中所述卡置板与所述可升降块的倾斜面平行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容通孔呈梯形状,其中所述第一收容通孔的底边的长度与所述可升降块的底边的长度相等。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牛腿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新型牛腿结构包括一侧用于与贝雷梁连接连接臂、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另一侧的连接臂、螺杆和可升降块,其中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内沿第一方向设有第一收容通孔,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通孔内,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外露在所述支撑臂的另一
端的侧壁外,所述可升降块可升降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通孔内,所述可升降块中沿第二方向设有第二收容通孔,所述螺杆杆穿设在所述第二收容通孔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其中所述支撑臂的第一收容通孔内设置有卡置板,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卡置板固定连接,所述可升降块设置在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和所述卡置板之间,且所述螺杆外露在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的另一端中螺纹连接有螺母,该方法包括:将所述可升降块支撑在桥墩的顶面上;旋转所述螺母以调节所述卡置板与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的距离,以实现调节所述可升降块卡置在所述支撑臂的第一收容通孔内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支撑臂的顶面所在水平面的位置;待所述支撑臂的顶面所在水平面与桥墩的支撑垫的顶面所在的水平面相同时,将贝雷梁连接在所述连接臂的一侧上,其中所述桥墩的顶面设置有支撑垫;
[0010]待所有贝雷梁与所述连接臂连接完毕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在所述贝雷梁上形成桥板混凝土结构;
[0011]待桥板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之后,旋转所述螺母以使得所述卡置板与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的距离变大,以使得所述支撑臂的顶面所在水平面下降;待确定桥板混凝土结构的重力全部施加在所述桥墩的支撑垫时,将贝雷梁从所述支撑臂上拆下。
[0012]进一步的,所述可升降块呈梯形体状,所述卡置板倾斜设置,其中所述卡置板与所述可升降块的倾斜面平行设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容通孔呈梯形状,其中所述第一收容通孔的底边的长度与所述可升降块的底边的长度相等。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内沿第二方向设有与所述第一收容通孔连通的水平通孔,其中所述水平通孔内可移动设置有移动块,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中,且所述卡置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块靠近螺母的一端。
[0015]进一步的,所述可升降块的高度等于所述支撑臂的高度,所述第一收容通孔的深度等于所述可升降块的高度。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收容通孔沿第一方向的横截面呈长条状设置,当所述螺杆处于所述第二收容通孔的底壁时,所述可升降块的底面所在水平面与所述支撑臂的底面所在水平面相同,所述可升降块的顶面所在水平面与所述支撑臂的顶面所在水平面相同。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新型牛腿结构可通过旋转螺母来改变卡置板与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之间距离的大小,以调节可升降块在支撑臂的第一收容通孔内的位置,以改变支撑臂的顶面所在的水平面的位置,使得可以轻松卸落支撑臂,从而方便贝雷梁的卸落,操作简单,省时又省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专利技术的新型牛腿结构的施工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专利技术的新型牛腿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新型牛腿结构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2中新型牛腿结构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专利技术的新型牛腿结构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专利技术的新型牛腿结构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专利技术的新型牛腿结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阅图1

6,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牛腿结构,包括连接臂10、支撑臂11、螺杆12和可升降块13。
[0026]连接臂10的一侧用于与贝雷梁30连接。优选地,连接臂10的一侧通过销轴连接方式与贝雷梁连接。
[0027]具体地,连接臂10的一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延伸设有第一凸起部 101和第二凸起部102,第一凸起部101设有第一插设孔,贝雷梁30设有与第一插设孔对应的第二插设孔,其中第一插设孔和第二插设孔中插设有第一插杆。进一步的,第二凸起部102设有第三插设孔,贝雷梁30 设有与第三插设孔对应的第四插设孔,其中第三插设孔和第四插设孔中插设有第二插杆。
[0028]支撑臂11的一端设置在连接臂10的另一侧。优选地,支撑臂11 与连接臂10垂直连接,且支撑臂11与连接臂10一体成型。应理解,支撑臂11的顶面作为支撑桥板混凝土结构的。
[0029]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臂11的另一端内沿第一方向A设有第一收容通孔110,其中支撑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牛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臂,其一侧用于与贝雷梁连接;支撑臂,其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另一侧,其中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内沿第一方向设有第一收容通孔,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螺杆,其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通孔内,其另一端外露在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外;可升降块,可升降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通孔内,其中所述可升降块的底部用于支撑在桥墩上,所述可升降块中沿第二方向设有第二收容通孔,所述螺杆杆穿设在所述第二收容通孔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其中,所述支撑臂的第一收容通孔内设置有卡置板,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卡置板固定连接,所述可升降块设置在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和所述卡置板之间,且所述螺杆外露在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的另一端中螺纹连接有螺母,以使得通过旋转所述螺母来调节所述卡置板与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牛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与所述连接臂垂直连接,且所述支撑臂与所述连接臂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牛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块呈梯形体状,所述卡置板倾斜设置,其中所述卡置板与所述可升降块的倾斜面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牛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通孔呈梯形状,其中所述第一收容通孔的底边的长度与所述可升降块的底边的长度相等。5.一种新型牛腿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新型牛腿结构包括一侧用于与贝雷梁连接连接臂、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另一侧的连接臂、螺杆和可升降块,其中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内沿第一方向设有第一收容通孔,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通孔内,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外露在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的侧壁外,所述可升降块可升降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通孔内,所述可升降块中沿第二方向设有第二收容通孔,所述螺杆杆穿设在所述第二收容通孔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其中所述支撑臂的第一收容通孔内设置有卡置板,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卡置板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高帆简正彬洪江涛刘虎闱陈才隆郭冲李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