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活性炭混合及喷淋载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761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活性炭混合及喷淋载体设备,包括混合仓,所述混合仓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混合仓的外侧和内侧设置有混合喷淋组件,所述混合仓的上端部连通有进料口,所述混合喷淋组件包括一端与混合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泵体,所述泵体的进液端连通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混合仓内侧的进液管。该多功能活性炭混合及喷淋载体设备,使输液管向混合仓内输送混合液后,即可启动泵体来反复抽送混合液从喷头喷洒出,降低活性炭粉末漂浮的可能,而启动的风机可将废液的粉末吸附至混合仓内,降低粉末飞扬的可能,在配合两个相反转动的搅拌叶即可对混合液与活性炭充分混合搅拌,提高混合效果。提高混合效果。提高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活性炭混合及喷淋载体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及喷淋设备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活性炭混合及喷淋载体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铅酸电池作为新能源电动车的动力来源,因其优良的充放电性能和长寿命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在铅酸电池极板中引入活性炭组分从而形成超级电容的特性,能极大的提高铅炭电池的性能,但是现有的活性炭直接加入到极板中性能提升不大,需要对其进行改性。
[0003]而活性炭的改性往往伴随着活性炭粉末与液体改性原料混合搅拌,由于活性炭的轻质超微细往往伴随有很大比表面积的粉末,在混合过程中,容易漂浮在原料液表面,且容易团聚,而且在投料时还会形成粉尘飞扬,给工作环境带来不良影响,故而提出一种多功能活性炭混合及喷淋载体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活性炭混合及喷淋载体设备,具备混合效果好且减少粉末飞扬等优点,解决了粉末容易漂浮且飞扬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活性炭混合及喷淋载体设备,包括混合仓,所述混合仓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混合仓的外侧和内侧设置有混合喷淋组件,所述混合仓的上端部连通有进料口;
[0006]所述混合喷淋组件包括一端与混合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泵体,所述泵体的进液端连通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混合仓内侧的进液管,所述泵体的出液端连通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混合仓内侧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外侧连通有输液管,所述混合仓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导液仓,所述导液仓的外侧连通有导液管,所述混合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连通有一端与进料口连通的进风管,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通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混合仓内侧的出风管,所述混合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混合仓内侧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
[0007]进一步,两个所述转轴位于混合仓内侧的一端与混合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轴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啮合的齿轮,前侧所述转轴位于安装架内侧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导液仓的下端部连通有数量为若干个的喷头,所述导液管为U字形。
[0009]进一步,所述进料口的上端部铰接有盖板,所述进料口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盖板的外侧铰接有位于挡块外侧的把手,所述把手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套。
[0010]进一步,所述进料口的内侧壁开设有一端与进风管连通的通风孔,所述挡块的下端部开设有位于把手外侧的凹槽。
[0011]进一步,所述混合仓的下端部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阀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该多功能活性炭混合及喷淋载体设备,通过泵体与风机的配合,使输液管向混合仓内输送混合液后,即可启动泵体来反复抽送混合液从喷头喷洒出,降低活性炭粉末漂浮的可能,而启动的风机可将废液的粉末吸附至混合仓内,降低粉末飞扬的可能,在配合两个相反转动的搅拌叶即可对混合液与活性炭充分混合搅拌,提高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正视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
[0017]图中:1混合仓、2支撑腿、3混合喷淋组件、4进料口、41泵体、42进液管、43出液管、44输液管、45导液管、46导液仓、47进风管、48风机、49出风管、410安装架、411电机、412齿轮、413转轴、414搅拌叶、415盖板、416把手、417挡块、418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活性炭混合及喷淋载体设备,包括混合仓1,混合仓1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混合仓1的外侧和内侧设置有混合喷淋组件3,混合仓1的上端部连通有进料口4。
[0020]其中,混合仓1的下端部连通有排料管,排料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阀门,使搅拌混合完毕的活性炭混合物通过排料管排出。
[0021]本实施例中的,通过混合喷淋组件3来对混合液与活性炭进行充分喷淋混合,降低活性炭粉末漂浮以及飘扬的可能,提高混合效果。
[0022]请参阅图2

3,本实施例中混合喷淋组件3包括一端与混合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泵体41,泵体41的进液端连通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混合仓1内侧的进液管42,泵体41的出液端连通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混合仓1内侧的出液管43,出液管43的外侧连通有输液管44,混合仓1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导液仓46,导液仓46的外侧连通有导液管45,混合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风机48,风机48的进风端连通有一端与进料口4连通的进风管47,风机48的出风端连通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混合仓1内侧的出风管49,混合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410,安装架410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机411,安装架410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混合仓1内侧的转轴413,转轴4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414。
[0023]本实施例中的,输液管44向混合仓1内输送混合液后,即可启动泵体41来反复抽送混合液从喷头喷洒出,降低活性炭粉末漂浮的可能,而启动的风机48可将废液的粉末吸附至混合仓1内,降低粉末飞扬的可能,在配合两个相反转动的搅拌叶414即可对混合液与活性炭充分混合搅拌。
[0024]其中,两个转轴413位于混合仓1内侧的一端与混合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两个转轴41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啮合的齿轮412,前侧转轴413位于安装架410内侧的一端与电机4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使启动的电机411带动前侧转轴413转动后,即可通过齿轮412带动后侧转轴413同步转动。
[0025]另外,导液仓46的下端部连通有数量为若干个的喷头,导液管45为U字形,使输液管44与出液管43输送的液体可通过导液仓46下端部的喷头喷出。
[0026]其次,进料口4的上端部铰接有盖板415,进料口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块417,盖板415的外侧铰接有位于挡块417外侧的把手416,把手4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套,使盖板415盖上后,可通过转动扳手416至挡块417外侧来对盖板415限位。
[0027]然后,进料口4的内侧壁开设有一端与进风管47连通的通风孔418,降低粉尘从进料口4飘出的可能,挡块417的下端部开设有位于把手416外侧的凹槽。
[0028]上述实施例的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活性炭混合及喷淋载体设备,包括混合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仓(1)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混合仓(1)的外侧和内侧设置有混合喷淋组件(3),所述混合仓(1)的上端部连通有进料口(4);所述混合喷淋组件(3)包括一端与混合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泵体(41),所述泵体(41)的进液端连通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混合仓(1)内侧的进液管(42),所述泵体(41)的出液端连通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混合仓(1)内侧的出液管(43),所述出液管(43)的外侧连通有输液管(44),所述混合仓(1)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导液仓(46),所述导液仓(46)的外侧连通有导液管(45),所述混合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风机(48),所述风机(48)的进风端连通有一端与进料口(4)连通的进风管(47),所述风机(48)的出风端连通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混合仓(1)内侧的出风管(49),所述混合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410),所述安装架(410)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机(411),所述安装架(410)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混合仓(1)内侧的转轴(413),所述转轴(4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4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太王强民周昌健仇荣春程剑魏浩栋
申请(专利权)人:天能炭素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