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梁连续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495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纵梁连续钻孔装置,涉及纵梁钻孔技术领域,包括装夹转移台,装夹转移台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上料输送机构与下料输送机构,上料输送机构上设有挡料机构,装夹转移台的上方设有钻孔装置,装夹转移台上设有第一摆臂机构与第二摆臂机构,第一摆臂机构用于将纵梁从上料输送机构转移到装夹转移台,第二摆臂机构用于将纵梁从装夹转移台转移到下料输送机构;第一摆臂机构与第二摆臂机构均包括由动力组件驱动转动的摆动臂,摆动臂的外端上设有装夹机构;装夹转移台上设有用于将纵梁向着下料输送机构移动并夹紧的推料机构。梁向着下料输送机构移动并夹紧的推料机构。梁向着下料输送机构移动并夹紧的推料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纵梁连续钻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纵梁钻孔
,特别涉及一种纵梁连续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纵梁上设计有很多的安装孔,其中纵梁的中间板需要加工多个安装孔,目前的钻孔方式为人工将纵梁摆放在钻孔机的方向位置,该方式费时费力,影响加工效率。若采用机械手搬运纵梁将导致加工成本投入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纵梁连续钻孔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纵梁钻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纵梁连续钻孔装置,包括装夹转移台,装夹转移台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上料输送机构与下料输送机构,上料输送机构上设有挡料机构,装夹转移台的上方设有钻孔装置,装夹转移台上设有第一摆臂机构与第二摆臂机构,第一摆臂机构用于将纵梁从上料输送机构转移到装夹转移台,第二摆臂机构用于将纵梁从装夹转移台转移到下料输送机构;第一摆臂机构与第二摆臂机构均包括由动力组件驱动转动的摆动臂,摆动臂的外端上设有装夹机构;装夹转移台上设有用于将纵梁向着下料输送机构移动并夹紧的推料机构。
[0006]其中,装夹转移台包括台体,台体上设有凹槽,凹槽内的相对槽壁之间固接有水平设置的若干个支撑杆,若干个支撑杆沿着上料输送机构或下料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间隔排列设置,装夹转移台上安装有可拆卸的限位块、以及由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驱动而朝向或者背向限位块移动的压块。
[0007]其中,压块与支撑杆滑动连接。
[0008]其中,支撑杆下方设有与之相平行的导向杆,凹槽内设有安装块,导向杆固接于安装块与凹槽的内壁之间,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位于限位块与安装块之间的挡块,导向杆上套接有弹性支撑在挡块与安装块之间的压缩弹簧。
[0009]其中,导向杆上螺接有调节螺母,压缩弹簧位于调节螺母与挡块之间。
[0010]其中,挡块与支撑杆滑动连接。
[0011]其中,凹槽内插装有铁屑收集盒,铁屑收集盒位于支撑杆的下方。
[0012]其中,装夹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摆动臂上两个转轴,两个转轴平行间隔设置,转轴上同轴固接有齿轮,两个齿轮之间设有由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滑动的滑动块,滑动块上设有分别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还包括夹臂,夹臂的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夹臂的另一端安装有夹块。
[0013]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第一摆臂机构将纵梁从上料输送机构快速转移到装夹转移台,纵梁在装夹转移台上快速定位装夹,然后钻孔加工,加工完成后的纵梁由第二摆臂机构从装夹转移台
转移到下料输送机构,实现纵梁的高效连续化钻孔加工。
[0015]2、纵梁在装夹转移台上装夹稳定,使用方便,并且还可以有效的收集钻孔过程中产生的铁屑。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纵梁连续钻孔装置(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种纵梁连续钻孔装置(纵梁上料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一种纵梁连续钻孔装置(纵梁装夹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1中装夹转移台的俯视图。
[0021]图中,装夹转移台1,台体10,凹槽100,支撑杆101,限位块102,压块103,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04,导向杆105,安装块106,挡块107,压缩弹簧108,调节螺母109,铁屑收集盒110,上料输送机构2,挡板20,下料输送机构3,第一摆臂机构4,连接轴40,摆动臂41,装夹机构42,转轴420,齿轮421,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22,滑动块423,齿条424,夹臂425,夹块426,第二摆臂机构5,纵梁6。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本技术一种纵梁连续钻孔装置正常工作时的方位为准,不限定其存储及运输时的方位,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0024]如图1至图5共同所示,纵梁连续钻孔装置包括装夹转移台1、上料输送机构2与下料输送机构3,上料输送机构2与下料输送机构3为链板输送机或者带式输送机或者输送辊台,上料输送机构2与下料输送机构3分别位于装夹转移台1的两侧,上料输送机构2上安装有挡料机构,挡料机构为挡板20,挡板20安装在上料输送机构2的机架上,并且延伸至上料输送机构2的输料区域,用于对输送来的纵梁6形成限位。
[0025]装夹转移台1的上方设有钻孔装置(图中未示出),装夹转移台1的两侧部上设有第一摆臂机构4与第二摆臂机构5,第一摆臂机构4用于将纵梁6从上料输送机构2转移到装夹转移台1,第二摆臂机构5用于将纵梁6从装夹转移台1转移到下料输送机构3;第一摆臂机构4与第二摆臂机构5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转动安装在装夹转移台1上的连接轴40,连接轴40的长度方向与装夹转移台1的长度方向一致,每个连接轴40的两端均固接有一个沿着径向设置的摆臂,两个摆臂分别位于装夹转移台1的前后两端。连接轴40由动力组件驱动转动,动力组件优选旋转气缸或者旋转马达,连接轴40转动带动两个摆臂同步摆动,摆动臂41的外端上设有装夹机构42,装夹机构42用于夹紧纵梁6。装夹转移台1上设有推料机构,推料机构用于将纵梁6向着下料输送机构3移动并夹紧。
[0026]运行时,纵梁6以开口朝上的方向通过机械手搬运到上料输送机构2上,上料输送机构2将纵梁6向前输送到挡料机构处,第一摆臂机构4顺时针转动到纵梁6上方,使得装夹机构42夹紧纵梁6,第一摆臂机构4逆时针转动,将纵梁6转移到装夹转移台1台面上3~5cm处,然后第一摆臂机构4的装夹机构42松开,第一摆臂机构4继续下摆,直到第一摆臂机构4
完全位于装夹转移台1的台面以下,纵梁6以开口朝下的方式承靠在装夹转移台1上;
[0027]第二摆臂机构5的初始状态为位于装夹转移台1之下,推料机构将纵梁6推动到第二摆臂机构5的装夹机构42的上方,并且将纵梁6夹紧,钻孔装置对纵梁6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推料机构复位,第二摆臂机构5逆时针转动,即摆臂上摆,使得第二摆臂机构5上的装夹机构42进入纵梁6的内侧,将纵梁6顶起,使得纵梁6脱离装夹转移台1,然后将纵梁6夹紧,第二摆臂机构5继续沿着逆时针摆动,使得纵梁6进入下料输送机构3,装夹机构42松开纵梁6,下料输送机构3将钻孔完成的纵梁6向着下一个工序输送。
[0028]装夹转移台1包括台体10,台体10上设有凹槽100,凹槽100内的相对槽壁之间固接有水平设置的若干个支撑杆101,若干个支撑杆101沿着上料输送机构2或下料输送机构3的输送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支撑杆101的弧形面可以减少与纵梁6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推料机构推动纵梁6时候的硬性磨损,并且支撑杆101之间的间隙可以有效的疏导钻孔过程中产生的铁屑。装夹转移台1上安装有可拆卸的限位块102、以及由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04驱动而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梁连续钻孔装置,包括装夹转移台,所述装夹转移台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上料输送机构与下料输送机构,所述上料输送机构上设有挡料机构,所述装夹转移台的上方设有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转移台上设有第一摆臂机构与第二摆臂机构,所述第一摆臂机构用于将所述纵梁从所述上料输送机构转移到所述装夹转移台,所述第二摆臂机构用于将所述纵梁从所述装夹转移台转移到所述下料输送机构;所述第一摆臂机构与所述第二摆臂机构均包括由动力组件驱动转动的摆动臂,所述摆动臂的外端上设有装夹机构;所述装夹转移台上设有用于将所述纵梁向着所述下料输送机构移动并夹紧的推料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梁连续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装夹转移台包括台体,所述台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的相对槽壁之间固接有水平设置的若干个支撑杆,若干个所述支撑杆沿着所述上料输送机构或所述下料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装夹转移台上安装有可拆卸的限位块、以及由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驱动而朝向或者背向所述限位块移动的压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纵梁连续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吴振张建伟于德江周吉学陈国刚侯福庆吴建华魏伟贾兴海陈树云穆晓双迟田利田志勇常福文郭宝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寿光万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