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活性炭再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285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废活性炭再生设备。由废活性炭处理装置、环保处理装置、冷却收料装置组成。废活性炭处理装置,用于废活性炭筛选、提升、进料,并将其高温再生。环保处理装置,用于净化废活性炭高温再生而产生的废气、废水。冷却收料装置,降低再生活性炭的温度,解决冷却、收料、储料难的问题。回转炉内设有一、二、三阶段扬料板段,促使废活性炭在炉内沸腾,扩大受热面积。炉内的浇注料及固定装置,具备了耐腐蚀的能力,促使回转炉经久耐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再生设备,解决了再生废活性炭的效果差、劳动强度大、粉尘飞扬、环境污染等问题。实现了生产设备和环保设备融为一体,达到了机械化、清洁化生产,并且产能大、产量高、再生效果佳。再生效果佳。再生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活性炭再生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再生
,具体涉及一种废活性炭再生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废活性炭通常含水率在60%以上,并含有复杂的强碱、强酸的成分,形状为粉状粘结成块的。废活性炭再生的回转炉及窑炉由于其内部结构,无法使进入回转炉内的废活性炭充分受热,导致其再生效果不佳,且由于炉内经酸碱高温等物品的侵蚀,导致回转炉不耐用。还存在处理后的废活性炭冷却难、收料难、储料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炉窑,尤其是回转炉内耐腐蚀功能低下,废活性炭受热不均匀,处理后的废活性炭冷却难、收料难,储料难的问题,尤其是再生粉状废活性炭,劳动强度大,粉尘飞扬量多。废气、废水处理不达标等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废活性炭再生设备,其中:包括废活性炭处理装置、环保处理装置、冷却收料装置,回转炉连接环保处理装置与冷却收料装置;
[0005]废活性炭处理装置包括的振动筛一、输送机一、进料螺旋机、转动与传动装置、回转炉,振动筛一设置于输送机一上方,输送机一连接进料螺旋机上方,进料螺旋机的出料口连接回转炉进料口,转动与传动装置安装于回转炉上;
[0006]环保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除尘组、二燃室、余热锅炉、急冷塔、干式脱酸塔、除尘器二、喷淋塔组、风机,回转炉连接除尘器一进料口;
[0007]冷却收料装置包括输送机二、冷却器、振动筛二、收料引风机、除尘器三、包装机;回转炉出料口连接输送机二进料口,输送机二出料口连接冷却器进料口,冷却器出料口连接振动筛二出料口,振动筛二出料口与除尘器三的进料口通过收料引风机相连,除尘器三的出料口连接包装机进料口;
[0008]回转炉内设有第一扬料板段、第二扬料板段、第三扬料板段、无扬料板段。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回转炉呈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1
°‑
10
°
,回转炉炉头高度高于回转炉炉尾的高度。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回转炉的炉头、炉尾通过密封罩密封,所述密封罩的上方跟下方,分别设上废气口与下出料口,所述上废气口通过连接环保处理装置,所述下出料口连接冷却收料装置。
[0011]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上废气口与环保处理装置之间设有控制阀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回转炉内部由浇注料浇筑而成,所述的浇注料,由泡化碱、铸石粉、耐火混凝土配比制作而成,其中泡化碱占浇注料总量的15%
‑‑
25%、铸石粉占浇注料总量的5%
‑‑
10%、耐火混凝土占浇注料总量的80%
‑‑
75%。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回转炉炉内的浇注料由钢筋钉固定,所述钢筋钉
呈M形。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回转炉从炉头往炉内延伸2米是第一扬料板段,为弧形扬料板,长度为2米;从炉内2米起到9米是第二扬料板段,为直形扬料板,长度为7米;从9米到30米是第三扬料板段,为S形扬料板,长度为21米;最后5米不设扬料板;扬料板高5
‑‑
10厘米、厚5
‑‑
8厘米。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回转炉炉内的扬料板,由耐酸、耐碱、耐高温、耐腐蚀的耐火材料浇注而成。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冷却机为水冷滚筒螺旋输送冷却机。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振动筛二选用船形振动筛或船形摇摆筛,筛网的网眼直径小于振动筛一筛网的网眼直径。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振动筛二的筛网倾斜设置,且所述筛网的倾斜角度为3
°‑
10
°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除尘组包括两个相同的高温型旋风除尘器,除尘器二、除尘器三为布袋除尘器,振动筛一选用漏斗形振动筛。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喷淋塔组包括一级喷淋塔、二级喷淋塔。
[0021]有益效果:
[0022]通过设置振动筛一,振动筛一振动实现了对结块较大的废活性炭振松、振碎,保证其体积较小,进入回转炉能够充分受热。
[0023]通过设置振动筛一,振动筛一振动实现了对结块较大的废活性炭振松、振碎,保证其体积较小,进入回转炉能够充分受热。
[0024]通过设置第一扬料板段、第二扬料板段、第三扬料板段,促进废活性炭在炉内沸腾,达到废活性炭受热面积大而又均匀的效果。最后5米不设扬料板,为充分收料作提前准备。
[0025]通过设置的扬料板由耐酸、耐碱、耐高温的特殊耐火材料,并用钢筋钉固定而浇注而成,促使扬料板具有耐腐蚀的功能。
[0026]通过设置环保处理装置,实现了对废活性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的净化处理。
[0027]通过回转炉内的浇注料,优选泡化碱、铸石粉、耐火混凝土配比制作而成,其中泡化碱占浇注料总量的15%
‑‑
25%、铸石粉占浇注料总量的5%
‑‑
10%、耐火混凝土占浇注料总量的80%
‑‑
75%。实现了回转炉内耐酸、耐碱、耐高温、耐腐蚀的效果。回转炉达到经久耐用。
[0028]通过设置M形钢筋钉固定浇注料,增加了浇注料的牢固度。
[0029]通过设置冷却收料装置,实现了对废活性炭再生后的冷却、收料。
[0030]通过振动筛二,选用船形振动筛或船形摇摆筛。筛网的网眼直径小于振动筛一筛网的网眼直径。进一步筛除其他物质,保证处理后活性炭的质量。
[0031]通过在密封罩的上废气口的连接管道与环保处理装置之间设有控制阀门。保证回转炉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3]1‑
废活性炭处理装置、2

环保处理装置、3

冷却收料装置、11

振动筛一、12

输送机一、13

进料螺旋机、14

转动与传动装置、15

回转炉、21

除尘组、22

二燃室、23

余热锅炉、24

急冷塔、25

干式脱酸塔、26

除尘器二、27

喷淋塔组、28

风机、31

输送机二、32

冷却器、33

振动筛二、34

收料引风机、35

除尘器三、36

包装机、271

一级喷淋塔、272

二级喷淋塔。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活性炭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活性炭处理装置(1)、环保处理装置(2)、冷却收料装置(3),回转炉(1)连接环保处理装置(2)与冷却收料装置(3);废活性炭处理装置(1)包括的振动筛一(11)、输送机一(12)、进料螺旋机(13)、转动与传动装置(14)、回转炉(15),振动筛一(11)设置于输送机一(12)上方,输送机一(12)连接进料螺旋机(13)上方,进料螺旋机(13)的出料口连接回转炉(15)进料口,转动与传动装置(14)安装于回转炉(15)上;环保处理装置(2)包括依次连接的除尘组(21)、二燃室(22)、余热锅炉(23)、急冷塔(24)、干式脱酸塔(25)、除尘器二(26)、喷淋塔组(27)、风机(28),回转炉(15)连接除尘器一进料口;冷却收料装置(3)包括输送机二(31)、冷却器(32)、振动筛二(33)、收料引风机(34)、除尘器三(35)、包装机(36);回转炉(15)出料口连接输送机二(31)进料口,输送机二(31)出料口连接冷却器(32)进料口,冷却器(32)出料口连接振动筛二(33)出料口,振动筛二(33)出料口与除尘器三(35)的进料口通过收料引风机(34)相连,除尘器三(35)的出料口连接包装机进料口(36);回转炉(15)内设有第一扬料板段、第二扬料板段、第三扬料板段、无扬料板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活性炭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回转炉(15)呈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1
°‑
10
°
,回转炉炉头高度高于回转炉炉尾的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活性炭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回转炉(15)的炉头、炉尾通过密封罩密封,所述密封罩的上方跟下方,分别设上废气口与下出料口,所述上废气口通过连接环保处理装置(2),所述下出料口连接冷却收料装置(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活性炭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废气口与环保处理装置(2)之间设有控制阀门。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兴福胡军峰王强民杨自国朱永太程剑
申请(专利权)人:天能炭素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