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鹿茸干细胞的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539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鹿茸干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鹿茸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包括培养材料的准备、消化酶法原代培养、胰蛋白酶法传代培养和细胞的纯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进行消化酶原代培养和胰蛋白酶传代培养,采用浓度为0.25%的胰蛋白酶作为细胞消化液,控制培养基的pH值为7.2至7.4,温度保持在37℃,为鹿茸干细胞提供最佳生长环境,并且使消化液的作用力达到最强,有利于提高鹿茸干细胞的培养效率和生长速度;血清中含有促细胞贴壁的成分,有助于鹿茸干细胞细胞贴壁生长;本试验中的培养液和PBS缓冲液分别加有青霉素和链霉素,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生长而不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且较安全;本试验中使用CO2/NaHCO3缓冲液系统来维持一定的pH值。定的pH值。定的pH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鹿茸干细胞的培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鹿茸干细胞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鹿茸干细胞的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鹿茸是鹿科动物的副性征,作为鹿的一个器官,具有周期性脱落、然后完全再生的特点。在快速生长期每天可生长1.0至3.0cm,细胞分化的速度至少相当于癌细胞的30倍。对鹿茸再生机理的研究表明,鹿茸的再生不是反向分化的结果,而是建立在干细胞基础上的反应。
[0003]公开号为CN201810045324.5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鹿茸干细胞的制备方法、鹿茸干细胞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1.鹿茸间充质组织取材;2.鹿茸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3.鹿茸间充质干细胞的纯化。纯化后鹿茸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更强的成骨,成软骨及成脂分化潜能;纯化后鹿茸间充质干细胞制备的条件培养液具有更强、批次间更稳定的皮肤损伤治疗效果。
[0004]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鹿茸干细胞体外的成功培养是对鹿茸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鹿茸组织的单次取材,实现了鹿茸干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并不能实现鹿茸干细胞的传代培养以及批量生产,不利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鹿茸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培养材料的准备:准备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胰蛋白酶、4

羟乙基哌嗪乙磺酸、胶原酶Ⅰ、胶原酶Ⅱ、透明质酸酶和谷氨酰胺原材料;利用浓度为10%的胎牛血清和DMEM培养基制备细胞培养基础液;利用浓度为0.08%的胰蛋白酶制备细胞消化液;细胞培养基础液和细胞消化液均采用孔径为0.45μm和0.22μm的滤膜过滤;S2、消化酶法原代培养:在无菌间内剪碎鹿茸取样组织,用添加有青霉素和链霉素的PBS缓冲液清洗取样组织1至2次,青霉素和链霉素在PBS缓冲液的质量浓度为100μg/ml,然后加入30至50倍体积的透明质酸酶和胶原酶Ⅰ混合液,对取样组织进行消化,随后再用胶原酶Ⅱ消化;在消化过程中注意观察消化液的混浊情况以及细胞的游离情况;当细胞部分游离时,对样品进行5分钟800r/min的离心;最后将收集到的细胞及组织小块用无血清的细胞培养基础液清洗1次,并接种到细胞培养液中;放入37℃、CO2含量为5%、最大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等待细胞长满汇合;S3、胰蛋白酶法传代培养:待原代细胞生长到80%~90%汇合时,进行细胞传代培养;先用添加有青霉素和链霉素的PBS缓冲液清洗1至2次,或用胰蛋白酶洗1次,再用细胞消化液消化,待细胞变圆、脱壁时收集消化下来的细胞于离心管内,对细胞进行5分钟800r/min的离心,倒掉消化液,再以1
×
105个/ml的密度,将细胞接种到新的细胞培养基础液中,用吸管吹打使细胞悬浮均匀,将培养皿放入37℃、CO2含量为5%、最大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此后,细胞每隔4至6天传一代;S4、细胞的纯化:首次传代、第2次和第3次传代时调节消化时间,从而纯化鹿茸干细胞;将混杂生长的培养物用常规消化法作用5~8min,用手轻轻拍打培养瓶壁,此时鹿茸干细胞绝大部分可悬浮,将样品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晶
申请(专利权)人:玺瑞生命科学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