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厚检测压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622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电工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槽机的叠厚检测压紧装置。其特征是:伺服电机固定于上固定板上,其轴端装有的主动带轮与固定于调整螺母上的被动带轮经同步带连接,调整螺母固定于上固定板上设有的上轴承座内,活动板上设有与滚珠螺杆配合的固定轴和滚针轴承,固定轴的外端设有下轴承座和压紧芯,与滚针轴承配合的支撑柱轴端固定于上固定板和转盘盖上。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模具更换简便,节省时间,工作效率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电工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槽机 的叠厚检测压紧装置。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的叠厚检测压紧装置是一种手动检测定子的 叠厚,再装入定子,手动压紧。存在不足更换模具调整时间长,工作效 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更换模具调整时间 短,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伺服电机固定于 上固定板上,其轴端装有的主动带轮与固定于调整螺母上的被动带轮经同 步带连接,调整螺母固定于上固定板上设有的上轴承座内,活动板上设有 与滚珠螺杆配合的固定轴和滚针轴承,固定轴的外端设有下轴承座和压紧 芯,与滚针轴承配合的支撑柱轴端固定于上固定板和转盘盖上。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模具更换简便,节省时 间,工作效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 细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附图。 一种叠厚检测压紧装置伺服电机10固定 于上固定板5上,其轴端装有的主动带轮12与固定于调整螺母8上的被动带轮7经同步带13连接,调整螺母8固定于上固定板5上设有的上轴承座 11内,活动板6上设有与滚珠螺杆9配合的固定轴14和滚针轴承4,固定轴14的外端设有下轴承座15和压紧芯3,与滚针轴承4配合的支撑柱2轴 端固定于上固定板5和转盘盖1上。在转盘上放入散片或定子,启动按钮, 伺服电机10转动,主动带轮12转动,通过同步带13传动,带动被动带轮 7转动,滚珠螺杆9转动,带动活动板6向下移动,压紧芯3向下压住定子 或散片,触摸屏显示出待插槽叠厚定子或散片的叠厚,并可根据提示更改 定子或散片。权利要求1、一种叠厚检测压紧装置,其特征是伺服电机(10)固定于上固定板(5)上,其轴端装有的主动带轮(12)与固定于调整螺母(8)上的被动带轮(7)经同步带(13)连接,调整螺母(8)固定于上固定板(5)上设有的上轴承座(11)内,活动板(6)上设有与滚珠螺杆(9)配合的固定轴(14)和滚针轴承(4),固定轴(14)的外端设有下轴承座(15)和压紧芯(3),与滚针轴承(4)配合的支撑柱(2)轴端固定于上固定板(5)和转盘盖(1)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属电工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槽机的叠厚检测压紧装置。其特征是伺服电机固定于上固定板上,其轴端装有的主动带轮与固定于调整螺母上的被动带轮经同步带连接,调整螺母固定于上固定板上设有的上轴承座内,活动板上设有与滚珠螺杆配合的固定轴和滚针轴承,固定轴的外端设有下轴承座和压紧芯,与滚针轴承配合的支撑柱轴端固定于上固定板和转盘盖上。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模具更换简便,节省时间,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文档编号H02K15/02GK201256338SQ20082002700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9日专利技术者刁庆梅, 王伟修, 杰 辛 申请人:龙口中际电工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叠厚检测压紧装置,其特征是:伺服电机(10)固定于上固定板(5)上,其轴端装有的主动带轮(12)与固定于调整螺母(8)上的被动带轮(7)经同步带(13)连接,调整螺母(8)固定于上固定板(5)上设有的上轴承座(11)内,活动板(6)上设有与滚珠螺杆(9)配合的固定轴(14)和滚针轴承(4),固定轴(14)的外端设有下轴承座(15)和压紧芯(3),与滚针轴承(4)配合的支撑柱(2)轴端固定于上固定板(5)和转盘盖(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修刁庆梅辛杰
申请(专利权)人:龙口中际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