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多工位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18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多工位上料机构,属于轴承套圈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与同一个工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吸附盘,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该轴承套圈加工用多工位上料机构,通过设置滑道、滚筒、调节杆、调节板和伺服电机,滚筒沿着滑道的轨迹向左移动时,通过控制板能够对控制杆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控制杆在控制板内向下移动,从而对横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横板在向左移动的同时能够向下移动以便于对轴承套圈进行上料,无需手动进行上料工作,同时能够对轴承套圈稳定的进行上料,保障了轴承套圈的生产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多工位上料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轴承套圈
,具体为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多工位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轴承在机械设备上是非常常见的零件,其主要由外圈、内圈和中间的轴承转珠构成,轴承套圈加工用的上料机构就是一种在生产轴承时,对轴承套圈进行上料的机构,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的多工位上料机构,需要手动进行上料工作,且不便于对轴承套圈稳定的进行上料,降低了轴承套圈的生产效率,同时不便于对轴承套圈的加工进行固定,导致轴承套圈容易出现偏移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多工位上料机构,解决了需要手动进行上料工作,且不便于对轴承套圈稳定的进行上料,降低了轴承套圈的生产效率,同时不便于对轴承套圈的加工进行固定,导致轴承套圈容易出现偏移的情况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多工位上料机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与同一个工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吸附盘,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与两个固定块的背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滑道。
[0007]所述滑道内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轴承,所述轴承的外表面卡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与两个控制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控制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同一个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背面与限位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内铰接有调节杆。
[0008]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铰接有转动杆,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板,两个所述控制杆的底端与同一个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吸附盘,所述第二吸附盘和第一吸附盘的相对面均与真空管的一端相连通,两个所述真空管分别与两个气泵相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板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设置成“凸”形。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正面与限位板的背面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道左右两端的距离与两个第一吸附盘之间
的距离相同。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节板的正面与放置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调节板的正面与转动杆的正面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吸附盘的上表面与第二吸附盘的下表面均设置为弧形。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道的形状设置为弧形,两个所述气泵的外表面分别与工作台的下表面和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该轴承套圈加工用多工位上料机构,通过设置滑道、滚筒、支撑板、控制杆、控制板、调节杆、转动杆、调节板和伺服电机,启动伺服电机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调节杆向左移动,使得调节杆在向左移动时能够带动控制板、控制杆、限位板、滑块、轴承、支撑板、横板和滚筒向左移动,同时滑块带动限位板和控制板在滑槽内向左移动时,使得控制板在移动过程中一直保持直线运动,其次滚筒沿着滑道的轨迹向左移动时,通过控制板能够对控制杆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控制杆在控制板内向下移动,从而对横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横板在向左移动的同时能够向下移动以便于对轴承套圈进行上料,无需手动进行上料工作,同时能够对轴承套圈稳定的进行上料,保障了轴承套圈的生产效率。
[0018]2、该轴承套圈加工用多工位上料机构,通过设置固定板、控制板、限位板和滑块,控制板在移动过程中通过限位板带动滑块左右移动,使得滑块沿着滑槽的轨迹进行左右移动,保证了控制板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控制板出现掉落以及偏移的情况。
[0019]3、该轴承套圈加工用多工位上料机构,通过设置气泵、真空管、第一吸附盘和第二吸附盘,启动气泵,使得气泵工作,并通过真空管将第一吸附盘和第二吸附盘进行真空吸气,使得第一吸附盘和第二吸附盘成负压状态,能够对轴承套圈进行吸附,保证了轴承套圈在工作以及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掉落以及偏移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支撑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图3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滑块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支撑柱、2工作台、3气泵、4真空管、5第一吸附盘、6固定板、 7滑道、8固定块、9滚筒、10支撑板、11轴承、12控制杆、13控制板、14 限位板、15滑块、16滑槽、17调节杆、18转动杆、19调节板、20伺服电机、 21放置板、22横板、23第二吸附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7]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多工位上料机构,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柱1的上表面与同一个工作台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工作台2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吸附盘5,通过设置第一吸附盘5,能够对轴承套圈进行放置以便于进行加工,工作台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正面与两个固定块8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块8,能够对滑道7进行固定以及支撑,保证了滑道 7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两个固定块8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滑道7,通过设置滑道7,使得滚筒9能够沿着滑道7的轨迹进行移动。
[0028]滑道7内设置有滚筒9,滚筒9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轴承11,通过设置轴承11,能够对滚筒9进行支撑,保证了滚筒9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轴承11的外表面卡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下表面与两个控制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控制杆12的外表面套接有同一个控制板13,通过设置控制板 13,能够对控制杆12进行支撑以便于控制杆12在控制板13内上下进行移动,控制板13的背面与限位板14的正面固定连接,控制板13内铰接有调节杆17。
[0029]调节杆17的外表面铰接有转动杆18,工作台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板19,通过设置调节杆17、转动杆18和调节板19,调节板19能够带动转动杆18进行移动,使得转动杆18带动调节杆17进行移动,能够带动控制板13 进行左右移动,两个控制杆12的底端与同一个横板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控制杆12,能够对横板22进行支撑,避免横板22出现掉落的情况,横板22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吸附盘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多工位上料机构,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1)的上表面与同一个工作台(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2)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吸附盘(5),所述工作台(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正面与两个固定块(8)的背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块(8)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滑道(7);所述滑道(7)内设置有滚筒(9),所述滚筒(9)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轴承(11),所述轴承(11)的外表面卡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下表面与两个控制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控制杆(12)的外表面套接有同一个控制板(13),所述控制板(13)的背面与限位板(14)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13)内铰接有调节杆(17);所述调节杆(17)的外表面铰接有转动杆(18),所述工作台(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板(19),两个所述控制杆(12)的底端与同一个横板(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22)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吸附盘(23),所述第二吸附盘(23)和第一吸附盘(5)的相对面均与真空管(4)的一端相连通,两个所述真空管(4)分别与两个气泵(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健曲连鹏姜世成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万鑫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