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旋转的双梁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67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手技术和锻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以旋转的双梁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前后夹头、伸缩模块和旋转模块,所述伸缩模块设置于底座上,伸缩模块带动前后夹头进行伸缩动作,在进行伸缩动作同时通过旋转模块带动前后夹头进行旋转动作,其通过伸缩模块与旋转模块配合,使得前后夹头能够实现在对工件进行夹持运动时,可以变换不同角度地夹持和放置,无需额外设置众多不同工序的夹持装置,有助于多工位、多元化的产品生产,减小锻压设备的体积,其构造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整个锻造领域技术革新。动整个锻造领域技术革新。动整个锻造领域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旋转的双梁夹持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手技术和锻造设备
,具体为一种可以旋转的双梁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材料成型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柱,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远古开始人类就开始了对材料的加工和使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技术的不断革新,人们对先进材料的认知与加工成型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综合国力的竞争。
[0003]常见的材料成型方法有冲压(Sheet metal forming;stamping)、冲裁(Blanking)、模锻(Die forging)、锻造(Forging)等多种方式,其中冲压和锻造属于同属性加工,常被合称锻压。锻压设备上通常设置有数对对称设置的夹持机构,加工件在不同工序的夹持装置上伸缩成型后即可形成所需要的零件,然而这类锻压设备由于需要设置实现不同工序的夹持机构因此其体积往往较大,虽然采用机械臂对加工件进行翻转能够减少夹持机构的数量,但机械臂造价成本极高容易损坏且伸缩过程中容易出现受力不均的问题,若是基于现有技术对夹持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对于促进本领域技术的发展将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旋转的双梁夹持机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前后夹头、伸缩模块和旋转模块,所述前后夹头设置于底座上,伸缩模块带动前后夹头进行伸缩动作,旋转模块带动前后夹头进行转动动作。
[0006]优选的,所述伸缩模块包括第一伸缩装置、钳座,所述前后夹头与钳座构成转动副,第一伸缩装置安装于底座上且第一伸缩装置与钳座传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旋转模块包括第二伸缩装置、齿条和齿轮,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安装于底座上且第二伸缩装置伸缩端与齿条相连,所述齿轮与底座构成圆柱副且所述前后夹头与齿轮相连,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
[0008]优选的,还包括导杆,所述导杆贯穿底座与其构成移动副且导杆两端均与钳座相连,第一伸缩装置的伸缩端分别抵住导杆末端的钳座、前后夹头实现第一伸缩装置与钳座传动连接。
[0009]优选的,位于导杆末端的钳座上设置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钳座构成螺旋副且第一伸缩装置的伸缩端恰好抵住调节螺栓。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滑套,导杆穿过滑套从而实现导杆与底座构成移动副。
[0011]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以旋转的双梁夹持机构,进行伸缩操作时,第一伸缩装置伸缩端前顶抵住与前后夹头相连的齿轮,此时前后夹头将往前移动对加工件进行伸缩塑形;当伸缩完成后第一伸缩装置的伸缩端往后抵住另一端的钳座,由于钳座通过导杆相连,因此前后夹头将会后移从而松开对加工件的夹持。
[0013]进行转向操作时,由于第二伸缩装置伸缩端上的齿条与齿轮啮合,因此控制第二伸缩装置伸缩端伸出、缩回即可控制与前后夹头相连的齿轮正转、反转。
[0014]本技术通过伸缩模块与旋转模块配合,使得前后夹头能够实现角度变换地对加工件进行夹持,无需额外设置众多不同工序的夹持装置,有助于减小锻压设备的体积,其构造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构造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正面构造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截面构造示意图;
[0019]图中:底座

1、前后夹头

2、第一伸缩装置

31、钳座

32、导杆

33、调节螺栓

34、滑套

35、第二伸缩装置

41、齿条

42、齿轮

43。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1]结合图1

3,一种可以旋转的双梁夹持机构,包括底座1、前后夹头2、伸缩模块和旋转模块,所述前后夹头2设置于底座1上,伸缩模块带动前后夹头2进行伸缩动作,所述伸缩模块包括第一伸缩装置31、钳座32和导杆33,所述前后夹头2与钳座32构成转动副,第一伸缩装置31安装于底座1上且第一伸缩装置31与钳座32传动连接,底座1内设置有滑套35,所述导杆33贯穿设置于底座1内的滑套35与其构成移动副且导杆33两端均与钳座32相连,第一伸缩装置31的伸缩端分别抵住导杆33末端的钳座32、前后夹头2实现第一伸缩装置31与钳座32传动连接,位于导杆33末端的钳座32上设置有调节螺栓34,调节螺栓34与钳座32构成螺旋副且第一伸缩装置31的伸缩端恰好抵住调节螺栓34。
[0022]旋转模块带动前后夹头2进行转动动作,所述旋转模块包括第二伸缩装置41、齿条42和齿轮43,所述第二伸缩装置41安装于底座1上且第二伸缩装置41伸缩端与齿条42相连,所述齿轮43与底座1构成圆柱副且所述前后夹头2与齿轮43相连,所述齿条42与齿轮43啮合。
[0023]所述底座1指的是用于承载各部件的座状部件,在具体实施中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其制成柱状、梁状、条状等多种形状,其具体形状并非申请人所要保护的内容,因此不对其具体形状进一步公开。
[0024]所述第一伸缩装置31、第二伸缩装置41指的是能够实现伸缩动作的装置,其属于现有
技术实现思路
且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其属于行业基础知识,因此不对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进一步公开,在具体实施中采用双头气缸。
[0025]调节螺栓34与钳座32构成螺旋副,操作人员可通过旋入、旋出调节螺栓34以调节第一伸缩装置31伸缩端与钳座32的距离。
[0026]本技术的控制方式是通过外部的控制器来实现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技术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0027]本技术工作原理:进行伸缩操作时,第一伸缩装置31伸缩端前顶抵住与前后夹头2相连的齿轮43,此时前后夹头2将往前移动对加工件进行伸缩塑形;当伸缩完成后第一伸缩装置31的伸缩端往后抵住另一端的钳座32,由于钳座32通过导杆33相连,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旋转的双梁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前后夹头(2)、伸缩模块和旋转模块;所述前后夹头(2)设置于底座(1)上,伸缩模块带动前后夹头(2)进行伸缩动作,旋转模块带动前后夹头(2)进行转动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旋转的双梁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模块包括第一伸缩装置(31)、钳座(32),所述前后夹头(2)与钳座(32)构成转动副,第一伸缩装置(31)安装于底座(1)上且第一伸缩装置(31)与钳座(32)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以旋转的双梁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模块包括第二伸缩装置(41)、齿条(42)和齿轮(43),所述第二伸缩装置(41)安装于底座(1)上且第二伸缩装置(41)伸缩端与齿条(42)相连,所述齿轮(43)与底座(1)构成圆柱副且所述前后夹头(2)与齿轮(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长平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三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