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废活性炭隧道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785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废活性炭隧道窑,包括输送装置、隧道窑窑体、环保处理装置、冷却窑窑体。输送装置包括轨道、吸料与装料平台、窑车、耐火罐,可实现对废活性炭的自动化装料与卸料,且加固后的耐火罐能够有效防止破碎的问题。隧道窑窑体用于对废活性炭处理,其连接环保处理装置,可实现废弃物净化处理。冷却窑窑体用于进一步冷却处理后的活性炭,防止后续处理设备受高温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再生废活性炭隧道窑,能够有效解决废活性炭处理过程中作业现场环境粉尘飞扬,耐火罐易损量多,产能低下,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具有环保,处理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废活性炭隧道窑


[0001]本技术涉及活性炭再生
,具体涉及一种再生废活性炭隧道窑。

技术介绍

[0002]隧道窑一般是一条长的直线形隧道,是由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和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的在内装有窑车等运载工具的与隧道相似的窑炉,是现代化的连续式烧成的热工设备。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单个耐火罐成组再生工艺。将单个耐火罐装炭后,成组进入隧道窑内高温再生,再生后需将单个耐火罐通过人工倒炭进行活性炭的收集,这样的工艺存在劳动强度大,作业现场环境粉尘飞扬,耐火罐易损量多,产能低下的缺陷问题。
[0004]也有采用金属材质活性炭箱进行废粉状、颗粒状活性炭进入隧道窑内高温再生的,再生后将金属材质活性炭箱在封闭区域内进行机械倒炭的工艺,该工艺自动化程度高,现场环境粉尘有所控制,但由于金属材质不耐腐蚀、高温缺陷,带来再生活性炭品质下降、金属材质活性炭再生箱易腐蚀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再生废活性炭隧道窑。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再生废活性炭隧道窑,其中:包括输送装置、隧道窑窑体、环保处理装置,输送装置穿过隧道窑窑体,环保处理装置连接隧道窑窑体;
[0007]输送装置包括轨道、吸料与装料平台、窑车、耐火罐,轨道穿过隧道窑窑体、吸料与装料平台,吸料与装料平台设置于隧道窑窑体外,窑车滑动设置于轨道上,耐火罐可拆卸式安装于窑车上;
[0008]隧道窑窑体包括升温区、降温区,升温区内壁上安装有燃烧喷嘴,且升温区的内还开设有排烟孔,排烟孔连接环保处理装置;
[0009]耐火罐的内壁焊接有龟甲网,龟甲网上铺设有耐火层。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环保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除尘器一、二燃室、余热锅炉、急冷塔、干式脱酸塔、除尘器二、喷淋塔组、风机,除尘器连接排烟孔。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还包括冷却窑窑体,冷却窑窑体设置于隧道窑窑体与吸料与装料平台之间,且位于轨道上。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输送装置还包括拖车道一、拖车道二,拖车道一、拖车道二分别设置隧道窑窑体的进口与出口,且与轨道对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升温区包括烘干段、高温再生活化段,降温区包括降温区一、降温区二。
[0014]进一步优化方案,升温区的温度从头到尾呈升温趋势,烘干段的温度为100

500℃,高温再生活化段的温度为500

900℃;降温区的温度从头到尾呈降温趋势,降温区一的
温度为900

700℃,降温区二的温度为700

400℃。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烘干段内壁设置的燃烧喷嘴密度小于高温再生活化段设置的燃烧喷嘴密度。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窑车的底部设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连接外部动力驱动装置。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隧道窑窑体的顶部成拱弧状,隧道窑窑体的外壁砌垒有耐火层,所述耐火层外部由工字钢加固。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喷淋塔组包括一级喷淋塔、二级喷淋塔。
[0019]有益效果:
[0020]通过设置输送装置,实现了装料卸料的机械化处理,降低了劳动强度,也降低了现场的粉尘污染。
[0021]通过在耐火罐的内部焊接龟甲网,再铺设耐火层,解决了耐火罐易碎,易破损及金属炭箱易腐蚀的问题。
[0022]通过设置环保处理装置,实现了对废活性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的净化处理。
[0023]通过设置冷却窑窑体,进一步冷却处理后的废活性炭。
[0024]通过设置不同密度的燃烧喷嘴,实现隧道窑窑体内的温度不同。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窑车结构示意图;
[0028]1‑
输送装置、2

隧道窑窑体、3

环保处理装置、4

冷却窑窑体、11

轨道、12

吸料与装料平台、13

窑车、14

耐火罐、15

拖车道一、 16

拖车道二、21

升温区、22

降温区、23

排烟孔、211

烘干段、212
‑ꢀ
高温再生活化段、221

降温区一、222

降温区二、31

除尘器一、32
‑ꢀ
二燃室、33

余热锅炉、34

急冷塔、35

干式脱酸塔、36

除尘器二、 37

喷淋塔组、38

风机、371

一级喷淋塔、372

二级喷淋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30]实施例
[0031]如图1所示的一种再生废活性炭隧道窑,整套再生废活性炭隧道窑由电脑智能控制,包括输送装置1、隧道窑窑体2、环保处理装置 3、冷却窑窑体4,输送装置1穿过隧道窑窑体2,环保处理装置3连接隧道窑窑体2。冷却窑窑体4设置于隧道窑窑体2与吸料与装料平台12之间,且位于轨道11上。输送装置1用于实现废活性炭的自动化装料与收料,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避免了作业现场环境粉尘飞扬,耐火管易损坏的问题。隧道窑窑体2用于处理废活性炭。环保处理装置3用于净化废活性炭受热后产生的废气、废水,实现合格排放。
[0032]如图2所示,输送装置1包括轨道11、吸料与装料平台12、窑车13、耐火罐14、拖车道一15、拖车道二16,轨道11穿过隧道窑窑体2、吸料与装料平台12,吸料与装料平台12设置于隧道窑窑体 2外,拖车道一15、拖车道二16分别设置隧道窑窑体2的进口与出口,且与轨道11对接,窑车13滑动设置于轨道11上,窑车13能够承受隧道窑窑体2内的高温,窑车13的底部设有钢丝牵引绳,所述钢丝牵引绳连接外部动力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工作时,拉着窑车13 前进。如图3所示,耐火罐14可拆卸式安装于窑车13上,窑车13 可绕轨道11实现装料、废活性炭处理、卸料等一系列操作,无需人工过多干预。
[0033]耐火罐14采用铁、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废活性炭隧道窑,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1)、隧道窑窑体(2)、环保处理装置(3),输送装置(1)穿过隧道窑窑体(2),环保处理装置(3)连接隧道窑窑体(2);输送装置(1)包括轨道(11)、吸料与装料平台(12)、窑车(13)、耐火罐(14),轨道(11)穿过隧道窑窑体(2)、吸料与装料平台(12),吸料与装料平台(12)设置于隧道窑窑体(2)外,窑车(13)滑动设置于轨道(11)上,耐火罐(14)可拆卸式安装于窑车(13)上;隧道窑窑体(2)包括升温区(21)、降温区(22),升温区(21)内壁上安装有燃烧喷嘴,且升温区(21)的内还开设有排烟孔(23),排烟孔(23)连接环保处理装置(3);耐火罐(14)的内壁焊接有龟甲网,龟甲网上铺设有耐火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废活性炭隧道窑,其特征在于:环保处理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除尘器一(31)、二燃室(32)、余热锅炉(33)、急冷塔(34)、干式脱酸塔(35)、除尘器二(36)、喷淋塔组(37)、风机(38),除尘器一(31)连接排烟孔(2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废活性炭隧道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窑窑体(4),冷却窑窑体(4)设置于隧道窑窑体(2)与吸料与装料平台(12)之间,且位于轨道(11)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废活性炭隧道窑,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1)还包括拖车道一(15)、拖车道二(16),拖车道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峰朱永太王强民杨自国郑兴福
申请(专利权)人:天能炭素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